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扬

作品数:23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8篇病毒
  • 6篇冠状
  • 6篇冠状病毒
  • 5篇疫苗
  • 5篇感染性克隆
  • 4篇试剂
  • 4篇试剂盒
  • 3篇引物
  • 3篇荧光
  • 3篇流感
  • 3篇免疫
  • 3篇结构蛋白
  • 3篇基因
  • 3篇高致病性
  • 3篇H5N1
  • 2篇痘苗
  • 2篇痘苗病毒
  • 2篇荧光定量
  • 2篇致病性禽流感
  • 2篇禽流感

机构

  • 17篇中国疾病预防...
  • 8篇深圳市第三人...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23篇杨扬
  • 14篇谭文杰
  • 6篇邓瑶
  • 5篇刘映霞
  • 5篇陈红
  • 4篇毕玉海
  • 4篇高福
  • 4篇王文
  • 4篇王强
  • 4篇郑海霞
  • 3篇宋敬东
  • 3篇文波
  • 3篇耿合员
  • 2篇揣侠
  • 2篇舒跃龙
  • 2篇周剑芳
  • 2篇王惠娟
  • 2篇陆柔剑
  • 2篇刘磊
  • 1篇周为民

传媒

  • 5篇病毒学报
  • 3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华临床感染...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2
  • 1篇201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气-液两相呼吸道类器官从中国临床住院患儿中分离鉴定人副流感病毒1/2/3
2024年
人副流感病毒(Human parainfluenza viruses,hPIVs)是引起人类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目前我国相关临床毒株资源有限,本研究旨在获得近期流行、背景明晰的hPIVs临床分离株。应用原代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分化的气-液界面呼吸道上皮类器官(Air-liquid interface human airway epithelial organoid,HAE),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2017年住院患儿hPIVs阳性咽拭子标本中分离获得hPIV1/2/3,分别命名为hPIV1/C-Tan/SZ01/2016、hPIV2/C-Tan/SZ01/2017、hPIV3/C-Tan/SZ01/2017。通过逆转录荧光定量PCR (Reversetranscription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qPCR)检测病毒核酸扩增、免疫荧光检测病毒蛋白在HAE的表达、负染及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病毒形态和细胞定位,并对传代过程中病毒的活性、遗传稳定性和基因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HAE分离hPIVs可以高效获得hPIVs临床分离株,所获毒株具有典型的病毒形态特征。三种hPIVs在HAE中复制良好且遗传稳定,病毒滴度均可达到约107 TCID50/100μL。对分离获得的hPIV1/2/3临床分离株进行全基因组及HN基因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hPIV1全长为15568bp,属于hPIV1 C亚型;hPIV2全长15694bp,属于hPIV2 A3亚型;hPIV3全长15443bp,属于hPIV3 C3亚型,提示3株临床分离株与我国普遍流行的基因型相一致。综上,本研究应用HAE从近期住院患儿临床样本中成功分离获得生物学特性和基因组背景清晰且遗传稳定的hPIV1/2/3毒株。这些临床流行毒株资源的分离鉴定,为hPIVs的感染特点和致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及抗病毒药物筛选和疫苗研发奠定了基础。
余玙璠吴伟波牛培华宋敬东霍威邦胡月超刘俊彤魏岚邓瑶杨扬朱娜谭文杰
关键词:人副流感病毒病毒分离鉴定
RNA病毒感染性克隆技术及其应用被引量:4
2012年
为实现对RNA病毒基因分子水平上的操作与研究,可将病毒基因组RNA体外转换成cDNA,构建出cDNA克隆,通过cDNA克隆与重组技术实现对RNA病毒基因分子水平的修饰,从而为病毒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研究提供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是现代实验病毒学非常有用的工具,称为RNA病毒感染性克隆技术或反向遗传学技术。我们对该技术及其应用进行简要综述。
