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武
- 作品数:6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前郭县草原管理站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不同改良措施对盐碱化草地改良效果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施肥改良使豆科和菊科牧草在草群中比重分别比对照区增加19.8%~39.9%和27.5%~34.4%,使禾本科牧草比重降低15.3%~21.3%,可食牧草产量增加22.0%~57.8%。围栏封育使豆科和菊科牧草分别增加13.4%~26.7%和4.7%~9.0%,可食牧草产量增加13.1%~78.0%。浅耕翻使豆科和菊科牧草比重分别增加17.7%~27.3%、23.2%~36.3%,禾本科牧草比重降低10.1%~12.1%,可食牧草产量增加-28.5%~28.6%。由此得出,施肥和围栏封育是草地改良的有效途径。
- 武霞杨晓松沈景林张成武郭瑞萍白雪李海龙唐鸿宇
- 关键词:围栏封育浅耕翻盐碱化草地
- 抗生育剂莪术醇对草地害鼠的控制效应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2008年,在吉林前郭县进行了0.2%莪术醇饵剂对草地害鼠的防控效果示范。结果显示:(1)害鼠对投药后7d,14d取食率分别达到81%,84%,适口性好。(2)使用药剂后,雌体繁殖率降低了63.89%;平均胎仔数下降了24.79%;亚成体所占比率下降了60.54%,对害鼠的繁殖影响作用明显。(3)通过密度检测,试验药剂对种群密度的控制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在增加,第三次校正控制效果达到了47.43%,表明该药剂能够有效地降低害鼠的种群密度。(4)投药后,在试验区未发现天敌二次中毒及其他非靶动物出现异常现象,也未发生人、畜、禽误食中毒现象,草地使用安全。
- 初晓莉赵云国韩彦军张依群张成武李艳茹赵日良刘淑清
- 关键词:莪术醇
- 短芒大麦耐盐变异体的筛选与鉴定被引量:19
- 1998年
- 从短芒大麦的幼穗、幼胚和成熟胚诱导出愈伤组织,建立了胚性悬浮细胞系,再以悬浮培养细胞为材料,结合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处理,在含盐培养基上筛选,得到耐1.2%NaCl的耐盐变异体,将耐盐系转入无盐培养基中培养5代,再转入含盐培养基中,仍具有耐盐性。耐盐系的生理生化分析表明,愈伤组织的耐盐极限在1.5%NaCl,耐1.2%NaCl的愈伤组织的游离脯氨酸含量为对照的6.68倍,说明脯氨酸参与了植物组织对盐胁迫的调节。相对电导率比对照小29.92%,说明耐盐愈伤组织的膜透性比非耐盐愈伤组织小,证实其耐盐力强。耐盐愈伤组织经过分化,获得少量耐盐植株,经耐盐鉴定,耐盐浓度可达4.04%。
- 张亚兰李彦舫杨柏明张成武吴晓明
- 关键词:愈伤组织耐盐变异体
- 不同改良措施对盐碱化草地植被和土壤肥力的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通过改良试验研究,3种措施都改善了草地生境,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增加牧草在草群中所占的比重。施肥改良使豆科和菊科牧草在草群中比重分别比对照区增加39.9%~19.8%和27.5%~34.4%,使禾本科牧草比重降低21.3%~15.3%,可食牧草产量增加22.0%~57.8%;围栏封育使豆科和菊科牧草分别增加26.7%~13.4%和4.7%~9.0%,可食牧草产量增加13.1%~78.0%。浅耕翻使豆科和菊科牧草比重分别增加27.3%~17.7%、23.2%~36.3%,禾本科牧草比重降低12.1%~10.1%,可食牧草产量增加-28.5%~28.6%。由此得出,施肥和围栏封育是草地改良的有效途径。
- 唐鸿宇杨晓松沈景林张成武白雪郭瑞萍李海龙武霞
- 关键词:施肥围栏封育浅耕翻盐碱化草地
- 不同措施改良盐碱化羊草草地试验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通过改良试验研究,三种措施都改善了草地生态环境,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增加牧草在草群中所占比重。施肥改良使豆科和菊科牧草在草群中比重分别比对照区增加19.8%~39.9%和27.5%~34.4%,使禾本科牧草比重降低15.3%~21.3%,可食牧草产量增加22.0%~57.8%。围栏封育使豆科和菊科牧草分别增加13.4%~26.7%和4.7%~9.0%,可食牧草产量增加13.1%~78.0%。浅耕翻使豆科和菊科牧草比重分别增加17.7%~27.3%、23.2%~36.3%,禾本科牧草比重降低10.1%~12.1%,可食牧草产量由第1年减少28.5%转为增加28.6%。由此得出,施肥和围栏封育是草地改良的有效途径。
- 孟宪平沈景林杨晓松张成武唐鸿宇白雪郭瑞萍李海龙武霞
- 关键词:施肥围栏封育浅耕翻盐碱化草地
- 军需1号野大麦品种选育研究被引量:9
- 2004年
- 本研究根据植物细胞全能性的理论,以吉林省前郭县草原的野大麦为材料,利用组培化学诱变和系统选育技术,筛选出耐盐碱野大麦育种的新品系和新材料。通过几个点的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观测新品系的植物学性状、生物学特性、生产性能和抗逆性,并进行相关指标的分析比较。经过10多年的选育研究,形成了性状稳定、生产性能高、适应性强的军需1号野大麦原原种,并报国家品种审定,获国家品种证书。
- 李彦舫沈景林李喜文张亚兰程肖蕊杨柏明张成武
- 关键词:化学诱变系统选育栽培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