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娜
- 作品数:17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深圳市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CT扫描术前预测高危儿童肝母细胞瘤的价值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儿童肝母细胞瘤(HB)的CT表现预测术前肿瘤危险度分层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及徐州市儿童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且有完整临床资料的46例HB患儿,术前均行胸腹部CT平扫及3期增强扫描。参照儿童HB多学科诊疗专家共识制定的临床危险度分层方案,将HB分为高危组和非高危组,分别为16和30例。测量肿瘤最大径及肿瘤相对体积指数,观察肿瘤CT征象,包括外生性生长、瘤内出血、坏死囊变、钙化、纤维分隔、肿瘤破裂征、肝包膜回缩及包膜下积液。测量并计算病灶CT参数,包括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增强百分比及病灶增强指数。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高危组与非高危组患儿性别、病灶CT征象的差异,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比较组间年龄、孕周、出生体重、甲胎蛋白、血小板计数、肿瘤最大径、肿瘤相对体积指数及病灶CT参数的差异,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并最终得到与高危组相关的独立预测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价诊断高危HB的效能。结果高危组与非高危组间年龄、肿瘤最大径、肿瘤相对体积指数和肿瘤破裂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OR值为1.906,P=0.004)及肿瘤破裂征(OR值为16.558,P=0.005)是高危HB的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肿瘤最大径诊断高危HB的临界值为10.5 cm,肿瘤破裂征、肿瘤最大径和肿瘤最大径联合肿瘤破裂征诊断高危HB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4、0.807和0.879,肿瘤最大径联合肿瘤破裂征的灵敏度为75.0%,特异度为96.7%。结论高危HB患儿发病年龄偏大,当肿瘤最大径>10.5 cm,且出现肿瘤破裂征可高度提示为高危HB。
- 张龚巍赵彩蕾罗娜方佃刚孙龙伟张欢易梦干芸根李钱程
- 关键词:危险度
- 小儿先天性梨状窝瘘影像学表现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观察小儿先天性梨状窝瘘(CPSF)影像学表现。方法22例CPSF患儿(2例新生儿),接受平扫及增强CT(n=20)、平扫及增强MR(n=2)及X线造影(n=3),其中2例先后接受CT及MR检查,1例先后接受CT及X线造影。结果22例中,CPSF位于左侧21例、右侧1例。新生儿CPSF以颈部含气囊性包块伴气管受压、变形、狭窄为特征性CT、MRI表现。儿童CPSF的主要CT和MRI表现为梨状窝变小,甲状腺变形、肿大、密度减低,甲状腺上极气泡征等;X线造影可见经梨状窝延伸的瘘道或瘘管影。结论小儿CPSF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诊断。
- 徐守军干芸根杨春兰杜端明言伟强刘龙平卢宁赵彩蕾罗娜
- 关键词:先天性畸形磁共振成像
- 磁共振3D-CISS序列在儿童梗阻性脑积水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5年
- 脑积水(hydrocephalus)是各种原因导致脑脊液产生和吸收不平衡所致的脑室、蛛网膜下腔异常积聚,部分或全部异常扩大,造成儿童神经系统严重损害一种常见病。其根本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术后随着脑室内积水的减少和脑压的降低,大脑组织可继续正常发育,认知功能得到逐步恢复。因此,术前明确脑脊液循环的梗阻位置,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磁共振三维稳态构成干扰序列(three dimensional constructive inference in steady state,3D-CISS)是近年来新开发的磁共振成像应用序列,成功地显示成人的内耳膜迷路、颅脑神经及中脑导水管等细微结构。
- 罗娜干芸根
- 关键词:梗阻性脑积水脑脊液循环内耳膜迷路儿童神经系统大脑组织
- 小儿婴儿型纤维肉瘤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及其误诊分析
- 2024年
- 目的 观察小儿婴儿型纤维肉瘤(IFS)的临床特征及CT表现,并对误诊病例进行分析,以提高该病诊断正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11例IFS患儿资料。结果 11例患儿中,男9例,女2例,年龄4天~3岁8个月,平均(0.52±1.01)岁。术前7例行X线检查,9例行CT或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3例同时行CT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11例患儿中,6例病灶位于四肢,2例位于胸壁,2例位于腹部,1例位于鼻腔。8个病灶呈椭圆形,3个为类圆形。病灶大多体积较大,最大径约2.2~12 cm,平均(6.9±3.0)cm。首次就诊原因主要为局部包块9例、溃疡2例,其他包括腹胀1例、鼻塞伴反复出血1例。X线主要表现为体积较大、稍高密度软组织包块。CT主要表现为稍低密度软组织包块,与邻近肌肉组织边界不清;增强后病灶不均匀强化,其中渐进性强化4例,边缘结节样强化1例。MRI主要表现为T_1WI等或稍低信号,T_2WI稍高或高信号;增强后病灶不均匀明显强化。11例病灶中,内见出血6例,钙化2例,囊变、坏死9例,大血管流空7例,邻近骨受压、变形、局部骨吸收5例。11例患儿中6例误诊为血管源性肿瘤(VT),1例误诊为畸胎瘤(TT),1例诊断为肌源性或神经源性肿瘤,3例未定性诊断。结论 IFS发病率低,特异性不高,常被误诊。全面认识IFS的影像学表现,分析误诊原因,有助于准确诊断。
- 徐守军杨春兰曹娟李鹏刘龙平谢丽春罗娜裴妮慧
- 关键词:远处转移计算机体层成像误诊分析
- 小儿先天性肺气道畸形Ⅲ型CT特征分析
- 2022年
-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肺气道畸形(CPAM)Ⅲ型的CT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21年8月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CPAMⅢ型(9个病灶)患儿的病例资料。术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9例9个病灶均位于一侧肺组织下叶,其中左肺下叶7例,右肺下叶2例。其中单纯CPAM 2例,CT表现为张力较低,肺纹理稀疏高透过区,与正常肺组织界限不清;其中1例病变区见少许斑片状高密度影及多个薄壁小囊,囊间见分隔。增强后无强化。合并先天性支气管闭锁(bronchial atresia,BA)1例,CT表现为高透过区内右肺下叶后基底段支气管远端未显示,增强后见条形未强化粘液栓影,周围有肺动脉分支血管伴行。合并先天性肺隔离症(BPS)6例,其中1例CT仅见大片肺纹理稀疏高透过区;2例呈不规则软组织块影,边缘少许肺组织透过度增高;其余3例表现为高透过度区内见实变影。增强后见腹主动脉供血5例,胸主动脉供血1例。结论CT为发现和诊断CPAMⅢ型的主要依据,具有特征性,熟悉其CT特征有助于提高对该病的诊断。
- 徐守军干芸根杨春兰曹娟刘龙平罗娜
- 关键词:先天性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儿童
- 脑积水概念、分类新进展和影像诊断
- 目的 总结和影像诊断方法,提出MRI检查规范.重点评价MRI矢状位T2WI薄层、三维稳态进动结构干扰(3D-CISS序列)及电影相位对比(cinePC)的价值.方法 通过PudMed检索“Hydrocephalus”,总...
