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义峰

作品数:4 被引量:53H指数:3
供职机构:南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多巴
  • 2篇帕金森
  • 2篇帕金森病
  • 2篇左旋多巴
  • 2篇恩他卡朋
  • 2篇安全性
  • 1篇调节性
  • 1篇调节性T细胞
  • 1篇眩晕
  • 1篇重症
  • 1篇重症肌无力
  • 1篇重症肌无力患...
  • 1篇椎动脉
  • 1篇椎动脉发育不...
  • 1篇无力
  • 1篇细胞
  • 1篇细胞水平
  • 1篇疗效
  • 1篇临床疗效
  • 1篇免疫抑制剂

机构

  • 4篇南阳市中心医...

作者

  • 4篇周静
  • 4篇张保朝
  • 4篇王彦平
  • 4篇温昌明
  • 4篇刘义峰
  • 3篇康梅娟
  • 3篇闻公灵
  • 1篇汪宁
  • 1篇孙军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免疫抑制剂对重症肌无力患者调节性T细胞及辅助性T细胞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病率为77~150/100万,患者神经一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部分或全身骨骼肌表现出易疲劳和无力,常伴有斜视、眼皮下垂、表情淡漠、吞咽困难、软颈、构音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肌麻痹或球麻痹,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本研究观察了免疫抑制剂对55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调节性T细胞及辅助性T细胞水平的影响。
周静温昌明孙军汪宁刘义峰王彦平张保朝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调节性T细胞免疫抑制剂细胞水平呼吸肌麻痹
左旋多巴联合恩他卡朋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5
2016年
目的观察左旋多巴联合恩他卡朋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4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和试验组27例。对照组予以口服左旋多巴0.25 g,tid;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口服恩他卡朋0.2 g,tid。2组患者均治疗16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59%(25/27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37%(19/27例,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血清IL-1β分别为(32.32±0.32),(45.35±6.01)pg·L-1;IL-6分别为(4.03±0.54),(6.78±0.82)pg·L^(-1);丙二醛水平分别为(14.72±2.21),(19.37±2.44)mmol·mg^(-1);UPDRS-Ⅱ评分分别为(3.98±1.56),(11.74±1.25)分;UPDRS-Ⅲ评分分别为(26.43±3.28),(31.54±4.17)分,且试验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血清SOD分别为(135.55±17.84),(120.93±18.38)U·μg^(-1)、GSH-Px分别为(99.74±12.43),(90.73±10.84)U·μg^(-1),且试验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以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系统的症状为主,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11%和14.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多巴联合恩他卡朋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确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闻公灵温昌明王彦平康梅娟周静刘义峰张保朝
关键词:左旋多巴恩他卡朋帕金森病安全性
左旋多巴联合恩他卡朋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左旋多巴联合恩他卡朋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54 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7 例和试验组27 例.对照组予以口服左旋多巴0.25 g,tid;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口服恩他卡朋...
闻公灵温昌明王彦平康梅娟周静刘义峰张保朝
关键词:左旋多巴帕金森病临床疗效安全性
椎动脉发育不良的MRA诊断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MRA诊断椎动脉发育不良,研究椎动脉发育不良与后循环缺血的关系。方法 31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同时行头/颈部MRA及头颅磁共振平扫检查,根据是否存在椎动脉发育不良,分为椎动脉发育不良72例(观察组),非椎动脉发育不良240例(对照组),比较2组间后循环TIA及后循环梗死的总发生率,分析椎动脉发育不良与后循环TIA和后循环梗死的相关性。结果 312例患者中,椎动脉发育不良72例,其中右侧58例,左侧14例;后循环TIA 50例,发生率69.44%,后循环梗死22例,发生率30.56%;其余240例患者,前循环症状表现192例,后循环症状表现48例,发生率20%,其中后循环TIA 30例,发生率12.5%;后循环梗死18例,发生率7.5%;2组比较,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RA是椎动脉发育不良较为理想的检查手段,椎动脉发育不良与后循环TIA和后循环脑梗死有明显的相关性,是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
王彦平张保朝温昌明闻公灵康梅娟周静刘义峰
关键词:椎动脉发育不良基底动脉眩晕脑梗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