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
- 作品数:7 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单磷酸阿糖腺苷和α-干扰素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分析对比单磷酸阿糖腺苷和α-干扰素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IM患儿随机分为单磷酸阿糖腺苷(Ara-AMP)组27例和α-干扰素(IFN-α)组27例,在一般对症治疗基础上,Ara-AMP组用10 mg/(kg·d),静点,1次/d,l FN-α组用IFN-α100万U,肌注,1次/d,对比两组经治疗后退热时间、淋巴结缩小时间、住院时间、ALT恢复正常天数及临床显效率。结果:Ara-AMP组热退时间、住院时间及淋巴结缩小时间均较IFN-α组明显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谷丙转氨酶恢复正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a-AMP组临床显效率高于IFN-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总有效率均在70%以上。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及α-干扰素治疗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均有效,但单磷酸阿糖腺苷较干扰素疗效更好,值得临床使用。
- 陈敏
- 关键词:单磷酸阿糖腺苷干扰素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童
- 505例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住院患儿的病原学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本文通过临床观察研究总结了解攀枝花地区住院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谱,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得出如下结论:攀枝花地区住院患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以单纯流感病毒感染为主,在各季节均好发,以学龄前儿童感染为主;其次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冬季为高发季节,以婴儿感染为主;单纯腺病毒感染率低,部分患儿以混合感染为主。
- 陈敏黎晓兰李娟米健
- 关键词: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
- 儿童剥脱性皮炎的临床与免疫
- 2011年
- 目的:了解儿童剥脱性性皮炎的的主要临床表现及与免疫球蛋白的关系。方法:对57例剥脱性皮炎患儿进行临床分析,随机选取10例患儿及10例正常儿童进行免疫球蛋白检测,分析其与免疫球蛋白的关系。结果:剥脱性皮炎患儿IgG水平低于正常儿童组,差异有显著性。IgA、IgM水平与正常儿童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儿童IgG水平低下可能是剥脱性皮炎发病原因之一,敏感抗生素、皮肤护理及全身对症支持治疗,能有效治愈剥脱性皮炎及减少并发症。
- 陈敏黎晓兰李娟
- 关键词:剥脱性皮炎免疫儿童
- 血液灌流治疗重症过敏性紫癜28例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治疗重症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重症过敏性紫癜患儿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儿常规给予抗炎、抗凝及对症治疗,治疗组患儿在以上治疗基础上行血液灌流治疗,分别从皮疹消退、消化道症状、神经血管性水肿、关节肿痛、肉眼血尿、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后两组患儿体内Ig A、Ig A1以及异常糖基化的Ig A1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血液灌流治疗后,治疗组患儿较观察组患儿在皮疹消退时间、消化道症状改善时间、以及血清Ig A、Ig A1以及VVL与Ig A1结合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神经血管性水肿消退、关节肿痛消失及肉眼血尿消退时间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是治疗重症过敏性紫癜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通过调节体内的免疫反应来缓解临床症状、减轻肾损伤。
- 陶红陈敏王岭郭江黎晓兰周琼
-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血液灌流疗效
- 肺炎支原体感染对哮喘儿童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研究肺炎支原体感染对哮喘儿童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分析攀枝花市中心医院2013-2016年收治的100例哮喘儿童资料。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的54例患儿设为观察组,肺炎支原体感染阴性的46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入院治疗后1周进行肺功能检测,比较两组患儿肺功能参数。结果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息缓解时间为(8.9±1.4)d,治疗时间为(7.4±1.3)d;对照组患儿咳嗽、喘息缓解时间为(6.4±0.8)d,治疗时间为(5.2±0.9)d。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息缓解时间、治疗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最大呼气率(FEV1/FVC)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25%肺活量呼气流速(FEF25%)、用力呼出50%肺活量的呼气流速(FEF50%)、用力呼出75%肺活量呼气流速(FEF75%)、用力中段呼气流速(FEF25%~75%)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肺炎支原体抗体不同滴度肺功能参数,发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能够降低哮喘患儿肺功能,以小气道阻塞性病变为主,但其严重程度与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无关。
- 陶红陈敏王岭郭江黎晓兰周琼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哮喘儿童肺功能
- 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对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预防效果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不同用药方式对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5例早产儿,按照给药方式不同分为4组,分别为静脉给药组、静脉雾化给药组、雾化给药组及对照组,通过监测血氧饱和度和第3天的X线胸片,比较各组HMD的发病率、胸片表现、血氧饱和度开始下降的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静脉给药组和静脉雾化给药组HMD发病率、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情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开始下降的时间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能有效预防HMD,降低HMD发病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病情严重程度,且静脉和静脉联合雾化给药效果优于单纯雾化给药。
- 陈敏黎晓兰金德华
- 关键词:新生儿盐酸氨溴索给药方式
- 肠道菌群失调对反复系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
- 2021年
- 研究肠道菌群失调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情况。方法:取本院住院小儿呼吸道感染(观察组)及正常儿童(常规组),各80例。结合肠道菌群是否失调,划分为不同年龄区间,比较各自不同情况。结果:反复呼吸道感染组比非反复呼吸道感染组较易于发生肠道菌群失调,特别是年龄分布区间为<3岁、年龄分布区间为3~6岁表现较显著(P<0.05);和对照组比,反复呼吸道感染组年龄分布区间为<3岁、年龄分布区间为3~6岁免疫球蛋白A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肠道菌群失调为引发呼吸道反复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通过定期检测分布于人体各个部位的菌群,调节肠道菌群在体内与外部环境,有助于减少再次感染的概率。
- 陶红陈敏朱燕
- 关键词:肠道微生物免疫球蛋白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