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淼

作品数:16 被引量:6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建筑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冻土
  • 6篇冻融
  • 5篇冻融循环
  • 4篇三轴试验
  • 3篇土类
  • 3篇力学特性
  • 2篇地质
  • 2篇地质勘查
  • 2篇动剪切模量
  • 2篇修正系数
  • 2篇土力学
  • 2篇阻尼
  • 2篇阻尼比
  • 2篇滤纸
  • 2篇勘查
  • 2篇抗剪
  • 2篇抗剪强度
  • 2篇剪切模
  • 2篇胶皮
  • 2篇共振柱

机构

  • 16篇中国地震局工...
  • 9篇哈尔滨理工大...
  • 4篇佳木斯大学
  • 2篇中国地震局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山东省地震局

作者

  • 16篇王淼
  • 13篇孟上九
  • 5篇袁晓铭
  • 3篇汪云龙
  • 3篇孙义强
  • 2篇孙锐
  • 1篇付海清
  • 1篇陈龙伟

传媒

  • 2篇岩土工程学报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 2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世界地震工程
  • 1篇地震工程与工...
  • 1篇岩土力学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负温和初始含水率对冻结粉质黏土力学性质的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温度和含水率是决定冻土性质的两个主要因素.通过开展低温三轴试验,研究了冻结状态下路基粉质黏土在50kPa围压,4个温度水平(-4、-6、-8、-10℃)、4种初始含水率(14.30%、16.20%、18.73%、20.60%)共计16种工况下的变形及强度等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冻结粉质黏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在各温度及初始含水率条件下均呈软化型,随温度降低软化程度减弱;除个别试验点外,温度及初始含水率对试样轴向破坏应变的影响均存在临界值,使破坏应变随其变化先增大后减小;试样初始切线模量受温度的影响要比初始含水率显著,当含水率相同时其值随温度降低而增加,但增速渐缓;含水率相同时,试样三轴抗压强度随温度降低近似线性增大;同一温度下抗压强度随试样初始含水率变化以16.20%为临界值,其值先增大后减小并趋于稳定.本文提出了考虑温度和含水率条件的冻结粉质黏土抗压强度计算公式,可用于预估冻结粉质黏土的三轴抗压强度.
孙义强孟上九王淼王淼
关键词:三轴试验抗压强度初始含水率
季冻区典型土类抗剪强度冻融修正系数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目前冻融循环下土抗剪强度变化规律尚无统一认识,工程上也缺少计算依据。选取季冻区3种代表性土类,黏土、粉质黏土和粉土质砂,采用新的制样标准,通过三轴试验,发现冻融循环下土抗剪强度指标变化模式和规律,定义了冻融循环修正系数,以未经冻融循环的抗剪强度指标为基准,并给出冻融循环下典型土类抗剪强度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冻融循环试验中试样制备不能采用常规土样制备标准,否则试样密度离散性被放大,导致试验结果很容易出现离散而没有规律性;冻融循环下黏土、粉质黏土、粉土质砂黏聚力呈指数下降,而内摩擦角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呈指数增加,但具体表现不同。冻融循环下粉土质砂黏聚力降低约20%,内摩擦角增加约10%,受冻融影响较少,冻融稳定性较好;粉质黏土黏聚力降低约55%,内摩擦角增加约20%,冻融稳定性次之;黏土黏聚力降低约70%,内摩擦角增加约40%,受冻融影响最大,冻融稳定性最差。
王淼孟上九孟上九袁晓铭周健于啸波陈龙伟
关键词:土力学冻融循环黏聚力内摩擦角修正系数
吹填砂粉煤灰复合土力学特性试验被引量:2
2019年
粉煤灰被广泛应用于铁路和公路路基填筑,实现"绿色施工"和"变废为宝"。近年来,随着吹填筑路技术的运用,粉煤灰也被用作外掺剂同吹填砂一起混合填筑路基,但对此类人工复合土的力学特性研究还不够深入。为进一步提高吹填砂粉煤灰路基安全性和粉煤灰的利用效率,结合哈尔滨松花江防洪大道吹填砂粉煤灰筑路工程需要,基于三轴试验研究了不同配合比吹填砂粉煤灰复合路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对包括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破坏强度、黏聚力、内摩擦角等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了最佳灰砂比为1∶9,为实际吹填筑路工程提供了技术参考。
孟上九张华瑞王淼孙义强王淼
关键词:三轴试验力学特性最佳配合比
季冻区典型土类动剪切模量阻尼比计算方法被引量:7
2017年
采用专门设计的低温共振柱仪进行试验研究,研究典型土类动剪切模量阻尼比随负温的变化规律及计算方法。提出温度影响系数的概念,并以较为符合实际的固结压力和冻结过程,完成了黏土、粉土与砂土在常温及不同负温下的动力试验,给出了这3种典型土类不同负温下初始剪切模量、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无论何种土类,负温对其初始剪切模量、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都有重要影响,相应的温度修正系数按Boltzmann与指数函数变化,均在0℃到-6.0℃快速变化之后趋于平缓,但变化程度和修正公式中的参数均与土类有关;随温度降低,3种土类初始剪切模量增长十分显著,完全冻结黏土、粉土和砂土分别为常温土初始模量的50倍、25倍和13倍;随温度降低,3种土类参考剪应变降低十分显著,但完全冻结后3种土的动剪切模量降低程度接近;随温度下降,3种土类最大阻尼比均显著减小,完全冻结后的黏土最大阻尼比降幅最大,砂土降幅最小,粉土居中。3种典型土类负温下动剪切模量阻尼比修正公式,其反映的现象和规律与国际上近期成果定性相符。
