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辰

作品数:19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一般工业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矿业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0篇充填
  • 9篇充填体
  • 5篇岩石
  • 5篇声发射
  • 5篇块石
  • 5篇块石胶结
  • 3篇单轴
  • 3篇岩石力学
  • 3篇蠕变
  • 3篇加载
  • 3篇加载条件
  • 2篇压强度
  • 2篇蠕变试验
  • 2篇三轴试验
  • 2篇深部岩石
  • 2篇围压
  • 2篇力学特性
  • 2篇分级加载
  • 2篇本构
  • 2篇本构模型

机构

  • 19篇江西理工大学
  • 3篇中南大学
  • 1篇西部矿业股份...

作者

  • 19篇陈辰
  • 18篇王晓军
  • 14篇冯萧
  • 8篇韩建文
  • 4篇李永欣
  • 3篇胡源
  • 1篇廖声银
  • 1篇韩晓亮

传媒

  • 5篇黄金科学技术
  • 4篇矿业研究与开...
  • 3篇有色金属科学...
  • 2篇化工矿物与加...
  • 1篇实验力学
  • 1篇公路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中国钨业
  • 1篇第五届黄金科...

年份

  • 3篇2017
  • 16篇2016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块石对充填体强度特性及损伤演化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块石胶结充填体中块石含量是决定承载能力的关键因素,在RMT-150C材料试验机上进行不同块石含量的尾砂胶结充填体单轴压缩试验,研究块石对充填体不同承载阶段变化规律的影响。对比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发现块石的加入有利于提高充填体抗压强度,延迟应力峰值出现。利用试验测试结果得到损伤本构模型表达式和损伤演化方程表达式。分析损伤变量—应变关系曲线可知,块石的加入有利于减缓损伤变量的增长速率,并对提高残余承载能力具有显著效果。
卓毓龙陈辰曹世荣王晓军冯萧
关键词:块石强度特性本构模型
WNN模型在预测声发射信号方面的应用
2016年
小波神经网络具有预测精度高、结构简单以及收敛快等众多优点,因此,试图将这一优势模型用于声发射的预测方面,进而为矿业领域完善一种新的预测方法,并根据实验室岩石加载实验过程中采集的大量声发射数据,建立了一种与之相适应的预测模型。首先,针对实验室实验过程中监测得到的声发射数据建立了小波神经网络模型(WNN模型),然后对声发射监测得到的声发射事件率进行网络自主学习,得到预测结果,最后与实际值相比并计算其误差。结果表明:WNN模型预测精度较高,与实际监测得到的结果基本吻合,证明WNN可以用于声发射信号方面的预测。
王晓军陈辰卓毓龙邓书强冯萧
关键词:声发射岩石小波神经网络
逐级加载条件下岩石蠕变特性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蠕变是应力不变时,变形随时间增加而增长的现象。对矿区不同深度岩石试件进行了不同应力水平单轴逐级加载条件下的蠕变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低应力水平时,岩石蠕变应变一般很小,随着应力的增大,轴向蠕变有缓慢增大的趋势;随着深度的增大,即矿床由浅到深部,岩石蠕变应变增量和蠕变应变增加率大致呈增加的趋势;随着深度的增加,岩石的蠕变变形性有逐渐增强的趋势。
陈辰卓毓龙王晓军邓书强冯萧
关键词:岩石蠕变特性
散体充填下进路薄顶板结构优化研究
2016年
为提高散体充填体下进路纯梁结构薄顶板的自身承载性能,基于纯梁剪应力理论公式及散体搭拱效应提出拱结构优化,利用软件进行两种结构的承压对比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加厚顶板两侧剪切区域的拱结构承载性能更优。在此基础上,为降低充填未接顶空间贯通的影响,提出锚桩盘-拱形充填进路顶板结构支护优化,利用相似模型试验模拟研究纯梁、纯拱、锚桩盘-拱3种结构上采过程中顶板变形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纯梁顶板临界厚度最厚,两侧剪切滑落,纯拱顶板临界厚度比锚桩盘-拱大,两侧应变更明显,表明锚桩盘-拱结构增加了充填接顶效果,且对充填进路顶板变形有限制作用。
邓书强王晓军李永欣冯萧陈辰
关键词:顶板结构相似材料模型
深部岩石脆延特性转化判别研究
2016年
矿山深部岩体具有由脆性向延性转化的特性,围压不同峰后特性也不同。针对深部的脆延转化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到同一深度岩石在不同围压的应力-应变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岩石脆-延转换的临界深度,研究结果为矿山深部开采提供了依据。
