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倩
- 作品数:9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诸病源候论》对当代肿瘤研究的启示被引量:12
- 2016年
- 《诸病源候论》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论述病源证候学的专著,最早将癥瘕单独作为一类疾病设专候论述,系统全面论述了癥瘕的临床特征,并对癥与瘕进行了辨析。指出外邪侵袭、脏腑虚弱、饮食不节、经期产后调摄不慎为癥瘕形成的主要病因病机,倡导导引调摄之法以增强人体正气。癥瘕相当于现代胸腹部(如胃、肠、子宫)的良恶性肿瘤,巣元方重视脾胃的枢机功能,注意顾护正气,为现代肿瘤的中医诊治提供了宝贵经验,值得深入学习和探究。
- 李晨龙葛倩孟静岩
- 关键词:诸病源候论肿瘤
- p53与胃肠道恶性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6年
- p53基因与人类恶性肿瘤有着密切联系。近几年对p53基因的研究从广度到深度都有所增加。众多研究者将p53基因分为野生型(wt p53)和突变型(mt p53)。wt p53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为肿瘤抑制基因。mt p53基因为wt p53缺失或者突变形成,其不仅失去了抑癌的功能,而且可以诱发多种癌症。常见胃肠道恶性肿瘤包括胃癌、大肠癌、食管癌,近几年的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
- 葛倩王邈李晨龙李莉孟静岩
- 关键词:P53胃肠道恶性肿瘤
- 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6年
- 反流性食管炎(RE)是一种多发、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且易复发,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关注。近年来中医药对RE的研究更加广泛和深入,临床辨证治疗方面亦取得了显著成果。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降低复发率等特点,较西医的效价比高。此外,中医药如何规范化治疗RE,值得诸学者进一步的研究。通过总结近3年来中医药治疗RE方面的资料,对RE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治疗进行综述。
- 葛倩孟静岩
- 关键词:中医疗法
- 浅析明清时期从脾胃养生的思想被引量:1
- 2016年
- 明清时期是医学发展的集大成阶段,更是中医养生文化的鼎盛阶段。文章对明清时期的代表性医家从脾胃养生的思想进行了梳理和初步探讨。
- 何倩葛倩唐林杨振弢孟静岩
- 关键词:明清时期
- 西黄丸逆转大肠癌细胞株多药耐药的体外研究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研究西黄丸对结肠癌耐药细胞株HCT-116/L及HCT-8/V的体外逆转作用。方法:血清药理方法制备西黄丸含药血清。用细胞毒性试验CCK8法、Western Blotting,RT-PCR方法研究西黄丸含药血清对大肠癌耐药细胞株的逆转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结果:西黄丸含药血清联合不同浓度长春新碱(VCR)与奥沙利铂(L-OHP)处理48 h后,对HCT-8/V细胞和HCT-116/L细胞的逆转倍数分别为2.58和2.36;西黄丸含药血清处理HCT-8/V细胞和HCT-116/L细胞48 h后,PKCα、Nrf2、MRP1、MRP2、GSTp1基因及蛋白,除HCT8/V细胞株中MRP2基因(6倍7 d组)上调外,表达均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黄丸含药血清可体外逆转结肠癌耐药细胞株HCT-8/V和HCT-116/L的耐药性,可能与下调耐药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关。
- 葛倩杨振弢王邈孟静岩
- 关键词:西黄丸大肠癌多药耐药耐药逆转
- 清代医家论治噎膈反胃的学术特点被引量:1
- 2016年
- 通过选取清代具有代表性医家治疗噎膈反胃病的理论论述和临证医案,分析研究该时期医家治疗噎膈反胃病的学术特点,以期找出其治疗噎膈反胃病的证治规律,为当代临床治疗食管癌胃癌等疾病提供方法论指导。
- 席鹏飞葛倩杨振弢孟静岩
- 关键词:调理脾胃肝气犯胃
- 脾虚证线粒体功能变化的实验研究
- 脾藏象与线粒体的相关性是近年研究的热点.采用以实验研究为主的研究方法,逐步证实了两者密切相关.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输布到全身各脏腑组织,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时症见腹胀纳呆,肌肉削瘦,体倦乏力,水肿等.现代实验研...
- 葛倩孟静岩
- 关键词:脾虚证线粒体能量代谢细胞凋亡
- 文献传递
- 中医药逆转大肠癌多药耐药的研究状况被引量:2
- 2017年
- 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提高其5年生存率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临床治疗过程中大肠癌患者多药耐药的产生常可导致化疗失败。肿瘤多药耐药(MDR)的产生机制复杂,具有多基因、多阶段及多因素的特性。近年中医药在逆转大肠癌多药耐药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其逆转机制也得到了广泛研究。文章对中医药逆转大肠癌多药耐药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
- 葛倩王韶孟静岩
- 关键词:中药大肠癌多药耐药逆转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脾胃不和证的处方用药规律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收录的治疗脾胃不和证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脾胃不和证的方剂,统一和规范药物名称,筛选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采用软件集成的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脾胃不和证的处方用药的规律。结果:筛选出的186首方剂,涉及175味药物,使用频次>10的药物40味,以性温、味辛、归脾经类药物最多;支持度个数设置为37(20%),得到常用药对及组合21个;熵层次聚类方法,得到用于新方聚类的核心组合34个,聚合成潜在新方17个;含有甘草的方剂共计124首,涉及药物127味,支持度个数设置为74(60%),得到常用药对及核心组合18个。结论:脾胃不和证用药多为补气药、理气药、温中药、化湿药,以性温、味辛、归脾经的药物为主;异功散可作为治疗脾胃不和证的基础方;益气健脾,理气和胃、燥湿化痰、温中散寒为脾胃不和证的核心治法。
- 张杰唐林葛倩孟静岩
- 关键词:数据挖掘用药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