杨扬谭文杰
关键词:RNA病毒感染性克隆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加强免疫策略的进展及专家建议被引量:2
2022年
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的疫情自2019年底出现以来,至今仍在全球肆虐,并持续威胁全球的公共卫生安全和经济发展。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新冠疫苗)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有效手段,但研究表明疫苗接种诱导的免疫保护效果随着时间的延长不断下降,而一些新的、免疫逃逸强的变异株不断出现,因此亟需完成加强免疫接种以提高保护力。目前我国已有基于多种技术平台的新冠疫苗获批上市,因此特撰写此新冠疫苗序贯接种策略,为2019-nCoV及其变异株的防控提供专家建议。
宋硕仪洪洋李倩杨扬沈佳胤徐建青卢洪洲
关键词:新型疫苗
2012年发现的新冠状病毒分子检测方法的建立与探针优化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建立2012年确定的新冠状病毒的分子检测方法,并筛选优化引物与探针。方法依据最先发表的208bp长的新冠状病毒1b片段核酸序列,比对分析后设计合成常规RT—PCR引物1对及荧光定量RT—PCR引物1对与TaqMan探针2条(TZl,TZ2),同时合成锁核酸修饰的TaqMan探针2条(LNA-TZl,LNA-TZ2)。建立检测新冠状病毒感染的常规RT—PCR方法与4种荧光定量RT—PCR,分析比较其灵敏度与特异性,同时参照欧洲发表的2种荧光定量RT—PCR引物与探针对(upE,ORFlb)建立相应方法,以合成的阳性模板比较6对荧光定量RT—PCR引物与探针的检出灵敏度。结果所合成的常规RT—PCR与荧光定量RT—PCR引物与探针皆有较好特异性,不能扩增其他人冠状病毒模板及常见呼吸道病毒模板,检出下限达50~500拷贝/反应。锁核酸修饰TaqMan探针可改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反应性能,经锁核酸修饰的TaqMan探针与常规TaqMan探针相比,检出率提高10倍左右,其中LNA—TZl与upE探针对具最佳反应性能。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常规RT—PCR与荧光定量RT—PCR可用于新冠状病毒的分子检测,并推荐使用LNA—TZl与upE探针对。本研究为新冠状病毒分子检测方法应用与改进奠定了基础。
周为民陆柔剑耿合员李辉段希洁杨扬谭文杰
关键词:冠状病毒属分子诊断技术核酸类
高致病性人禽流感 H5N1病毒 HA 与 M1蛋白共表达制备新型病毒样颗粒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制备由H5N1亚型人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和基质蛋白1(M1)两种结构蛋白组装而成的H5亚型流感病毒样颗粒( viruslike particles,VLPs)并检测其生物活性。方法构建同时包含 A/Indonesia/05/2005( H5N1) HA 和 A/Anhui/01/2005( H5N1) M1基因的重组转移载体pFBD-M1-HA,筛选获得重组杆粒(重组杆状病毒质粒) rBacmid-M1-HA后,转染Spodoptra frugiperda (Sf9)昆虫细胞,包装重组杆状病毒rBV-M1-HA;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鉴定HA和M1的表达;大量制备并纯化后,在透射电镜下观察VLPs的形态结构;血凝试验检测VLPs的生物活性。结果应用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H5N1 HA和M1两种结构蛋白可以高效组装产生流感VLPs,纯化后的VLPs血凝效价为1024 HAU/50μl。结论成功利用A/Indonesia/05/2005(H5N1)来源HA和A/Anhui/01/2005(H5N1)来源M1两种结构蛋白,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制备有较好生物活性的人禽流感病毒H5亚型VLPs,为下一步研究人H5亚型禽流感VLPs疫苗奠定基础。
陈恒蓝佳明杨扬刘源宋敬东屈建国高基民谭文杰
关键词:H5N1病毒样颗粒杆状病毒表达系统
一种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白藜芦醇及其衍生物在制备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中的应用,在本申请中,白藜芦醇作为一种人用保健品,可以显著抑制新冠病毒的体外复制,且其细胞毒性较小。考虑到白藜芦醇的免疫调节功能,推荐其用于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预防...