孙锐于啸波袁晓铭孟上九陈卓识王淼
关键词:动剪切模量阻尼比
动荷载作用下冻土试验技术及冻土变形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随着季冻区公路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路基在冻融及车辆荷载(尤其重载)协同作用下翻浆、沉陷等灾害现象频繁出现,需要对其致灾机理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采用英国GDS冻土动静三轴仪对季冻区路基土开展了常温、-5℃及-10℃三种环境下的动变形试验研究。主要工作有:(1)针对GDS仪器在试验中出现的围压进气孔及加载杆易冻结等实际问题,提出了采用耐压密封胶及硅胶干燥剂等处置方法,保证了冻土负温试验的顺利开展;(2)开展了常温下路基土动变形试验。在相同循环作用次数条件下,存在动应力临界值。当动应力幅值超过此界限,土体残余应变逐渐增大,直至破坏;反之,则土体应变速率逐渐降低,残余应变最终趋于稳定;(3)开展了-5℃及-10℃条件下路基土动变形试验。试验表明:同一动应力幅值作用下,随土体温度降低,其残余应变减小,但即便同在负温条件下,土的应变速率及最终值也有很大差异。试验得到的新认识对季冻区公路设计及灾害防治有一定指导意义。
孙义强孟上九王兴隆王淼
关键词:路基三轴试验
季冻区典型土类冻胀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10
2020年
冻胀是季冻区工程常见灾害,为了研究季冻区不同土类的冻胀特性,本文选取3种季冻土—黏土、粉质黏土和分散土,基于单向冻结封闭系统,考虑含水率、干密度和土质3个因素,采用单因素冻胀试验设计方法,给出了3种土类冻胀的特性。结果表明:随含水率的增大,3种土的冻胀率随之增大而后波动较小,粉质黏土的冻胀效应最强,黏土次之,分散土冻胀率最小;随干密度的增大,黏土和粉质黏土的冻胀率先增大后减小,分散土的冻胀率则不断增大;多数情况下,3种土类冻胀率均在冻结温度-10℃左右达到最大值。
荣广秋王淼王淼孟上九
关键词:冻胀率
考虑多因素耦合作用的土壤侵蚀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考虑多因素耦合作用的土壤侵蚀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目前关于土壤侵蚀方面的研究,基本上都是考虑降雨来研究土壤的侵蚀,而对于考虑冻融、风力作用的研究相对较少。本发明包括:试验土槽(1)、底部冻结系统(2)、顶部降雨系统(3)和...
穆海龙王淼孟上九汪云龙
文献传递
基于现场液化试验的饱和砂土孔压增量计算模型被引量:8
2018年
采用现场液化试验,研究水平场地孔压增长模式,提出孔压增量计算模型。通过不同密实度砂土的液化试验,以加速度、埋深、砂土密实度等现场参数为指标构建孔压增量模型,发现现场和室内试验孔压增长模式的区别和联系,并验证该孔压模型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等幅循环荷载下,与现有动三轴等土单元试验的孔压增量随作用次数一直呈单调递减模式不同,现场试验孔压增量随作用次数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中间存在阈值;通过参数分析和试验实例验证,构建的孔压增量计算模型,可更方便地用于随机荷载下水平场地的饱和砂土孔压计算。
付海清袁晓铭王淼
关键词:砂土液化孔压
季冻土力学特性及试验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我国季冻土分布广泛,跨越了我国一半以上的省份,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季冻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经调查统计,季冻土路基常常会出现冻胀、融沉、沉陷、翻浆、边坡滑塌等一系列的路基病害,威胁行车安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从季冻土覆盖范围、经济发展、国家战略布局和季冻土路基灾害的角度上,研究季冻土的强度变形特性显得尤为重要。季冻土的相关研究很不成熟,截至目前,连基本的冻融循环下抗剪强度指标的变化模式都存在很大争议。造成争议的根源就在于季冻土试验技术的不成熟,这种不成熟表现在多个方面,缺乏季冻土试验标准以及受试验仪器限制等等。因此注重试验的研究才能合理揭示季冻土的强度变形特性。本文对冻融循环土试验技术、季冻土静力学本构理论、冻融循环土强度理论和季冻土残余应变理论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开展研究,提出季冻土制样新标准,得到了冻融循环下土应力应变关系变化规律与抗剪强度指标变化模式,给出了抗剪强度指标计算公式,得到了更符合实际的季冻土残余应变发展模式与更符合实际的振陷参数。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发现了常规土制样标准对季冻土试验的不适用性,指出了冻结融化使试样密度离散性放大是目前季冻土试验缺乏稳定性的原因,提出了减少土试样密度离散性的思想,建立了季冻土制样的新标准,并通过三轴试验验证了该标准的可靠性。(2)按照季冻土制样新标准,提出了冻融循环下三种典型土类应力应变变化模式及静强度变化模式,得到了围压、冻融循环次数和土类对季冻土静力特性的影响规律。(3)提出了冻融循环修正系数的概念,给出了冻融循环下典型土类抗剪强度指标变化模式,提出了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冻融循环修正曲线和计算公式
王淼
单向冻融自然补水装置
道路越来越多的出现沉陷、翻浆等病害,在春融期尤其严重,研究冻融循环对土体的影响刻不容缓。一种单向冻融自然补水装置,其组成包括:补水土层,补水土层(6)放置在补水箱中,补水箱四周及底部具有保温材料(3),补水箱上部具有顶板...
王淼孟上九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