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黎婷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生物支架
  • 4篇去细胞
  • 3篇细胞
  • 3篇肝脏
  • 2篇单叶
  • 2篇去垢剂
  • 2篇细胞裂解
  • 2篇裂解
  • 1篇血管
  • 1篇移植肝
  • 1篇移植肝脏
  • 1篇细胞外
  • 1篇细胞外基质
  • 1篇卵巢
  • 1篇卵泡
  • 1篇基质
  • 1篇胞外基质

机构

  • 4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4篇梅劲
  • 4篇王志斌
  • 4篇黎婷
  • 3篇王志翊
  • 3篇张建色
  • 2篇陈纳
  • 2篇余雅玲
  • 2篇孟卓
  • 1篇戴开宇
  • 1篇习海涛
  • 1篇杨运俊
  • 1篇楼新法
  • 1篇兰莉
  • 1篇王严
  • 1篇黄俊杰

传媒

  • 2篇温州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大网膜包埋移植肝脏去细胞生物支架血管化过程观察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观察肝脏去细胞生物支架(AHS)大网膜包埋移植后的血管新生过程。方法:采用Triton X-100灌注法制备大鼠肝脏AHS,HE染色、扫描电镜、铸型、DNA含量检测、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鉴定去细胞效果;通过大网膜包埋移植肝脏AHS,分别于术后1、3、7、14、28d处死大鼠,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移植肝脏AHS血管新生过程。结果:灌注法制备的肝脏AHS空间结构与细胞外基质成分保留完整,细胞成分基本被去除,AHS组DNA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网膜包埋移植肝脏AHS术后3d,靠近网膜移植区的支架内出现血窦,术后7d出现新生血管,并逐渐向移植支架中心区域延伸,血管逐步分化成熟,14d以后形成血管化网状组织,28d以后血管化网状组织仍存在。结论:大网膜包埋移植促使肝脏AHS再细胞化,最终可形成血管化的网状结构。
黄俊杰王志斌王志斌张建色张建色王志翊黎婷戴开宇梅劲
关键词:肝脏去细胞血管
一种快速去细胞单叶肝脏生物支架的制备方法
一种快速去细胞单叶肝脏生物支架的制备方法,不使用存在对组织移植后易形成血栓和去细胞组织在复细胞化过程中低再植率等问题离子型去垢剂SDS,采用弱碱性的Triton溶液灌注法制备去细胞左外叶肝脏生物支架,Triton溶液中N...
王志斌梅劲陈纳孟卓张建色余雅玲王志翊黎婷
文献传递
一种快速去细胞单叶肝脏生物支架的制备方法
一种快速去细胞单叶肝脏生物支架的制备方法,不使用存在对组织移植后易形成血栓和去细胞组织在复细胞化过程中低再植率等问题离子型去垢剂SDS,采用弱碱性的Triton溶液灌注法制备去细胞左外叶肝脏生物支架,Triton溶液中N...
王志斌梅劲陈纳孟卓张建色余雅玲王志翊黎婷
文献传递
卵巢去细胞生物支架的制备及鉴定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通过浸泡加震荡法制备猪部分卵巢组织去细胞生物支架,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健康未成年猪卵巢30个,横切成厚为6 mm的切片,室温条件下,1%SDS溶液浸泡,同时平板震荡器震荡,最后用去离子水清洗其内残留SDS及DNA碎片。获得去细胞卵巢生物支架后,对其进行组织化学染色、DNA残留量定量测定、扫描电镜检查及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去除情况、支架的三维结构以及细胞外基质中胶原与蛋白质的保留情况。结果:DNA定量分析得出仅15.4%的DNA残留;HE染色、扫描电镜及免疫荧光染色提示支架内未见细胞核残留,并且支架的结构、胶原成分保留较完整。结论:运用浸泡加震荡法能够有效地去除卵巢组织中的细胞成分,并且较完整地保持细胞外基质的支架结构,不同程度地保留一些胶原成分及蛋白质。
兰莉王严付养华刘帅良黎婷王志斌习海涛杨运俊梅劲
关键词:去细胞卵巢细胞外基质卵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