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爱国

作品数:7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无锡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腰椎
  • 4篇椎间孔
  • 3篇椎间盘
  • 2篇腰椎间盘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融合术
  • 2篇入路
  • 2篇突出症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椎间盘切除
  • 2篇椎间盘切除术
  • 2篇椎间盘突出
  • 2篇椎间盘突出症
  • 2篇椎间融合
  • 2篇椎间融合术
  • 2篇绝经后骨质疏...
  • 2篇骨密度
  • 2篇骨质

机构

  • 7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无锡市惠山区...

作者

  • 7篇高爱国
  • 4篇周颖川
  • 3篇陆彬彬
  • 2篇张钦
  • 2篇程力
  • 2篇顾晓峰
  • 2篇赵鹏
  • 1篇李国良
  • 1篇胡晓云
  • 1篇钱萍艳
  • 1篇方向明
  • 1篇刘仪
  • 1篇王烨
  • 1篇胡钢锋
  • 1篇高韵
  • 1篇李丁

传媒

  • 2篇中华解剖与临...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中华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可行性和早期疗效。方法采用MIS-TLIF治疗30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其中Ⅰ~Ⅱ度退行性或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症12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伴节段性不稳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10例。均为单节段融合。结果手术时间127~209(168±41)min;术中出血量23~361(192±169)ml;术中X线照射时间72~136(104±32)s;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1.4~3.8(2.6±1.2)d。疼痛VAS评分术前(7.20±1.02)分,末次随访(1.71±0.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椎间融合率为100%。未发生并发症。X线片显示cage无移位、松动、下沉,椎弓根钉无松动、折断。结论 MIS-TLIF对腰椎的解剖结构破坏小,对椎旁肌肉的剥离少,患者术后恢复快,是一种有效、安全、损伤较小的手术方法,可用于腰椎不稳、局限节段椎间盘病变、≤Ⅱ度以下腰椎滑脱的患者;但手术时间较长,医患X线暴露较多。
高爱国赵鹏张钦程力
Wiltse 入路微创与开放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比较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比较 Wiltse 入路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MIS-TLIF)与开放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4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骨科,因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分别行 Wiltse 入路 MIS-TLIF(MIS-TLIF 组)和开放 TLIF(TLIF 组)治疗的8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 MIS-TLIF 组36例,TLIF 组46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椎间融合率,以及术前和术后第1、3天肌酸激酶(CK)水平,术前及术后1年疼痛 VAS 评分及 ODI。结果 MIS-TLIF 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第 3天 CK 水平均少/低于开放 TLIF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值均〈0.01)。术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椎间融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术后1年两组 VAS 评分、ODI 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1),术前及术后1年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 。结论 Wiltse 入路微创腰椎椎体间融合手术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有效方法,并能减少手术创伤及术中出血量,使得患者可以早期康复。
高爱国赵鹏宠中状周颖川程力
关键词:椎间盘退行性变WILTSE入路腰椎疾病
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观察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recombinant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 1-34)应用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出6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所有患者入组后均口服元素钙500 mg/d和维生素D 200 U/d,连续服用26周后加用皮下注射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特立帕肽)20μg/d,再连续治疗26周,于应用特立帕肽治疗前及治疗后的13和26周测定腰椎(L_(1-4))和股骨近端骨密度(BMD),采静脉血测定血清骨钙素(OC)、碱性磷酸酶(AKP)水平,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68位患者均完成全疗程治疗。应用特立帕肽治疗13周时,腰椎L_(1-4)、股骨颈、大粗隆和股骨干骨密度改善不明显(P>0.05),血清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较治疗前升高(P<0.05),疼痛缓解明显(P<0.05);治疗26周时,腰椎L_(1-4)和股骨颈骨密度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而大粗隆和股骨干骨密度改善不明显(P>0.05),血清骨钙素和碱性磷酸酶呈持续升高趋势(P<0.05),疼痛明显减轻(P<0.05)。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情况均较轻微,没有给予特殊处理即自行缓解。结论连续26周使用重组人甲状旁腺素1-34能有效地促进患者骨形成,缓解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患者腰椎、股骨骨密度。
陆彬彬高爱国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代谢指标骨密度
