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孟夏

作品数:8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篇道德
  • 1篇道德准则
  • 1篇德性
  • 1篇多德
  • 1篇亚里士多德
  • 1篇艺术
  • 1篇艺术作品
  • 1篇义疏
  • 1篇异化劳动
  • 1篇友爱
  • 1篇中道
  • 1篇人际
  • 1篇人际关系
  • 1篇私有财产
  • 1篇探究式
  • 1篇乾坤
  • 1篇亲密
  • 1篇周易
  • 1篇主观
  • 1篇子思

机构

  • 6篇四川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作者

  • 8篇肖孟夏
  • 1篇刘吕红

传媒

  • 1篇理论观察
  • 1篇兰州学刊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理论界
  • 1篇才智
  • 1篇产业与科技论...
  • 1篇大学教育
  • 1篇求知导刊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论老子思想中“道”及其与“有”、“无”的关系被引量:3
2016年
纵观从古至今的《老子》研究史,对老子的"道"理解,似乎总与"有"、"无"二字密切相关,然而研究者们在"道"同"有"和"无"的关系问题上,一直未能达成共识。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他们的论述中,这些概念的内涵各不相同,然而在没有自觉到这一点的情况下,这些概念的抽象性就实现为对这些概念理解的随意性,这已经从根本上与研究者们想要理解原文或者相互理解的初衷背道而驰。而从文本本身来看,在《道德经》当中甚至并不存在作为独立哲学概念的"有"和"无","道"与"有"和"无"的关系更是无从谈起,而通过对作为哲学概念的"有"、"无"的理解来达至甚至代替对"道"的理解的作法尤其值得商榷。我们有必要以批判的态度看待现有的老子研究,以期在契合文本的前提下探寻接近真理的新方法。
肖孟夏
关键词:老子
《周易》命名、演卦、成卦中的辩证思想
2016年
本文着重对《周易》在命名、演卦、成卦三个方面所体现的辩证法思想进行梳理.从命名来看,《周易》的“周”义取“周普”的说法为历代易学家所普遍认同,说明《周易》一书以描述事物的普遍规律作为其核心内容.《周易》的“易”字亦有三层涵义,一是易简,二是变易,三是不易,体现了形上之道、经验变化、客观规律相统一的辩证思想.从演卦来看,《周易》三变成一爻,六爻成一卦,故曰:“十有八变而成卦”.十八变,大到成卦,小到一个步骤,皆体现了阴阳相互对立又相互转化、相生相克、相推相荡的辩证发展过程.从成卦来看,乾、坤的辩证运动生成其他六个经卦,八经卦相叠生成六十四卦,体现了事物对立、交互、统一的辩证发展过程.同时,《周易》又要求人们在六十四卦卦爻的具体情势和社会实践的具体情况当中,将辩证思想灵活加以运用.这一要求深植在辩证法的对立统一性,世界的矛盾性,亦即易道的开放性之中.这是《周易》辩证法的精髓,也是我们学习和继承《周易》辩证法时尤其需要重视和揣摩的.
肖孟夏
关键词:《周易》辩证乾坤
荀子论智
2012年
在荀学研究中,"智"似乎是一个经常出现的重要概念。一则是因为牟宗三、唐君毅等人往往以"智识心"、"以智观心"等说法描述荀子的"心",然而其所用之"智"概念并非出于荀子对智的定义,实则为完全不同之概念;二则是因为与"智"密切相关的"心"和"知"这两个概念常常被学者讨论,从而造成了荀子的"智"概念常常被讨论的错觉。事实上,迄今为止,尚未有专著从正面对荀子的"智"进行疏理。笔者则通过本文指出,荀子对"智"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用法。广义用法包括表达"知"的主观条件和"知"的一般结果,狭义的用法是带有价值意义的与"愚"相对的"智"。接下来笔者对"智"的几种用法同"心"、"性"、"伪"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指出,荀子"化性起伪"的观念在"智"的思想上表现为变"愚"为"智",而"学"是实现这一转变的根本动力。
肖孟夏
异化劳动的根源探究
2016年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并没有对"异化劳动的根源是什么"这一问题作出直接的回答。但要贯通"异化劳动"这一社会问题和"共产主义制度"这一解决方案,对于"异化劳动的根源"的理解又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有理由相信,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根源"的理解已经隐含在他对"异化劳动"的现实的分析和对"共产主义制度"的理论设计之中。本文通过对《手稿》的分析指出,"产品=劳动=人"不归劳动者而归别人所有是劳动异化的现实机制,客观机制;"人=劳动=产品"的不自由不自愿,这是劳动会异化的精神机制,主观机制。马克思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具体地说即是用现实的生产活动反映人的意识活动,通过对现实生产制度的批判实现人的本质的前提出发,把前者作为后者的外在表现,将两者等同起来,并最终统摄和消融在"私有财产"这一概念之中。
肖孟夏
关键词:异化劳动私有财产
启发·自主·合作·探究·反馈--“探究式-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被引量:18
2016年
"探究式-小班化"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是旨在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潜能开发的教育。"启发·自主·合作·探究·反馈"为框架的教学模式具有自身历史渊源、哲学意蕴和体系结构。"探索式-小班化"课题教学模式实现了对传统教育模式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传承文明与创造时代、传播知识与塑造人格和谐统一的教育精神,是一种经过实践检验和理论反思,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
刘吕红肖孟夏
关键词:教学模式探究式小班化
一本与二本:也论戴震对程朱理学的批判——以《孟子字义疏证》为中心被引量:1
2012年
一本论与二本论之争是戴震对程朱理学之批判的思想实质。戴震所谓"理"实则是流行不已的"气",这与程朱所谓"理"已经截然不同。虽然文章篇幅所限没有分析程朱理学可能存在的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戴震用以反对程朱的"气"一本论所将会导致的命定论,事实上无法应对他的时代所面临的问题。
肖孟夏
关键词:二本
亚里士多德的“友爱”与孔子的“仁”之区别
2017年
到目前为止,仅有为数不多的著作专门对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论"和孔子的仁爱思想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者对孔子"仁"的理解大多出自对"樊迟问仁"一章的分析,其分析方法是,通过对《中庸》《孟子》等有关材料的中相关言论的字义考查将"爱人"解为"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然而事实上,同对任何哲学概念的理解一样,对孔子"仁"的思想理解,亦必须严格在上下文的语脉中进行,在《论语》的整体中来把握。通过分析我们看到,《论语》中孔子"仁"并不是"亲密"、"亲近"的意思,而是最高的道德准则,大致有"善"和"正确"的意思;即使发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不是在说某一人际关系具有道德价值,而是在说主体自身具备德性;是从修正自身言行举止开始,直至天下无一物有所不当的推扩过程。而亚里士多德的"友爱"从字义上看,是相亲、相吸的意思,从内容上看,是一种喜爱的情感,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定义,同时只涉及人而不涉及物。因此亚里士多德的"友爱"与孔子的"仁"看似相似,实则存在巨大差异,几乎没有可比性。
肖孟夏
关键词:友爱道德准则亲密人际关系
《艺术作品的本源》中的“物”——《艺术作品的本源》第一部分浅析
2016年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艺术作品的本源》第一部分中的"物"概念,揭示追问"存在之本质"才是海德格尔纂写《本源》一文的真正动机。这绝非暗示《本源》一文是海德格尔把有关"存在"的哲思套用在艺术上的产物;恰恰相反,笔者是想指出,对于海德格尔来说,只有通过艺术才能更好地哲思。
肖孟夏
关键词:艺术作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