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辉

作品数:13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苗圃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关节
  • 5篇儿童
  • 4篇髋关节
  • 3篇软骨
  • 3篇手术
  • 3篇并发
  • 3篇并发症
  • 2篇血栓
  • 2篇深静脉
  • 2篇深静脉血栓
  • 2篇人工关节
  • 2篇人工关节置换
  • 2篇髋关节发育
  • 2篇髋关节发育不...
  • 2篇髋臼
  • 2篇髋臼软骨
  • 2篇脱位
  • 2篇静脉
  • 2篇静脉血
  • 2篇静脉血栓

机构

  • 1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作者

  • 13篇陈辉
  • 5篇李浩宇
  • 4篇蔡刚
  • 3篇许瑞江
  • 3篇李文超
  • 2篇马睿
  • 2篇王小深
  • 2篇丑小冰
  • 1篇李玉
  • 1篇牛保龙
  • 1篇戴相昆
  • 1篇王宪强
  • 1篇肖元宏
  • 1篇王岩
  • 1篇黄靖香
  • 1篇张宏
  • 1篇林峰
  • 1篇王政
  • 1篇刘洲禄
  • 1篇吴冰

传媒

  • 4篇解放军医学院...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医疗装备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D打印模型技术在儿童髋关节脱位手术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3D打印模型技术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中的临床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在解放军总医院实习的第四军医大学五年级学生,共28名。将其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案的作为对照组,常规教学方案增加3D打印模型技术作为实验组。教学效果评价指标包括临床数据分析和教学相关因素分析,将两组的数据进行记录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在前倾角及颈干角判定准确性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疾病概念理解、髋关节脱位方向的判定方面虽然无显著性差异,但是实验组差异数值高于对照组。两组教学效果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及学生注意力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3D打印模型能够给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临床教学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
李文超陈辉许瑞江李浩宇蔡刚
关键词:3D打印髋关节脱位临床教学
人工关节置换与深静脉血栓的生物标志物被引量:6
2015年
背景:深静脉血栓是人工关节置换的常见及严重并发症,在临床上超声及静脉造影被广泛应用于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但是他们各有缺点。目的:寻找一种更加合适无创的早期诊断深静脉血栓的生物标记物。方法:以"Thrombosis,DVT,Biomarke,rTotal Joint Arthroplasty,D-dimer,FactorⅧ,Thrombin Generation Fibrin Monomer,P-selectin,Inflammatory Cytokines,Microparticles,Leukocyte Count,Genetic factors,Micro RNAs"为检索词,应用计算机在PubM ed数据库检索1995年1月至2015年3月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筛选、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共纳入66篇符合标准文献。将诊断深静脉血栓的生物标志物分为凝血相关标志物、炎性标志物及基于分子生物学及遗传学三大层面,并阐述其在诊断治疗中的机制与作用,以求寻找经济、安全、临床可以广泛应用且准确度和敏感度更佳的生物标志物,为早期预测诊断深静脉血栓提供理论基础。
陈辉王岩
关键词:凝血酶人工假体生物标志物深静脉血栓凝血酶生成纤维蛋白单体
不同CT模拟定位条件对射波刀图像引导头部体位系统误差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研究头颅模体在不同CT扫描条件下模拟定位图像对射波刀(CK)G4系统六维颅骨追踪(6D-skull)技术相同图像引导条件下头部体位系统误差的影响。方法:使用头颅模体(Lucy)模拟患者,将CT的X射线管不同管电压分为80 k V组、100 k V组、120 k V组及140 k V组,在不同管电压、相同管电流(440 m As)下,模体相同扫描层厚1 mm,分别获取CT模拟定位(CT-sim)图像。通过Multi Plan计划系统分别生成相应的两幅正交定位数字重建图像(DRR)。将头颅模体置于治疗床面,按照CT-sim中心点摆位,采用CK图像引导系统的两个正交X射线管同时曝光与分别曝光方式,且曝光参数相同,记录每组、每种曝光方式各采集100份的3个线性方向(X轴、Y轴和Z轴)和3个旋转方向(L-R旋转、UP-DOWN旋转和CW-CCW旋转)6个方向的体位误差数据。根据公式M=2.5∑+0.7δ计算X轴、Y轴和Z轴3个线性方向的外扩边界。结果:每种图像引导曝光方式相同方向头部体位误差数据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9.133,F=235.431,F=234.349,F=31.638,F=289.814,F=515.825;P<0.01)。两种曝光方式不同管电压组头部体位误差数据以120 kV组头部体位误差绝对值数据分析中的标准差较小,头部体位误差较稳定。计算两种曝光方式,不同管电压条件下3个线性方向中各类头部体位误差数据外放范围最大值为0.402 mm,最小值为0.009 mm,95%置信区间(95%CI)为0.17~0.27 mm。结论:CT不同X射线管电压条件模拟定位图像,对相同条件图像引导产生的头部体位系统误差是有一定影响。在电压120 k V,440 m As下的模拟定位图像对CK-G4系统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头部体位系统误差影响较小、系统误差的稳定性好,可提高CK-G4系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图像引导的精准度。
