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登敏
- 作品数:8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淋巴瘤胃部浸润的18F-FDG PET/CT诊断应用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 回顾性分析32例淋巴瘤胃部浸润患者全身18F-FDG PET/CT检查结果,探讨淋巴瘤胃部浸润18F-FDG PET/CT显像特点及全身18F-FDG PET/CT检查在淋巴瘤胃部浸润诊断、分期、再分期和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4月-2018年6月在福建省立医院被病理确诊为淋巴瘤胃部浸润并行18F-FDG PET/CT检查的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24~83岁;3例患者胃淋巴瘤术后化疗前行PET/CT检查;另29例患者中8例患者治疗后行PET/CT检查评价疗效。釆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病理: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31例:B细胞淋巴瘤28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8例,滤泡型B细胞淋巴瘤1例,套细胞淋巴瘤2例,Burkitt淋巴瘤1例,MALT淋巴瘤6例)。T细胞淋巴瘤2例,NK/T细胞淋巴瘤1例。(2)除3例胃部淋巴瘤术后患者外,29例中胃部病灶累及部位情况:全胃12例,胃体部4例、胃窦部7例,胃体+窦部4例,胃底+体部2例。(3)胃壁增厚厚度及SUVmax情况:0.9~3.2 cm,平均(1.71±0.66)cm,SUVmax 3.1~38.0,平均(13.83±9.06)。(4)无胃外其他部位淋巴瘤浸润11例;合并胃外其他部位淋巴瘤浸润21例:腹腔淋巴结浸润5例,回盲部肠管浸润2例,腹腔淋巴结及骨骼浸润1例,全身淋巴结多发浸润1例,全身淋巴结及多脏器浸润10例,腹膜浸润1例,甲状腺浸润1例。(5)胃外淋巴瘤浸润病灶SUVmax2.1~35.8,平均(12.30±8.98)。(6)3例胃淋巴瘤术后患者,2例未发现其他部位淋巴瘤浸润,1例发现其他部位淋巴瘤浸润。(7)8例化疗后复查,完全缓解(CR)6例,部分缓解(PR)2例。结论 淋巴瘤胃部浸润病灶部位放射性摄取较高,胃外脏器累及率高,18F-FDG PET/CT显像在淋巴瘤胃部浸润的诊断、分期及疗效评价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陈彩龙林美福陈文新周硕曹登敏陈国宝李君霞
- ^(18)F-FDG PET/CT在原发性中枢性神经系统淋巴瘤中的影像分析
- 2022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在^(18)F-FDG PET/CT显像中的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11例PCNSL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前均行^(18)F-FDG PET/CT显像。分别观察病灶位置、CT伴随征象及代谢特点,测量肿瘤最大径、SUVmax、MTV和TLG,记录各病例首发临床症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肿瘤最大径与SUVmax、MTV、TLG有无相关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位置、CT伴随征象、数目及首发症状之间SUVmax的差别。结果:11例PCNSL共有病灶30处:1处位于脊髓(3.3%);4处位于脑膜(13.3%);25处位于脑实质,幕上23处(76.7%),幕下2处(6.7%)。脑实质病变中,同时伴水肿及坏死2处(8.0%),伴水肿16处(64.0%),伴坏死1处(4.0%),伴出血1处(4.0%),无上述征象5处(20.0%)。单发病灶2例(18.2%);多发病灶9例(81.8%)。所有病灶均呈^(18)F-FDG高摄取,SUVmax为(26.0±11.3)g/ml、MTV为(2.3±11.7)cm^(3)、TLG为(346.3±247.0)g/ml×cm^(3)。肿瘤最大径与TLG相关(r=0.920,P<0.001),与SUVmax、MTV不相关(r=0.378、0.593,P=0.060、0.054)。单纯头痛组的肿瘤最大直径、SUVmax高于其他症状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NSL的PET/CT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肿瘤越大、FDG摄取越高,头痛症状更显著。
- 曹登敏沈建箴林美福陈文新陈彩龙
- 关键词: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ET/CT
- 几丁质酶在侵袭性真菌病患者中的差异性表达分析研究
- 研究目的:
探讨几丁质酶在侵袭性真菌病患者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它们的相对表达水平是否存在差异。
研究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RQ-PCR)检测来自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22例G试验和(或)G...
