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进

作品数:7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动力学
  • 2篇动力学研究
  • 2篇液滴
  • 2篇数值模拟
  • 2篇曲轴
  • 2篇曲轴箱
  • 2篇燃烧
  • 2篇机油
  • 2篇发动机
  • 2篇飞溅
  • 2篇值模拟
  • 1篇等温
  • 1篇低压
  • 1篇动形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油温
  • 1篇原位
  • 1篇中煤
  • 1篇碳氧反应
  • 1篇黏度

机构

  • 7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中国北方发动...
  • 1篇中国兵器科学...

作者

  • 7篇李进
  • 3篇陈超
  • 3篇黄荣华
  • 3篇姚洪
  • 3篇方园
  • 3篇罗光前
  • 2篇段然
  • 2篇赵洪
  • 1篇徐岩
  • 1篇花仕洋
  • 1篇胡蕾

传媒

  • 2篇中国化学会第...
  • 1篇燃烧科学与技...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内燃机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曲轴箱内机油液滴撞壁飞溅的数值模拟
在发动机曲轴箱内,机油液滴撞击固体表面后的飞溅现象对机油油雾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结合流体体积法(VOF)和壁面润湿模型,并运用局部网格瞬时加密技术,建立了机油液滴冲击润湿壁面的计算模型,并通过相关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可靠...
李进黄荣华周培杨震寰王龙飞
关键词:发动机曲轴箱
文献传递
强制振荡冷却活塞机油温度对流动形态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研究强制振荡冷却活塞的活塞冷却机理,用试验和仿真方法对机油流动情况进行了研究.研制了一套机油喷射试验系统,进行机油喷射试验,用试验结果对仿真模型计算结果进行标定,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可靠性.用Fluent软件研究了喷油强制振荡冷却活塞机油在恒定喷油压力、不同油温下的流动形态,分析了油温对机油流动的影响.稳态模拟结果表明:内冷油腔内部存在大量的空化区域;保持喷油压力为0.6MP,随着机油温度升高,油腔入口质量流量呈折线变化,各工况下,进入内冷油腔的机油质量流量占流场总质量流量百分比都达到了92%以上;保持机油温度为343.15K,改变喷油压力,当喷油压力大于等于0.25 MPa时,进入内冷油腔的机油质量流量占总流量的百分比均达到了90%以上.
黄荣华胡蕾徐昆朋李进
关键词:柴油机活塞油温
基于MUSIG模型的低压过冷流动沸腾数值模拟
现在低压过冷流动沸腾因高效换热率而受到越来越多的设计人员关注,提前开展两相流数值模拟工作是过冷沸腾冷却技术应用必要前提.本文以商业软件CFX欧拉双流体模型为基础,通过CCL语句添加用户自定义程序实现对低压下过冷流动沸腾的...
周培黄荣华李进花仕洋陈琳
关键词:发动机过冷沸腾
文献传递
曲轴箱内机油液滴撞壁飞溅的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17年
在发动机曲轴箱内,机油液滴撞击固体表面后的飞溅现象对机油油雾的形成有重大影响.结合流体体积函数(VOF)和壁面润湿模型,运用局部网格瞬时加密技术,建立了机油液滴冲击润湿壁面的计算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机油液滴的黏度、表面张力以及油膜厚度等因素均会对撞壁后的飞溅过程产生显著影响.黏度越大,飞溅产生的二次液滴就越少,但黏度对二次液滴群的索特平均直径(SMD)并没有显著影响;机油表面张力越大,产生的二次液滴就越少,且二次液滴群的SMD也会明显变大;壁面润湿的前提下,壁面油膜越厚,撞壁飞溅产生的二次液滴就越多,平均尺寸也越大.
李进黄荣华周培徐岩李志鹏王龙飞
关键词:曲轴箱飞溅黏度
微型流化床测定碳氧反应级数及其动力学应用
本文采用微型流化床反应动力学分析仪(MFBRA)研究了高纯无孔石墨与氧气等温燃烧反应动力学,在测得与程序升温热重(TG)和前人文献报道的相近的碳氧本征反应活化能,确保燃烧反应处于化学反应动力学控制区的情况下测定了碳氧反应...
李凯迪方园罗光前李进陈超赵洪姚洪
关键词:反应动力学反应级数
文献传递
微型流化床中煤焦等温燃烧动力学研究
本文采用等温法在微型流化床中(833-923K)进行了神华煤焦燃烧过程化学反应动力学分析,并与常用的热分析仪器—热天平(683-773K)进行对比。实验表明,采用微型流化床测得的小粒径(22-45μm)神华煤焦活化能为1...
方园罗光前李进李凯迪陈超陈鎏竹段然姚洪
关键词:煤焦燃烧动力学等温
文献传递
微型流化床中原位焦和冷却焦燃烧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自主开发的微型双床燃料分级原位气固反应分析仪研究了原位焦燃烧特性及动力学,并与实验中常用的热解完成后急速冷却的焦(冷却焦)进行对比.采用的两种不同冷却速率的焦分别为快冷焦(10^4~10^5,K/s)和慢冷焦(10^2~10^3K/s).结果表明:对无烟煤和烟煤,原位焦平均燃烧速率是快冷焦的1.1~1.2 倍,是慢冷焦的1.5~1.6倍,这是由于冷却过程降低了焦反应性,且再加热过程中冷却焦的颗粒温度远低于原位焦.XRD 分析结果证明冷却速率越慢,焦越向有序化的结构发展.
方园罗光前陈超李进赵洪段然陈鎏竹李凯迪姚洪
关键词:动力学燃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