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明达

作品数:23 被引量:68H指数:7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洞穴
  • 7篇土壤
  • 6篇织金洞
  • 5篇洞穴水
  • 3篇滴水
  • 3篇岩溶
  • 3篇野外
  • 3篇影响因素
  • 3篇探针
  • 3篇土壤性质
  • 3篇微型传感器
  • 3篇螺纹
  • 3篇壶穴
  • 3篇机动性
  • 3篇感器
  • 3篇白云岩
  • 3篇传感
  • 3篇传感器
  • 2篇洞穴滴水
  • 2篇氧化碳

机构

  • 23篇贵州师范大学

作者

  • 23篇曹明达
  • 21篇周忠发
  • 15篇张绍云
  • 15篇殷超
  • 15篇张结
  • 8篇张强
  • 5篇谢雅婷
  • 4篇陈全
  • 2篇闫利会
  • 1篇李坡

传媒

  • 4篇中国岩溶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球化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山地学报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地球与环境

年份

  • 1篇2018
  • 12篇2017
  • 8篇2016
  • 2篇2015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土壤CO_2与喀斯特洞穴CO_2季节变化响应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为了揭示土壤CO_2对洞穴内环境的意义,对大风洞和响水洞2016年洞内环境指标和上覆土壤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洞内CO_2浓度、土壤CO_2浓度具有显著的季节性特征,土壤2#对应的洞内空气CO_2在夏冬两季差值达793~884mg/kg。土壤水PCO_2和滴水PCO_2在夏冬两季的差值最高可分别达1.12和0.41,因此洞内滴水PCO_2、土壤水PCO_2也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土壤CO_2、洞内空气CO_2、洞内滴水PCO_2和土壤水PCO_2间均表现出一定的滞后现象,如4#土壤水PCO_2与滴水PCO_2的相关系数,由非滞后条件下的0.123上升至滞后条件下的0.596。同时在滞后条件下,土壤CO_2对洞内CO_2的贡献率的总和最高可达84.6%,高于非滞后条件下的值。
殷超周忠发田衷珲曹明达张结潘艳喜汪炎林
关键词:二氧化碳
双河洞小流域主要离子化学特征及其来源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为探究岩溶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各种盐类对主要离子的贡献,以喀斯特小流域为研究尺度,对贵州绥阳双河洞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化学进行野外监测、采样和室内实验,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水样点进行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双河洞水化学阳离子主要以Ca^(2+)、Mg^(2+)为主,阴离子以HCO_3^-和SO_4^(2-)为主。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a^(2+)·Mg^(2+)—HCO_3^-型水,而石膏洞为Ca^(2+)·Mg^(2+)—SO_4^(2-)型水。大多数离子的含量随采样点、季节和水体类型的不同而呈显著性差异;(2)岩石风化对流域离子组成影响显著,阴离子主要来自碳酸盐、蒸发盐或岩盐的溶解和风化,蒸发盐溶解是阳离子的主要控制机制,硅酸盐风化侵蚀作用对区域离子变化存在一定影响;(3)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对区域离子化学组成的影响程度按碳酸盐、蒸发盐和硅酸盐递减,其中H_2CO_3风化碳酸盐岩的影响显著,但在个别地下水主要受H_2SO_4风化碳酸盐岩的影响显著,此外农业活动和居民生活也有一定影响。研究结果对双河洞洞区水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及岩溶碳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张结周忠发曹明达潘艳喜陈全
关键词:岩溶小流域水化学特征风化过程
白云岩洞穴系统中水-气CO_2分压对洞穴水水文化学过程的影响:以贵州双河洞为例被引量:12
2017年
为揭示白云岩岩层中所发育洞穴系统中的中的洞穴水与空气中CO_2分压对洞穴水水文化学过程的影响及其动态变化特征和控制因素。从2015年4月至9月对绥阳双河洞洞穴水的水化学指标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1)双河洞洞穴水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SO_^(2-)-Ca^(2+)-Mg^(2+)和SO_4^(2-)-HCO_3^--Ca^(2+)-Mg^(2+)型水,在受到上覆石膏岩层的影响时,SO_4^(2-)成为优势离子且可以极大提高溶液中Ca^(2+)离子含量;(2)洞穴滴水的水-气间CO_2分压差值(△PCO_2)与SI之间存在良好的负相关关系的同时,2种重要的矿物饱和指数SI_c,SI_d之间存在着良好的正相关关系;(3)实测数据分析证明"表观饱和指数"现象的客观存在;(4)洞穴水中的液相CO_2(PCO_2_(water))与溶液的pH值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且在未开发的天然封闭洞腔中洞穴空气CO_2分压对洞穴水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影响较小。
曹明达周忠发张结殷超张绍云
关键词:白云岩洞穴水水文化学
喀斯特洞穴滴水水文化学过程的时空变化及其环境指示——以贵州织金洞为例被引量:4
2017年