- 干芸根罗娜
- 关键词:脑积水磁共振成像
- 儿童肾脏表观弥散系数与年龄相关性探讨
- 目的:探讨MRDWI获得的儿童正常肾脏ADC值与年龄的关系,是否具有相关性;材料和方法:用SiemensMAGNETOMSkyra3.0T磁共振成像仪,对64例儿童行肾脏MRI扫描.男例41,女23例,年龄11天~7岁,...
- 林飞飞罗娜干芸根孙龙伟
- 关键词:肾脏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儿童
- TSE T2WI薄层序列对儿童非肿瘤性梗阻性脑积水的诊断价值
- 目的 通过比较3D-CISS、TSE T2WI薄层2mm扫描序列在非肿瘤性梗阻性脑积水患儿梗阻部位的显示情况,探讨TSE T2WI薄层扫描对儿童非肿瘤性梗阻性脑积水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影像学信息。 方法 收集2...
- 罗娜干芸根
- 关键词:儿童
- 小儿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临床特征及CT表现
- 2024年
- 目的观察小儿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移植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PTLD)的临床特征及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21例PTLD患儿病例资料。确诊前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检查,10例平扫后行增强扫描。结果21例患儿均见结内组织受累,其中20例累及颈部/颌下淋巴结(其中9例同时累及腭扁桃体、2例累及腺样体),另外1例累及腹部多处淋巴结;结外组织受累5例(23.8%),其中肺部受累3例、胃壁受累1例、膀胱壁受累1例。按部位观察,颈部20例、肺部3例、腹部3例。移植与PTLD确诊间隔时间1~24个月,平均(4.67±5.61)个月。临床首次就诊原因主要为颈部包块、气道阻塞、腹痛、发热等,多伴有EB病毒(EBV)、巨细胞病毒(CMV)及乳酸脱氢酶(LDH)升高。1例确诊PTLD后5个月死亡;另有1例肺部PTLD病灶,短期内较前逐渐、快速增大;15例好转;由于病程较短,其余4例暂未随访。结论小儿PTLD具有较高的侵袭性,且小儿发病率明显高于成人,但预后优于成人;及时和准确的诊断对预后至关重要。临床与影像学检查相结合,有利于早期诊断。
- 徐守军杨春兰曹娟谢丽春林飞飞王春静罗娜
-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
- 小儿肾透明细胞肉瘤及肾恶性横纹肌样瘤临床特征和CT表现
- 2024年
- 目的 探讨小儿肾透明细胞肉瘤(CCSK)和肾恶性横纹肌样瘤(MRTK)的临床特征和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CCSK和4例MRTK患儿临床资料。8例术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4例CCSK,左肾1例,右肾3例;4例MRTK,左肾3例,右肾1例。病灶均呈类圆形。瘤体较大,CCSK病灶最大径线为52~120 mm,平均(81±25)mm;MRTK病灶最大径线为41~81 mm,平均(62±15)mm。4例CCSK主要表现为残肾形态存在,肾组织环绕病灶;3例病灶位于肾盂内,肾盂变形、扩大,1例突破肾盂向外生长;CT平扫呈等或稍低密度影,出血较多时可表现为不均匀稍高密度影。增强扫描轻-中度不均匀渐进性强化。4例均见坏死/囊变及出血;1例见包膜下积液/血,即“新月征”;未见钙化及骨质破坏;1例肺及淋巴结转移。4例MRTK中3例残肾形态消失,仅1例存在;残肾肾盂均受压、推移;病灶为囊实性,分界不清,呈渐变性改变,表现为“融冰征”。增强扫描轻-中度不均匀渐进性强化。4例病灶均有坏死/囊变;3例内见高密度出血影;2例含有钙化;4例出现“新月征”;均未见骨质破坏;1例脑转移,1例肺及淋巴结转移,1例下腔静脉及左肾静脉见瘤栓。结论 小儿CCSK和MRTK发病率较低,CT表现与小儿其他常见肾恶性肿瘤具有许多相似性,以及对其征象认识不足是误诊的主要原因。全面了解CCSK及MRTK的影像学表现,分析误诊原因,有助于准确诊断。
- 徐守军杨春兰曹娟谢丽春刘龙平裴妮慧罗娜刘劼
-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肉瘤肾恶性横纹肌样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误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