- 曹登敏
- 关键词:几丁质酶侵袭性真菌病荧光定量PCR
- 文献传递
- 继发性骨淋巴瘤的^18F-FDG PET/CT影像学表现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 探讨继发性骨淋巴瘤在18F-FDG PET/CT显像中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2012年4月至2015年6月行全身18F-FDG PET/CT显像的46例继发性骨淋巴瘤患者的PET/CT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骨髓穿刺结果分为阳性和阴性两组,对两组显像相应穿刺部位(髂棘) SUV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同时绘制穿刺部位SUV诊断继发性骨淋巴瘤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 46例继发性骨淋巴瘤患者中,霍奇金淋巴瘤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40例;单发10例,多发18例,全身弥漫分布18例。46例患者骨质异常表现多样,其中,骨髓浸润型31例(67.40%)、混合型10例(21.74%)、硬化型3例(6.52%)、溶骨型2例(4.34%)。46例患者中肱骨或股骨受累32例(69.57%),均为骨髓浸润型表现。骨髓穿刺阳性组及阴性组SUV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t=4.036,P〈0.001,提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穿刺部位SUV诊断继发性骨淋巴瘤的ROC曲线结果显示SUV诊断界值为2.35,其诊断继发性骨淋巴瘤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83.3%和80.0%。结论 继发性骨淋巴瘤的18F-FDG PET/CT影像学表现存在一定的特征性,在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且对骨髓穿刺部位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 曹登敏林美福陈文新陈彩龙周硕
- 关键词:氟脱氧葡萄糖F18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 多发性骨髓瘤24例PET/CT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的以氟脱氧葡糖F18(18 F-FDG)为示踪剂的PET/CT影像表现,探讨PET/CT对MM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确诊的MM患者24例,回顾性分析PET/CT影像资料。结果多发骨质破坏23例(95.83%),合并病理骨折14例(58.33%),形成软组织肿块11例(45.83%),合并成骨性改变7例(29.17%);初诊患者可有髓外器官浸润。PET/CT表现为弥漫性或多发穿凿样、溶骨性骨破坏;全身骨病灶18F-FDG代谢不均匀增高,SUVmax=5.41±3.47;病理骨折处SUVmax=4.10±2.17,成骨性病灶SUVmax=2.89±1.57,软组织肿块SUVmax=5.12±3.78。骨破坏区和代谢增高区可不一致。结论 PET/CT从代谢及解剖两方面更有效诊断MM,对于MM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林美福陈文新周硕陈彩龙曹登敏陈国宝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
- Hippo信号通路核心元件MST1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12年
- 本研究旨在探讨Hippo信号通路核心元件MST1基因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白血病发生、发展的关系。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50例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33例正常人、23例完全缓解缓解患者及12例难治/复发患者的MST1基因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进一步验证其蛋白的表达水平,结合临床资料对患者的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人相比,急性白血病初治患者MST1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减低(P<0.05),完全缓解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难治/复发患者与初治患者MST1基因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完全缓解患者与正常人MST1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MST1基因的低表达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病及预后相关。
- 谢水玲沈建箴付海英吴淡森王小婷曹登敏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
- 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18)F-FDG PET/CT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总结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18)F-FDG PET/CT显像特点并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8年6月在福建省立医院被病理确诊为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并行^(18)F-FDG PET/CT检查的17例患者,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25~79岁;9例为术后确诊为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化疗前PET/CT检查;其中有7例患者治疗后加行1次PET/CT检查评价疗效。釆用SPSS17. 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鼻部病灶累及情况:累及鼻腔、鼻中隔9例,鼻腔及邻近鼻窦6例,累及鼻腔、鼻背部皮下软组织和颌面部2例。(2)合并鼻外其他部位淋巴瘤浸润4例:左侧鼻咽部、双侧颈部淋巴结浸润1例,左乳、心包、肝脏、脾脏、骨骼、全身皮下、胸膜、腹膜多发浸润1例,鼻咽部、口咽部、全身淋巴结、胸腺区、胃壁、阴茎海绵体多发浸润1例,双侧肾上腺、睾丸1例。(3)鼻部病灶SUVmax情况:SUVmax 5.0~25.9(14.06±5.94);鼻外淋巴瘤浸润病灶SUVmax 8.0~24.9(12.88±7.05)。(4)9例术后患者均发现淋巴瘤残留病灶,1例发现其他部位淋巴瘤浸润。(5)7例化疗后复查,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2例,复发1例。结论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以鼻型为主,病灶常范围较广,可累及鼻翼、邻近皮肤及鼻外脏器,^(18)F-FDG PET/CT显像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陈彩龙林美福陈文新周硕曹登敏陈国宝李君霞
- 关键词: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 淋巴瘤腹膜累及的18F-FDG PET/CT表现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淋巴瘤腹膜累及的18^F-FDG PET/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3例淋巴瘤腹膜累及患者的18^F-FDG PET/CT显像资料,分析其PET/CT表现,记录腹膜增厚类型及最大标准化摄取值。结果13例患者中,大B细胞型淋巴瘤6例,套细胞型、滤泡型、T细胞型淋巴瘤各2例,伯基特淋巴瘤1例。腹膜散在絮状密度增高2例,肿块与结节样增厚7例,网膜饼状增厚4例。浆膜受累3例,肝脏或脾脏肿大4例,肠壁增厚3例,腹膜后或肠系膜淋巴结肿大7例,腹水3例。除腹水外,所有病灶均呈18F-FDG高摄取。结论18^F-FDG PET/CT显像示腹膜增厚合并多发、融合高摄取腹膜后,肠系膜结节、肿块,腹水量少且无明显放射性异常浓聚,实质性器官肿大伴弥漫高摄取,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
- 周硕林美福陈文新陈国宝曹登敏陈彩龙
- 关键词:淋巴瘤淋巴转移腹膜肿瘤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氟脱氧葡萄糖F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