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铭浩

作品数:9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8篇微流控
  • 6篇微流控芯片
  • 4篇电极
  • 3篇电场
  • 3篇液滴
  • 3篇软光刻
  • 3篇平面电极
  • 3篇外电场
  • 3篇脉冲计
  • 3篇脉冲计数器
  • 3篇计数器
  • 3篇光刻
  • 3篇反馈控制
  • 2篇镀层
  • 2篇化学镀
  • 2篇化学镀金
  • 2篇积液
  • 1篇电磁阀
  • 1篇电解
  • 1篇多项式

机构

  • 9篇河北工业大学

作者

  • 9篇李铭浩
  • 8篇李铁军
  • 8篇戴士杰
  • 8篇张明航
  • 4篇李姗姗
  • 2篇李珊珊
  • 2篇李姗姗

传媒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一种介电泳粒子分选微流控芯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介电泳粒子分选微流控芯片,首先利用微流控芯片软光刻工艺,得到具有一定形状的微通孔和微通道,结合镀液电磁阀的开启和闭合动作,实现微通道内壁的局部化学镀金或者镀银,形成镀层区域。镀层区域中的镀层电极与通电...
李姗姗闫姿姿李铭浩张明航戴士杰李铁军
文献传递
交流电热流场对微纳粒子介电泳行为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以叉指电极阵列为例,分别建立对称物理场、非对称物理场和行波物理场的有限元模型,求解三种情况物理场下微通道中的电场、流场、温度场和介电泳力的分布,分析交流电热流场的对流与传质过程对流场中微纳粒子介电泳的影响规律和干预方式。结果表明,对称物理场和非对称物理场内部均产生漩涡式扰动,增强了流场的对流与传质,可将处于介电泳有效作用范围之外的微纳粒子输送至电极附近区域,扩展了介电泳的实际有效作用区域。行波叉指电极阵列构建的流场则无明显漩涡,但行波物理场中介电泳力的衰减较慢,电极厚度60倍高度处衰减为10%,显著提高了对微纳粒子的操控和输送能力。
闫姿姿李姗姗李铭浩张明航李铁军戴士杰
关键词:微流控
一种介电泳粒子分选微流控芯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介电泳粒子分选微流控芯片,首先利用微流控芯片软光刻工艺,得到具有一定形状的微通孔和微通道,结合镀液电磁阀的开启和闭合动作,实现微通道内壁的局部化学镀金或者镀银,形成镀层区域。镀层区域中的镀层电极与通电后的...
李姗姗闫姿姿李铭浩张明航戴士杰李铁军
文献传递
一种微流控芯片液滴生成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流控芯片液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电极、第一反应积液瓶、第一压力阀、储油积液瓶、储水积液瓶、第二反应积液瓶、第二电极、第二压力阀、微流控芯片、CCD相机、检测单元、阻抗仪和脉冲计数器;该装...
李姗姗李铭浩闫姿姿张明航戴士杰李铁军
文献传递
一种微流控芯片液滴生成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流控芯片液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电极、第一反应积液瓶、第一压力阀、储油积液瓶、储水积液瓶、第二反应积液瓶、第二电极、第二压力阀、微流控芯片、CCD相机、检测单元、阻抗仪和脉冲计数器;...
李珊珊李铭浩闫姿姿张明航戴士杰李铁军
文献传递
多项式电极介电泳微粒捕获与操控仿真研究
随着微流控技术的迅猛发展,微观粒子研究逐渐形成规模。微粒捕获及操控技术的研究是揭示颗粒特征,探索颗粒运动规律的基础。介电泳具有无需荧光标记、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微粒捕获及操控中。在基于介电泳技术的微粒...
李铭浩
一种介电泳粒子分选微流控芯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介电泳粒子分选微流控芯片,首先利用微流控芯片软光刻工艺,得到具有一定形状的微通孔和微通道,结合镀液电磁阀的开启和闭合动作,实现微通道内壁的局部化学镀金或者镀银,形成镀层区域。镀层区域中的镀层电极与通电后的...
李姗姗闫姿姿李铭浩张明航戴士杰李铁军
文献传递
一种微流控芯片液滴生成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流控芯片液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电极、第一反应积液瓶、第一压力阀、储油积液瓶、储水积液瓶、第二反应积液瓶、第二电极、第二压力阀、微流控芯片、CCD相机、检测单元、阻抗仪和脉冲计数器;该装...
李珊珊李铭浩闫姿姿张明航戴士杰李铁军
文献传递
基于电解反应的便携式微流体泵送装置设计及其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微流体的进样和高效泵送是微流控芯片技术实现其功能的基础,目前多采用微流体注射泵实现对微量流体的输送,但与微流控芯片相比,泵体体积较大,且难于与芯片集成.本文基于电解食盐水原理,设计并开发了一种廉价的便携式微流体泵送装置,通过直流电源电解生成的气相流体产生的压力驱动2种液相流体流动,实现了对微流体的可控泵送.微泵主体结构由3D打印而成,用于微泵性能测试的PDMS微流控芯片则利用软光刻工艺加工,体积仅为数立方厘米.在5~10V直流电压的驱动下,可实现4~12μL/min的流量,且流量与电压呈近似线性关系.利用该装置,在自主设计、加工并封装的液滴生成微流控芯片中生成了均匀的液滴,验证了该装置在微流体泵送过程中的可靠性.
闫姿姿李姗姗李铭浩张明航李铁军戴士杰
关键词:微流控便携电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