刘映霞杨明辉韦金丽杨扬黄婷赖锦志刘磊
文献传递
冠状病毒附属基因功能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除了S、E、M、N等结构基因以外,冠状病毒的基因组还包括数量不等的附属基因,称为"组特异性基因或者附属基因",这些基因编码的产物被命名为"附属蛋白"。研究发现,对于大多数冠状病毒来说,这些附属基因所编码的蛋白对病毒的体外复制不是必须的;但是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许多附属基因仍然保留在冠状病毒基因组中,表明它们对于病毒在宿主的天然环境中生存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就冠状病毒附属基因功能就研究进展简要综述。
杨扬谭文杰
关键词:冠状病毒
深圳口岸输入寨卡病毒的基因和生物学特性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2016年2月14日下午,一名从斐济和萨摩亚旅游回国的旅客在深圳皇岗口岸入关时有发热症状,其在旅行期间有蚊虫叮咬史.经过病因筛查和诊断确诊为寨卡病毒感染.本研究利用乳鼠和细胞培养传代,成功从病人血清中分离到致病病原——寨卡病毒,命名为SZ_SMGC-1.分离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见圆球形经典黄病毒特征,病毒颗粒直径大小约为50 nm.利用特异性引物扩增并获得了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SZ_SMGC-1与我国输入性病例中斐济/萨摩亚来源病毒高度同源,同源性均为99.9%,与委内瑞拉来源病毒同源性在99.0%~99.4%之间.研究显示,寨卡病毒进化为亚洲和非洲2个分支.进一步遗传进化分析表明,SZ_SMGC-1毒株与近期我国分离毒株同属于亚洲分支;SZ_SMGC-1与斐济/萨摩亚来源病毒聚类在一个亚分支;委内瑞拉来源的病毒除我国首个病例处于单独的小分支外,其余病毒全部聚类到另一个小分支.生物学特性研究显示,SZ_SMGC-1寨卡病毒可以在蚊虫来源C6/36细胞和哺乳动物来源Vero,BHK-21细胞中生长,感染Vero和BHK-21细胞后可见明显病变并形成典型噬斑.值得注意的是,相同细胞系的不同细胞克隆株对寨卡病毒的敏感性不同.寨卡病毒感染敏感哺乳动物细胞系的建立,对病毒致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及相关疫苗和药物的研发奠定了基础.寨卡病毒在我国的输入,给我国寨卡疫情防控带来了严峻挑战,必须提早采取灭蚊等防控措施,加紧对疫苗和相关药物的研发,做好预防寨卡流行的技术储备.
王强杨扬郑海霞毕玉海宋敬东李力强顾大勇王培毅李世华刘升赵迎泽刘磊高福刘映霞
关键词:基因组遗传进化细胞病变效应
携带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性克隆的四种转基因载体在体内外抗原表达分析
2012年
目的构建四种不同结构的1.3倍全基因乙型肝炎病毒(HBV)转基因载体,观察HBV抗原在体内外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克隆1.3倍的HBV基因至慢病毒转基因质粒pCS—CG并取代其中的EGFP表达盒,构建四种结构的pCS—HBVl.3质粒,体外转染Huh7细胞和尾静脉高压水动力法注射C57 BL/6小鼠后,ELISA方法分别检测细胞上清和小鼠血清中HBsAg和HBeAg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四种不同结构的pCS—HBV1.3质粒,四种质粒HBVS抗原与e抗原在体内外的表达趋势一致,即乙肝抗原表达水平在正向插入的转基因质粒中高于反向插入;HBV抗原表达水平还与载体序列中RRE调控元件和cPPT调控元件前的基因序列长度有关。结论筛选获得了可在体内外高效表达HBV抗原的转基因载体可应用于乙肝病毒体内外感染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揣侠陈红杨扬王文文波王刚黄保英邓瑶谭文杰
关键词:基因组
检测寨卡病毒的巢式RT-PCR方法、引物及试剂盒
本发明提供了两组引物对,其中一组引物对包含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另一组引物对包含SEQ ID NO:3和SEQ ID NO:4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两组引物对在制备...
高福刘映霞王强毕玉海杨扬郑海霞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