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军梅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玉溪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梗死
  • 2篇急性
  • 2篇急性脑梗死
  • 1篇电生理
  • 1篇电生理检测
  • 1篇心动图
  • 1篇血性
  • 1篇隐源性
  • 1篇源性
  • 1篇神经电
  • 1篇神经电生理
  • 1篇神经电生理检...
  • 1篇神经麻痹
  • 1篇食管
  • 1篇食管超声
  • 1篇食管超声心动...
  • 1篇特发性
  • 1篇特发性面神经...

机构

  • 5篇玉溪市人民医...

作者

  • 5篇刘军梅
  • 1篇陈杰
  • 1篇戴晓蓉
  • 1篇郭亚萍
  • 1篇缪英
  • 1篇王美红
  • 1篇胡艳辉

传媒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外医疗
  • 1篇医学信息
  • 1篇癫痫与神经电...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病变部位与神经电生理检测关系探讨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病变部位与电生理检测结果的关系。方法:对发病20d内的109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根据临床表现进行面神经病变定位,分为4个组:膝状神经节病变组、面神经管镫骨神经以上病变组、面神经管镫骨神经以下病变组、茎乳孔以外病变组,并行面神经电生理检查,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09例患者中膝状神经节病变组15例,面神经管镫骨神经以上病变组21例,面神经管镫骨神经以下病变组38例,茎乳孔以外病变组35例;患侧瞬目反射、面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潜伏期、波幅及患侧波幅下降比、F波消失率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面神经麻痹电生理指标波幅下降比、瞬目反射、F波与其病变部位有关。
戴晓蓉胡艳辉陈杰郭亚萍王美红刘军梅
关键词:面神经麻痹神经电生理
脑出血后合并急性脑梗死的原因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脑出血后合并急性脑梗死的原因。方法方便选择该院自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MRI和SWI检查。将合并急性脑梗死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将未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20例作为参照组,最后比对两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急性脑梗死的引发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总结结果。结果比对两组患者的心脏病史、TNF-α(4.57±1.35)、(7.31±0.27)nmol/L、IL-6(46.53±9.63)、(7.83±1.64)μmol/L,研究组较比参照组更高,数据结果经统计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比对两组患者的饮酒史(75.0%、90.0%)、高胆固醇血症(77.5%、90.0%)和高血压病史(75.0%、90.0%),组间数据结果经统计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回顾性分析后可知,脑出血后继发急性脑梗死的主要因素与心脏病史、降压过快、TNF-α、IL-6存在相关性。结论心脏病史、降压过快、NF-α、IL-6是引发脑出血后急性脑梗死的高危因素,因此临床需加以关注,尽早治疗。
刘军梅赵翠香
关键词:脑出血急性脑梗死
老年房颤及合并脑梗死住院患者抗栓治疗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老年房颤及合并脑梗死住院患者应用抗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9月—2015年12月所收治的62例老年房颤及合并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单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研究组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血脂以及炎性因子的不同。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77.42%,且研究组各项炎性因子水平、血脂水平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老年房颤及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刘军梅
关键词:房颤脑梗死抗栓治疗老年患者
隐源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食管超声心动图解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诊断隐源性缺血性脑卒中(CS)患者房间隔异常的特点。方法收集我院CS患者181例,根据年龄分为<30岁组、31~50岁组、>51岁组。所有患者均行TEE检查,观察房间隔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中,PFO患者63例,占34.81%,房间隔膨出瘤患者6例,占3.31%,房间隔膨出瘤并缺损患者19例,占10.50%,房间隔组织稀疏并分流患者24例,占13.26%;小于30岁组房间隔组织稀疏并分流患者4例,占44.44%;31~50岁组房间隔结构异常者以PFO居多,占33.33%;大于51岁组PFO最多,占37.36%。CS患者中房间隔异常的TEE超声特点:(1)卵圆孔未闭类型:卵圆瓣较长,与房间隔组织贴合欠佳,有明显裂隙,形似"隧道"样;卵圆瓣较短,与房间隔组织贴合处有间隙。(2)房间隔膨出瘤或合并房间隔缺损,即房间隔组织菲薄,随心脏舒缩活动膨向右房、左房或摆动于左右房之间,部分患者可合并房间隔小缺损。(3)房间隔组织薄弱、稀疏,形同"筛子"样,可合并心房水平多股细小分流信号。结论 PFO是CS的重要致病原因之一,TEE作为目前诊断PFO和房间隔病变的首选方法,可精准描述房间隔结构和准确判断心房水平的分流情况,为临床尽早识别和预防脑血管卒中提供客观依据。
缪英李倩刘军梅翟燕芳储晓旭
关键词:食管超声心动图卵圆孔房间隔膨出瘤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7和IL-33表达与肠道菌群分布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和白细胞介素-33(IL-33)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肠道菌群分布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0月本院接收治疗的94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ACI组),根据梗死体积大小,将ACI患者分为小梗死组(n=34)、中梗死组(n=40)、大梗死组(n=20),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94例为对照组。比较研究对象血清IL-17、IL-33水平及肠道菌群数量;Pearson相关性分析患者血清IL-17、IL-33水平的相关性及其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ACI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16.36±5.37)pg/mL、(130.31±42.83)pg/mL、(5.33±1.03)lgCFU/g、(4.54±1.01)lgCFU/g、(9.11±1.25)lgCFU/g、(8.83±0.98)lgCFU/g]相比,ACI组患者血清IL-17[(34.27±10.11)pg/mL]、IL-33水平[(288.47±98.43)pg/mL]及大肠埃希菌[(7.40±2.16)lgCFU/g]、肠球菌数量[(6.69±1.67)lgCFU/g]显著升高(P<0.05),乳酸杆菌[(7.03±1.83)lgCFU/g]、双歧杆菌数量[(6.51±1.52)lgCFU/g]显著降低(P<0.05);不同梗死体积ACI患者血清IL-17、IL-33水平和肠道菌群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随着梗死体积的增大,血清IL-17、IL-33水平及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数量逐渐增加(P<0.05),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血清IL-17、IL-33水平与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呈显著正相关(P<0.05),血清IL-17与IL-33呈显著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IL-17、IL-33水平高、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数量多是影响ACI发生的危险因素,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多是ACI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ACI患者血清IL-17、IL-33水平显著升高,肠道菌群出现失衡现象,且血清IL-17、IL-33与肠道菌群分布密切相关。
黄芳刘军梅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33肠道菌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