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玉红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青岛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共混
  • 3篇弹性体
  • 3篇乙烯
  • 3篇再生胶
  • 3篇增容
  • 3篇增容剂
  • 3篇生胶
  • 3篇热塑性
  • 3篇热塑性弹性
  • 3篇热塑性弹性体
  • 3篇氯乙烯
  • 3篇聚氯乙烯
  • 2篇共混型
  • 2篇共混型热塑性...
  • 2篇力学性
  • 1篇丁苯
  • 1篇丁苯橡胶
  • 1篇橡胶
  • 1篇力学性能
  • 1篇力学性质

机构

  • 3篇青岛科技大学
  • 3篇青岛化工学院

作者

  • 5篇吴其晔
  • 5篇杨文君
  • 5篇徐玉红

传媒

  • 3篇青岛化工学院...
  • 2篇合成橡胶工业

年份

  • 2篇1993
  • 3篇199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再生胶/聚氯乙烯共混物力学性能的研究
1993年
研究了再生胶/聚氯乙烯(RR/PVC)共混体系中第三组分的种类及用量,橡塑并用比和高温返炼等对该体系动态硫化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BR-18,NBR-26及N-41(日本产丙烯腈含量为29%的NBR)是优良的增容剂,能显著提高该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当RR/PVC/NBR-18=60/40/10(质量比)时,共混物的拉伸强度为12.2MPa,撕裂强度为45.5KN/m,扯断伸长率为290%,而不加NBR-18时则分别为7.8MPa,267KN/m和30%。电镜分析结果表明,增容剂加强了多相体系的分散性和均匀性,促进了相界面间的相互作用。这种动态硫化的共混物是热塑性弹性体。
杨文君吴其晔徐玉红潘久胜
关键词:再生胶聚氯乙烯共混力学性质
增容剂对SBR/PE/PVC多元共混体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1993年
研究了增容剂对 SBR/PE/PVC 多元共混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BR-18、NBR-26、N-41(NBR,日本)等是该共混体的优良增容剂,其对不同橡塑比、塑塑比的共混体的力学性能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电镜分析及增容剂用量的研究表明,增容剂加强了相界间的相互作用,在共混体中起着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促进了多相体糸的分散性。
杨文君徐玉红潘久胜吴其晔金义明
关键词:共混增容剂丁苯橡胶PVC
再生胶/聚氯乙烯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的研究 Ⅰ制备条件
1992年
研究了共混工艺、交联剂用量、软化剂和增塑剂等对再生胶/聚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黄用量为1.6份时,采用常温制母胶、共混温度155℃左右,共混时间6—10分钟所得材料的综合性能较好。随着软化剂和增塑剂的加入,共混体的强度下降,而永久变形和硬度减小,扯断伸长率增加。增塑剂用量少时共混体缺乏弹性体特征。
杨文君吴其晔潘久胜徐玉红金义明
关键词:再生胶聚氯乙烯共混弹性体
增容剂NBR对SBR/HDPE/PVC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1992年
从力学性能方面研究了增容剂对SBR/HDPE/PVC共混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R、CPE,NBR等增容剂中,NBR是该共混体系较好的增容剂,能对不同共混比的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共混物经高温返炼后具有热塑性弹性体的特征。当Nipol N-41用量为4份时,SBR/HDPE/PVC=56/20/20的共混物的力学性能为:拉伸强度13.9MPa,扯断伸长率370%,撕裂强度32.7KN/m。分析结果表明,增容剂加强了相界面间的相互作用,在共混体系中起着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促进了多相体系的分散性。
杨文君吴其晔潘久胜徐玉红金义明
关键词:增容剂共混力学性热塑性弹性体
再生胶/聚氯乙烯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的研究——Ⅱ 增容剂的影响
1992年
研究了第三组分的种类及用量;橡塑比等对再生胶/聚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性能的影响.寻找出能够显著改善非相容共混体力学性能的增容剂NBR-18、NBR-26和N-41等,并探讨了增容机理.
杨文君杨玉兰潘久胜徐玉红吴其晔
关键词:再生胶聚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