牛保龙戴相昆张宏陈辉王小深付春鹏
关键词:图像引导放射治疗CT模拟定位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方案的研究
目的: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炎性免疫性疾病,常会导致严重的髋关节功能障碍。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择期性手术。而对于已经出现髋关节强直的患者手术能够解除髋关节强直症状,增加髋关节活动范围,改善行走功能障碍...
陈辉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静脉血栓并发症
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骨折的并发症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克氏针固定儿童骨折的相关并发症,探讨出现并发症后的解决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采用克氏针手术治疗的儿童骨折病例43例,克氏针固定超过4周组共27例,其中男童15例,女童12例,年龄0.5~12岁,术后随访时间(16.17±5.15)周;克氏针固定不超过4周组共16例,其中男童10例,女童6例,年龄1~13岁,术后随访时间(16.29±5.09)周。通过术后两组患肢外观、病例记录及X线片进行并发症评估。结果43例中有14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33%。其中针道感染14例,拔除时克氏针松动9例,克氏针移动4例,肉芽过度生长2例,骨质过度生长1例,神经感觉运动障碍2例。所有骨折均愈合,克氏针留置时间超过4周组较不超过4周组并发症发生率高(44.4%vs 12.5%,P=0.03)。结论克氏针治疗的并发症均为轻度和短期。详细的术前规划、术中正确置针、高水平的术后护理,可以有效避免并发症发生。
马睿陈辉林峰
关键词:并发症儿童骨折针道感染
通透性影像用于评估颅内大动脉严重狭窄患者的脑膜侧支循环
<正>目的脑膜侧支循环是吻合血管,主要的侧枝循环不充足的时候这些吻合血管可以开放提供血流。目前,DSA仍然是检测侧支循环开放程度的最准确的方法,但也具有费时、侵入性、费用高的局限性。在慢性低灌注的情况下脑膜血管吻合支可以...
陈辉吴冰张微微朱光明娄昕
文献传递
一种儿童寰枢椎半脱位固定复位装置
一种儿童寰枢椎半脱位固定复位装置,包括前颈托、后颈托、前透气孔、前固定板、喉部活动孔、前锁紧机构、前安装孔、第一导线、蜂鸣器、魔术贴、锁紧带、第二导线、后安装孔、后固定板、后锁紧机构和后透气孔,所述前颈托后端设置有后颈托...
李文超许瑞江陈辉
文献传递
BMP-2和VEGF及其mRNA在修复兔髋臼软骨发育不良过程中的表达研究
目的 建立带缝匠肌的髂骨骨骺瓣修复髋臼软骨发育不良的动物模型,探究BMP-2和VEGF及其mRNA在软骨修复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日本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所有实验动物均通过手术缺损左侧髋臼上缘骨质,...
季丰琨蔡刚陈辉李浩宇
关键词:髋关节发育不良BMP-2VEGF
Duckett术式治疗儿童尿道下裂疗效及并发症防治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Duckett术式治疗儿童尿道下裂的疗效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2009年4月-2017年5月就诊于我院小儿外科的23例复杂尿道下裂儿童行Duckett尿道成形术治疗,分析此术式治疗儿童尿道下裂的适应证及其并发症的防治。结果 23例接受Duckett术式治疗的尿道下裂患儿,年龄1~11岁,平均3.85岁;其中20例为初次手术,3例为再手术;均存在明显的阴茎下屈畸形或会阴部畸形。严重的阴茎下屈畸形合并阴茎阴囊转位15例(65.22%),阴茎下屈畸形复发、尿道瘘、尿道憩室、尿道结石及感染等难治性尿道下裂1例,合并尿道重复畸形1例,合并两性畸形1例。阴茎下屈畸形完全纠正后,海绵体尿道外口均移向近端,阴茎体近端型3例(13.04%),余20例属于阴茎阴囊型、阴囊型、会阴型等复杂近端型尿道下裂(86.96%);其中会阴型尿道下裂9例,4例行Duckett+Duplay术式,5例行Duckett术式。一期手术及修瘘术后成功治愈20例(86.96%)。结论 Duckett尿道成形术或Duckett+Duplay尿道成形术适用于儿童复杂近端型尿道下裂及合并其他畸形;阴茎下屈畸形未完全纠正、海绵体创面活动性渗血、Duckett皮瓣血运不良缺乏弹性及Duplay U型皮瓣裁剪过窄是术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肖元宏王政王宪强陈迪祥王振栋彭少林陈辉张科学刘洲禄刘贵麟
关键词:儿童尿道下裂手术并发症
骺板细胞外基质源性仿生支架的制备及性能评估
2018年
背景:骺板细胞外基质具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多糖及信号分子,其成分和特征最接近天然骺板组织,是构建织工程骺板的最理想原料之一。目的:采用骺板细胞外基质构建取向柱状仿生支架材料,并对其进行性能评估。方法:取胎牛膝关节标本,采用超湿法粉碎、差速离心及有机溶剂分离等技术联合处理获得细胞外基质微丝,利用定向结晶、冷冻干燥技术及物理/化学交联方法制备出骺板细胞外基质源性仿生柱状支架材料,扫描电镜观察支架的内部结构及孔径,检测支架的孔隙率及吸水膨胀率,同时对支架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1)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细胞外基质微丝呈纤维状,形状规则,均匀一致;甲苯胺蓝、番红O及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呈阳性,说明保留了天然骺板细胞外基质的有效成分;(2)显微镜显示支架横截面呈多孔蜂窝状结构,孔径均匀一致,形状规则,纵切面显示平行排列的柱状结构,均匀一致,孔径分布均匀,相互连通好,支架外壁纤维呈纵向取向排列,类似于天然骺板软骨的柱状分布结构。扫描电镜显示支架横切面呈多孔蜂窝状,均匀分布,形状规则,支架的横向孔径为(117.5±15.37)μm。支架孔隙率为(92.05±1.54)%,吸水膨胀率为(95.95±1.07)%;(3)结果表明,骺板细胞外基质源性仿生柱状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在成分来源和结构特征方面均达到了模仿天然骺板软骨的特点。
李文超许瑞江黄靖香李浩宇蔡刚陈辉
关键词:软骨细胞外基质生长面生物材料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