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深
- 作品数:10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加坡国立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美国汉学家两位弟子在新加坡的汉学研究
- 2018年
- 新加坡是世界汉学研究的重镇之一。汉学研究在新加坡的发展既呈现多元、融合的趋势,又形成贯通古今、中西的特色。在新加坡众多汉学研究脉络和学者中,以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的王昌伟和许齐雄教授为代表,强调和深化了中国历史中"南北差异"这一问题的研究,并以思想史结合地方史的方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研究模式。两位学者这一研究模式的形成及其本地传播,与以下三点息息相关:第一,他们的学术师承背景;第二,两位学者的学术研究成就和特点;第三,新加坡学术交流"南北差异"问题的学术平台。
- 王学深
- 关键词:汉学
- “凌辱斯文”与清代生员群体的反抗——以罢考为中心被引量:9
- 2016年
- 清代生员作为功名持有者和特权群体,在面对"凌辱斯文"的责罚时,往往以罢考作为回应手段,共同进退,而在地方社会中,官员也尽量避免招惹这一同质性群体,但"凌辱斯文"之事却依然时有发生。朝廷对生员群体罢考行为的惩处,经历了"严宽之变",这是伴随着18、19世纪中央对地方控制力的强弱变化而发生的转变。在朝廷语境变化背景下,19世纪士人对于士子群体罢考行为,不再噤若寒蝉,而是敢于发声,给予了充分肯定与支持。因此,可以说在朝廷的主导下,19世纪统治阶层完成了对生员群体的主动"让步"。
- 王学深
- 关键词:清朝
- 清代殿试阅卷标识符号释义被引量:2
- 2017年
- 殿试是清代科举体系内最高级别的考试。殿试结束后,读卷官将开展阅卷工作,并将其中优秀的10份试卷列入荐卷内,其名次等待皇帝的最终裁决。在这些殿试试卷判定过程中,读卷官会以圈、尖、点、直、叉等标识符号在试卷上标注以别优劣,并在"弥封官关防印"边上写下他们拟定的名次。由此可见,清代殿试阅卷的标识符号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也是清代科举阅卷制度中的重要一环。
- 王学深
- 关键词:清代殿试阅卷
- 唐初三朝进士科及第群体初探——以《登科记考》为中心
- 2016年
- 唐初三代科举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士子打开了仕进之门,但实际上进士科及第者同样要经过为官者的保荐才可成功,而家世背景更是被录取的重要考量因素。因此,唐初三代的进士群体依旧体现了当时社会的"门阀"特性,与宋以后士人社会有着根本性的差异。唐初三代进士科及第群体在地域分布、仕宦状况和郡望等方面体现了这一时期北方世家大族,尤其是关陇贵族对于科举进士科的影响与把控,也证实了内藤湖南所述"唐宋变革论"中世社会的特点。
- 王学深
- 关键词:进士科《登科记考》
- 清代福州府科举家族初探——以洪塘鄂里曾氏为中心被引量:2
- 2016年
- 清代福州府出现了科举中式的高峰现象,涌现出了数个科举家族。曾氏家族作为其中一员,他们在婚姻网络、交友范围、家族结构、仕宦背景等方面都值得关注与研究,均体现出了地域性倾向。尤其是作为地方社会的一种士绅形态,曾氏家族选择以科举作为持续家族地位的策略,而极少参与到地方社会公共空间的建设之中,这一科举家族模式尤为特殊,打破了明清时期地方士绅必然参与地方公共建设的固有模式,为研究地方士绅提供了一种新的形态。
- 王学深
- 关键词:科举家族清代
- 清代乾隆朝科举冒籍问题概述被引量:1
- 2016年
- 冒籍是中国科举史上一直存在的作弊手法。在清代,冒籍问题以乾隆朝表现得最为突出。乾隆朝冒籍问题原因不同、形式多样,乾隆帝本人也一直对于冒籍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并严加防范和惩处。本文以冒籍概念为切入点,具体探讨清代乾隆朝冒籍问题形成的原因、冒籍的种类与形式、冒籍产生的影响以及乾隆朝所采取的稽查冒籍之法等,全方位地展现乾隆朝的冒籍问题。
- 王学深
- 关键词:科举制度冒籍高考移民
- 清代“宁夏府”进士群体初探被引量:5
- 2016年
- 清代"宁夏府"是一个特定的区域概念,主要包括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以北的地区。有清一代"宁夏府"产生了文进士41名,武进士百余名。文武进士群体在分布上以宁夏县和灵州最为集中,又因清前期康、雍、乾三帝对西北的频繁用兵,也成为了地处西北要道的"宁夏府"进士中式最为集中的时段。与其他地域进士群体不同之处在于,"宁夏府"武风更胜,无论进士数量还是仕宦生涯,均较文进士更优,形成"武胜于文"的进士群体特色。正是地域和进士群体的质朴、尚武的特点,奠定了日后"宁夏府"进士群体中武将、名宦辈出的局面。
- 王学深
- 关键词:清代
- 清代“汉苏武”杨重英
- 2015年
- 乾隆十一年(1766年)正月初二日,乾隆帝在宴赐群臣时展示内府收藏的宋代李迪所画《牧羝图》,与群臣讨论汉代苏武的事迹,并于画幅首引御题“冰天汉节”四字及御书诗文一首,梁诗正、汪由敦、陈邦彦、董邦达等朝臣也唱和题跋,诗赋中褒扬了汉代苏武留匈奴19年保存名节的事迹。42年后,乾隆帝再次拿出《牧羝图》,在董邦达题跋之后亲书《御制苏杨论》一篇,将苏武的事迹与羁留缅甸21年誓死不降的杨重英的事迹相提并论,并指出:“武在匈奴……娶妻生子,《汉书》章章可考;重英在缅甸,誓死不降,与武同而无武娶妻生子事”①,气节上较苏武“有过之而无不及”。基于此,本文拟对杨重英事迹略作阐述。
- 王学深
- 关键词:清代乾隆帝《汉书》事迹汪由敦诗文
- 回顾与演进:阮元与学海堂研究的范式
- 2018年
- 阮元作为清代中期的汉学名臣,他的学术声望和其在粤期间所创建的学海堂成为了清代中期的文化标杆,也奠定了他在清代学术史中的地位。通过评析学界对阮元及其学海堂研究的两种主要研究路径,以"文化资本"视角再做阐释,为阮元和学海堂研究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 王学深
- 关键词:学海堂文化资本
- 低地国家的清史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低地国家(包括现在的比利时与荷兰)的清史研究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指清初到清中期,此时的研究由一些独一无二的观察报告组成;第二个时期即清晚期,研究内容主要是民族志学和礼仪;第三个时期是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以研究中欧交流史为主。
- 钟鸣旦王学深
- 关键词:清史研究交流史清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