陈辰卓毓龙韩建文王晓军冯萧
关键词:三轴试验围压深部开采
不同围压下岩石峰后及残余变形特性试验研究
2016年
为使矿山能安全高效地开采,对深部矿山三向应力状态的岩石进行研究。试验采用RTS-500三轴流变仪,对较深部岩石进行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得到了应力-应变曲线。试验发现:随着围压的增大,峰值强度和残余强度都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峰值强度与残余强度的差值也逐渐降低;随着围压的增大,岩石峰值强度对应的岩石应变出现增大的现象;随着围压增大,岩石的弹性模量出现增大的现象。结论对于实际施工的工程稳定以及岩体的支护设计都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陈辰卓毓龙王晓军方胜勇廖炜均冯萧
关键词:围压弹性模量三轴压缩试验
块石胶结充填体破坏过程主要破坏材料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块石胶结充填对降低废物排放,控制深部地压具有重要的环保和安全意义,研究分析充填体破环过程主要破坏材料有利于指导矿山充填。借助室内单轴抗压试验,在FFT频谱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块石胶结充填体各组成材料的声发射频谱图,得到各组成材料的振幅范围;将组成材料破坏全过程AE仪采集到的峰值频率划分为8个频段并利用物理统计方法对频谱特征进行分析,得到了各组成材料主频、次主频的范围以及峰频比。结果表明,因各组成材料的峰频比值不尽相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所以将其分析对比后,可作为辨别块石胶结充填体中主要破坏材料的参考依据。
王晓军卓毓龙陈辰韩建文冯萧胡源
关键词:FFT频谱分析
基于声发射参量的不同深度灰岩塑性破坏识别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对某矿深部灰岩进行单轴压缩试验,测得试件破坏全过程的应力、应变和声发射参数。通过分析应力、应变和声发射参数之间的关系,可根据声发射振铃计数率的变化情况,将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处于孔隙裂隙压密阶段,振铃计数率较多;第二阶段处于稳定变形阶段,声发射处于平静期;第三阶段岩石进入塑性变形阶段,振铃计数率明显增加。研究发现,深度越深,第一阶段终止时的应力水平越高;将声发射累计能率与累计振铃计数率的比值定义为能振比λ,λ的变化规律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试件内部裂隙发展情况。研究λ的变化规律能够为识别岩体失稳提供依据,提高声发射技术监测预报的准确性。
王晓军肖伟晶陈辰李永欣韩建文曹世荣
关键词:岩石力学声发射深部岩石塑性破坏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充填体强度预测模型及应用
2016年
块石胶结充填体抗压强度是矿山充填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分析研究不同块石质量分数下的抗压强度值有利于指导矿山充填。根据室内单轴抗压试验得出的抗压强度值,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GM(1,1)预测模型,得到了块石抗压强度的预测模型表达式及后验差比值0.4102和小误差概率0.8933。结果表明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GM(1,1)预测模型得到的抗压强度表达式是合格的;根据预测模型强度变化规律,可以用于指导块石胶结充填法开采的优化骨料配比,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卓毓龙陈辰韩建文王晓军冯萧
关键词:抗压强度充填采矿法
分级加载条件下深部灰岩蠕变试验及模型被引量:1
2017年
通过对矿山深部灰岩开展分级加载单轴蠕变试验,获取了不同应力水平下轴向和径向蠕应变,基于试验结果,分析各分级应力水平下轴向蠕应变、径向蠕应变和体应变的变化规律,研究轴向和径向蠕应变与各分级总应变的比值关系,并将该比值依次定义为蠕变效应比K_z、K_h,二者之差为K_(h-z)。研究发现:随着应力水平的提高,各分级轴向和径向蠕应变均先增加后减小;当恒载应力小于51 MPa时,试样体积压缩,K_(h-z)在±0.28%范围内,表明轴向蠕变与径向蠕变效应彼此相当;当超过该应力水平后,试样扩容,K_z和K_h剧增,K_(h-z)由0.21%突增至2.64%,在试样发生蠕变破坏时达到峰值,表明与轴向蠕变相比,在扩容阶段径向蠕变效应更加明显。选用西原体模型来描述灰岩轴向蠕变特性,通过曲线拟合的最小二乘法求取蠕变模型参数,R^2均值为0.931,拟合效果较好。
肖伟晶陈辰李永欣王晓军曹世荣韩建文
关键词:岩石力学分级加载蠕变试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