经皮内镜经椎板间入路治疗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以经皮内镜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PETD)作为对照,探讨经皮内镜经椎板间入路腰椎间盘切除术(PEID)治疗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36例下腰椎LDH患者,包括L4/5 LDH患者75例,其中39例采用PETD,36例采用PEID;L5/S1 LDH患者61例,其中36例采用PETD,25例采用PEID。记录并比较患者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前和术后1 d、1个月及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论L4/5还是L5/S1 LDH患者,PEID组患者术中透视次数少于PETD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无论L4/5还是L5/S1 LDH患者,无论采用PEID还是PETD,患者术后1 d、1个月及6个月VAS评分、ODI均低于术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无论L4/5还是L5/S1 LDH患者,术前、术后1 d、1个月及6个月PEID组与PETD组患者VAS评分、OD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ETD组1例患者术后出现椎间隙感染。无一例患者复发。结论:与PETD比较,PEID治疗下腰椎(L4/5,L5/S1) LDH患者同样有效,且术中辐射明显更少。应依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
金祺陆彬彬高爱国周颖川顾晓峰
关键词:腰椎间盘切除术经椎间孔入路
romosozumab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2023年
目的系统评价romosozumab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以及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搜集有关romosozumab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照措施为安慰剂或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1年5月1日,使用Cochrane手册推荐的评估工具进行偏倚风险评估及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5项RCT研究,研究对象共1202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6个月和12个月后,romosozumab组相比于基线的腰椎骨密度百分比变化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MD=8.59,95%CI:4.39~12.79,P<0.0001;MD=10.53,95%CI:6.72~14.34,P<0.0001)。干预12个月后,romosozumab组股骨颈和全髋骨密度百分比变化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均为P<0.0001)。romosozumab组与对照组相比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显著降低(RR=0.97,95%CI:0.95~0.99,P=0.01),2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无显著差异(P=0.89)。结论相比于安慰剂或对照药物,romosozumab升高骨密度效果显著,且总体安全性更高,但结论仍需进一步的证实。
王子丰金祺严梓健周颖川高爱国
关键词:骨质疏松绝经后骨密度单克隆META分析
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治疗单节段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PELD)治疗单节段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40例单节段脱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18~52岁,平均32岁。病变节段:L3/4 4例,L4/5 29例,L5/S1 7例。腰椎间盘突出的严重程度按照Lee分型标准,Ⅰ型3例,Ⅱ型7例,Ⅲ型21例,Ⅳ型9例。40例患者均接受PELD ,其中采用椎间孔侧入路34例,椎板间入路6例。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天、1个月及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后6个月复查MRI了解有无髓核再脱出情况,并采用MacNab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5.9~72.0(59.8±12.5)min,术中出血量均<18 mL。术后椎间孔侧入路手术患者出现椎间隙感染1例,椎板间入路手术患者出现症状残留1例。4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8.2±2.7)个月。术后第1天、1个月、6个月疼痛VAS评分分别为(2.3±0.7)、(0.8±0.3)、(0.3±0.1)分,ODI分别为21.3%±3.4%、11.9%±2.9%、3.1%±1.5%,均低于较术前的(7.2±1.3)分、62.8%±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812、8.750,P值均<0.05)。术后6个月复查MRI,1例椎板间入路手术患者存在脱出髓核残留,其余患者均未见髓核残留及复发。术后6个月按MacNab标准评定疗效,优36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为95.0%。结论 PELD治疗单节段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满意,但头、尾端高度脱垂移位的患者对手术者来说仍是一项挑战。
陆彬彬高爱国金祺周颖川王烨张钦李丁顾晓峰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椎间盘切除术
中下颈椎椎弓根个体化置钉的MSCT辅助测量价值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MSCT在模拟颈椎弓根个体化置钉术中的参数精确测量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成人颈部动脉增强CT血管成像(CTA)及颈部CT平扫患者共80例,经0.75 mm层厚/间隔、骨算法重建以获得清晰的骨结构影像。利用后处理工作站,设螺钉直径4.0 mm,利用MPR及InSpase软件模拟个体化置钉手术,分别用单线法及双线法(模拟置钉,直径4.0 mm)观察、测量160对C3-7椎弓根中轴线与矢状面的水平夹角(PTA)及与对应椎体水平面的矢状夹角(PSA),其中设定头侧PSA为正值、足侧PSA为负值。对同椎体水平的测量数据进行平均值计算及配对t检验,对不同椎体水平间的数据进行Kendall检验。结果 (1)共发现椎体先天融合(阻滞椎)2例累及4个椎体,先天性椎弓根一侧骨皮质缺损1例。(2)单线法与双线法测量C3-7的PTA、PSA的平均误差范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后者更能模拟个体化置钉的实际要求。(3)以双线法测量,PTA平均值分别为42.9°、45.5°、42.4°、37.1°、29.0°;PSA平均值分别为8.4°、5.0°、-4.0°、-7.8°、-8.1°。结论 (1)MSCT的重建技术能够确定颈椎椎弓根个体化置钉术进钉方向和所需参数,并能精确测量PTA和PSA等关键参数。(2)PTA和PSA的精确测量为颈椎椎弓根个体化置钉提供理论指导,尤其是PSA的在体测量能够为骨科医师"进钉手感"的培养提供可靠依据。
李国良曹阳胡晓云刘仪钱萍艳高韵胡钢锋高爱国方向明
关键词:颈椎椎弓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