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海超 作品数:9 被引量:16 H指数:3 供职机构: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建筑科学 更多>>
基于SFM技术的建筑三维热红外模型的建立方法 2023年 城市更新背景下,我国城市信息模型(CIM)迎来了快速发展期,打造智慧城市的三维数字底座、从多维度完善数据库的信息采集与模型建设是CIM平台建设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CIM中尚缺失建筑热红外数据,借助摄影测量学的运动恢复结构(Structure from Motion,SFM)技术,基于无人机获取的红外图像,研究建筑三维热红外模型的建立方法,为建立CIM建筑三维热红外底层数据库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建筑三维热红外模型可以提供全围护结构的温度分布情况,为北方采暖地区研究既有建筑的热损失、南方湿热地区研究城市热岛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有利于从节能减排、热环境优化的视角实现对既有建筑的精细化和动态化管理。 蔡洪彬 殷浩文 魏瑛杰 郑海超 赵立华关键词:无人机 热红外 三维重建 基于CIM-建筑三维热红外模型库的高热损失建筑感知方法 2024年 我国北方建筑采暖能耗在全国建筑运行总能耗中占比较大,在城市更新大背景下,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势在必行,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环节。不同建筑的能耗和室内环境存在显著的差异,使用传统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检测方法很难对一定区域内的既有建筑群开展热工性能诊治工作,大规模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作时,缺乏科学和量化的筛查方法以确定不同建筑进行节能改造的优先级及节能改造潜力。借助无人机红外热像技术,研究城市信息模型(CIM)-建筑三维热红外模型库的搭建方法,并基于此提出采暖建筑高热损失的快速筛查方法,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实现对既有采暖建筑运行热损失的精细化和动态化管理。 李剑桥 段盛文 郑海超 赵立华关键词:热红外 既有公共建筑围护结构绿色改造技术研究 随着绿色建筑的深入发展,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已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对象。我国既有公共建筑量大面广,且建筑能耗较大,具有很大的绿色化改造潜力,其中围护结构作为建筑内部、外部空间的分割界面,是绿色化改造的重点。 本文研究的外... 郑海超关键词:既有公共建筑 围护结构 保温隔热 绿化遮阳与建筑表皮一体化设计策略探讨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建筑拔地而起,不仅吞噬了城市原有的绿化用地,而且急剧上升的建筑能耗加剧了能源危机,如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降低建筑能耗成为急需解决的难题.作为降低建筑能耗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李思萌 崔艳秋 郑海超关键词:建筑表皮 寒冷地区建筑立体绿化设计策略探讨 被引量:2 2017年 建筑立体绿化不仅能够大大拓展城市绿化空间,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还可以改善建筑周边气候,增进人与自然的关系,起到美化建筑的作用。以山东地区某协同创新中心办公楼为例,通过借助PHOENICS软件,模拟对比分析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的降温效应,并结合地域特征、建筑功能和建筑造型等因素,积极探索建筑与立体绿化的融合设计方法,提出适宜的建筑立体绿化的优化设计策略,为设计师在实际工程中进一步推动建筑立体绿化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崔艳秋 郑海超 赵梓汐 李思萌关键词:屋顶绿化 垂直绿化 低碳视野下的青海传统民居设计探索——以“台达杯”获奖作品“片山屋”为例 被引量:5 2017年 在世界能源危机和生态持续恶化的大环境下,低能耗建筑设计已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以"台达杯"太阳能住宅方案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片山屋"为例,通过对青海省西宁地区的气候水土、建筑风貌和传统技术进行分析和提取,设计了一个以当地民居"庄窠"为原型的低能耗联排式住宅建筑方案,方案从重塑建筑风格、更新建造技术两方面展开,为从传统民居中挖掘低能耗适宜技术的建筑设计手法和思路提供了参考。 崔艳秋 牛微 王楠 郑海超关键词:低能耗住宅 太阳能利用 寒冷地区村镇住宅被动式技术设计策略探讨 被引量:3 2016年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宅普遍存在能耗大,室内舒适性差等问题。为缓解农村能源压力,提高村镇住宅建设品质,以山东地区为例,在对目前农宅应用现状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工程设计实践,探讨提出适宜于寒冷地区村镇住宅的被动式技术应用设计策略,为我国村镇建设合理利用被动式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崔艳秋 郑海超 赵娜关键词:可再生能源 村镇住宅 基于数值分析的南向水平遮阳优化设计策略探讨 外遮阳能够有效的阻隔太阳光进入室内,减少室内天然光照度,控制室内自然眩光.但外遮阳设施也会直接降低建筑对自然光的利用.本文结合山东地区自然采光环境条件,运用Design Builder模拟软件,针对不同位置、不同外挑长度... 李舒扬 崔艳秋 郑海超 孙楠关键词:建筑设计 参数优化 天然采光 基于无人机的高空间分辨率的建筑全围护结构红外图像采集方法 2024年 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拓展了数据的采集范围和效率,利用无人机获取采暖建筑红外图像并借助三维重建技术建立其三维热红外模型,可以对采暖建筑整体热损失情况开展全面、无创、高效的现场评估。本文提出了基于无人机技术的、用于三维重建以研究采暖建筑热损失问题的红外图像采集方法,确定了最佳飞行距离范围5~20 m与红外相机拍摄角度范围0~45°,并给定了不同飞行距离与空间分辨率的计算方法,为无人机热红外法获取高精度、高空间分辨率的建筑立面红外图像、研究建筑热损失问题提供了可行的实验方法。 郑海超 赵立华 陈刚 王彬关键词:无人机 红外图像 围护结构 采暖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