洞穴水地球化学过程的研究对于洞穴内次生沉积物景观的发育有着重要的意义,2015年1—12月通过现场滴定测量和实验室仪器分析对贵州织金洞洞穴水的水化学指标进行了为期一个完整水文年的动态监测,采样时间均为每月26—28日。结果表明:(1)洞穴滴水滴率和Ca^(2+),Mg^(2+),Sr^(2+)离子浓度均与降水量有很好的响应,但同时都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其中Mg^(2+),Sr^(2+)离子所携带的气候信号较为持久,Ca^(2+)离子浓度在雨季波动较大。(2)滴水水化学性质在化学计量上总体符合石灰岩喀斯特地区的侵蚀方程,Ca^(2+)/HCO_3^-的比值均在1/2上下波动;(3)滴水中的SIc和SId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滴水中的液相CO_2分压[lgPCO_2(water)]与pH值之间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体现了上覆土壤层中的高浓度CO_2对洞穴滴水化学过程的重要影响。(4)滴水中的Mg/Ca与Sr/Ca比值在雨季到来后的曲线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同增同减性特征,证明CaCO_3在未到达洞穴之前就已经在土壤层和基岩层中发生了优先沉积(PCP),致使运移到洞内的Ca^(2+)离子浓度相对其他离子的升高程度小;(5)滴水中Mg/Ca比值与Sr/Ca比值都有较明显的季节变化,但是Sr/Ca比值季节滞后性明显,而Mg/Ca比值年际变化更具波动性,对外界降水变化响应较敏感。
曹明达周忠发潘艳喜张结殷超张绍云
关键词:洞穴水织金洞
白云岩喀斯特洞穴水理化性质特征及其环境指示研究:以绥阳双河洞为例被引量:8
2017年
为揭示白云岩岩层中发育洞穴中的洞穴水地球化学特征的动态变化特征、控制因素及其环境意义,从2015年4月至2015年9月对绥阳双河洞洞穴水的水化学指标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动态监测。结果表明:(1)双河洞洞穴水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Ca^(2+)-Mg^(2+)和SO_4^(2-)-HCO_3~–-Ca^(2+)-Mg^(2+)型水,阴离子中HCO_3~–和SO_4^(2-)是优势离子,阳离子中Ca^(2+)、Mg^(2+)为优势离子;(2)洞穴滴水中方解石饱和指数(SI_c)、白云石饱和指数(SI_d)之间有显著正相关性且与水样中气相二氧化碳分压对数(lg pCO_2)成反比;(3)洞穴水滴率、滴量、pH对气候有一定的响应,其地球化学指标具有显著的季节效应;(4)洞穴滴水中的电导率(EC)与Ca^(2+)离子浓度呈显著线性关系;(5)洞穴水中SO_4^(2-)和Cl^-含量占比(SC)对EC和总硬度(TH)之间的线性关系具有重要影响;(6)滴水中Sr/Ca、Mg/Ca比值表现出在略微滞后的情况下同步升高的现象,证明预先沉积作用(PCP)的存在。
曹明达周忠发张结张绍云殷超闫利会
关键词:洞穴水
织金洞洞穴环境CO_2浓度的空间变化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为进一步探究织金洞CO_2浓度空间迁移变化特征,以2015年"五一""十一"两次昼夜连续监测为基础,运用IDW插值法,对比分析其在旅游淡旺季期间不同时段的空间变化,得出以下结论:(1)织金洞的CO_2浓度变化具有明显的分段变化特征,洞口带和内部带分别代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波动,内部带以#21为分界,通过水平对流扩散或累积,使CO_2浓度最大值往前半段平移;(2)织金洞CO_2浓度变化同时受洞腔结构等环境因子、季节变化和游客活动的影响,以"五一""十一"两个时间段为分界的累积效应表明,游客活动大于季节变化的影响强度。
张强周忠发张绍云曹明达谢雅婷张结殷超潘艳喜
关键词:CO2浓度织金洞
织金洞土壤渗透水—洞穴滴水元素的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4
2017年
通过对织金洞上覆岩溶泉水,土壤渗透水和洞穴滴水水化学特征的系统监测和分析,得出:在织金洞岩溶系统中,土壤渗透水、岩溶泉水和洞穴滴水元素在一年内的变化范围不一,且各主要元素均呈现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在3类水中,Ca^(2+)平均浓度为洞穴滴水>洞顶泉水>土壤渗透水,Mg^(2+),Sr^(2+)平均浓度大致是洞穴滴水>土壤渗透水>洞顶泉水,说明岩溶系统中各元素的变化可能是其他各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Mg/Ca和Sr/Ca比值的变化及其相关性,反映了其受到来源、水岩相互作用时间和方解石的优先沉积(PCP过程)等机制影响的一致性,故而其比值能反映外界气候的干湿变化。洞穴上覆的水—土、水—岩作用过程,控制了各滴水点滴水化学组成的变化。滴水点的运移路径,时间和环境条件等对降水响应的程度存在差异,因此在利用洞穴次生化学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来反映洞外环境变化时,需综合考虑各元素在水—土—岩中的分布和迁移特征及其与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
张结周忠发潘艳喜曹明达张绍云张强
关键词:洞穴滴水织金洞
一种多深度多指标土壤性质探测杆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深度多指标土壤性质探测杆,它包括保护管(1)和长杆(2),长杆(2)插入在保护管(1)中,在保护管(1)内装有探针(3)、传感器室(4)和受力片(5),在受力片(5)的下方装有推块(7),在传感器室(4...
周忠发殷超曹明达
文献传递
多深度多指标土壤性质探测杆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深度多指标土壤性质探测杆,它包括保护管(1)和长杆(2),长杆(2)插入在保护管(1)中,在保护管(1)内装有探针(3)、传感器室(4)和受力片(5),在受力片(5)的下方装有推块(7),在传感器室...
周忠发殷超曹明达
文献传递
一种防止洞穴滴水溅射脱气与蒸发的滴水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洞穴滴水溅射脱气与蒸发的滴水收集装置,包括三角可伸缩式稳定基座(1)、三角玻璃漏斗(2)、广口瓶(3)、海绵(4)、开孔橡皮塞(5)、玻璃管(6)、橡皮软管(7)、软管夹(8)、液体石蜡(9)、注...
曹明达周忠发殷超潘艳照张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