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子江

作品数:13 被引量:79H指数:6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5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人格特征
  • 3篇三维人格特征
  • 3篇少年
  • 3篇社交焦虑
  • 3篇社交恐惧
  • 3篇社交恐惧症
  • 3篇青少年
  • 3篇情绪调节
  • 3篇情绪调节自我...
  • 3篇恐惧症
  • 3篇焦虑
  • 2篇心理
  • 2篇心理干预
  • 2篇焦虑障碍
  • 2篇干预
  • 1篇大学新生
  • 1篇对焦
  • 1篇心理治疗
  • 1篇眼动
  • 1篇眼动特征

机构

  • 9篇温州医科大学
  • 4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13篇林子江
  • 12篇杨闯
  • 5篇林海西
  • 4篇赵永忠
  • 3篇何金彩
  • 2篇陈莉
  • 2篇王维千
  • 2篇易艳红
  • 1篇陈林
  • 1篇王传刘
  • 1篇蒋尚融
  • 1篇敖文玲
  • 1篇杜松妹

传媒

  • 2篇医院管理论坛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中华全科医学
  • 2篇健康研究
  • 1篇医学与社会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抑郁障碍青少年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的眼动特征及其与反刍思维相关性
2024年
目的 分析抑郁障碍青少年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的眼动行为特点,及其与反刍思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注意偏向的眼动测验、反刍思维问卷分别对35例抑郁障碍青少年和45名正常大学生进行测定。结果 抑郁障碍青少年和正常大学生间,注意偏向潜伏期、刺激类别效应、交叉效应分数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31、9.39、13.64,均P<0.05)。简单效应分析显示,两组对正性图片的注视潜伏期存在显著差异(F=15.45,P<0.001);注意偏向首视点注视时差异分数上的组间主效应、刺激类别主效应、组间和刺激类别的交叉效应,注意偏向总注视时差异分数的组间主效应、刺激类别效应、组间和刺激类别的交叉效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性首视点潜伏期分和享受快乐分、积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r=-0.392、-0.166,均P<0.05),负性首视点潜伏期分和享受快乐分呈显著正相关(r=0.289,P<0.05)。正性首视点注视时间分和享受快乐、积极应对(r=0.309、0.268)呈正相关(均P<0.05),负性首视点注视时间分和消极归因呈正相关(r=0.194,P<0.05)。结论 抑郁障碍青少年缺乏对积极情绪信息的初始注意,反刍思维和抑郁青少年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定向加速、注意维持时间有关。
林子江章新月黄圣云张嘉瑛虞瑞豪陈莉杨闯
关键词:抑郁障碍情绪信息反刍思维
微信心理干预对惊恐障碍患者的辅助治疗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的网络团体心理辅导时对惊恐障碍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筛选精神科门诊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中伴或不伴有场所恐怖的惊恐障碍诊断标准,并有微信使用习惯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共81人完成试验,其中微信组(n=42)在抗抑郁药物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同时予以微信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n=39)予以同样药物治疗同时通过微信定期随访。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惊恐障碍严重度量表(PDS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惊恐障碍痊愈率,以及服药依从性。结果两组治疗前后PDSS各因子分和总分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时间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微信组和对照组治疗4周时发作时痛苦感(0.92±0.73vs.1.33±0.73)和预期性焦虑(0.94±0.71vs.1.38±0.80)两个因子分及总分(5.83±4.40vs.7.10±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信组与对照组HAMA评分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1周、2周、4周及8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信组与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66.7%、51.3%(P=0.159),服药依从性好的比例为96.5%、71.8%(P=0.031)。结论在惊恐障碍的药物治疗早期,联合微信团体心理辅导,可以快速缓解焦虑症状,提高治疗依从性。
赵永忠杨闯林子江王维千易艳红
关键词:惊恐障碍团体辅导药物治疗
认知行为团体治疗对社交焦虑症患者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团体治疗(CBGT)对社交焦虑患者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61例社交焦虑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配到CBGT组(治疗12周)32例和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治疗)29例,入组前、治疗12周时采用社交焦虑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评估患者个体社交焦虑程度及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比较两组患者评分。结果治疗12周后,CBGT组社交焦虑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入组时与第12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BGT能改善患者社交焦虑症状,提高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是治疗社交焦虑的有效方法。
林子江王常绿林海西杨闯
关键词: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社交焦虑
温州市某医院社交恐惧症患者的三维人格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通过分析,了解社交恐惧症患者的三维人格特征及成因。方法:采用三维人格问卷(Tridimensional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TPQ)对60例门诊社交恐惧症患者及60名正常人进行人格评定,并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对两组的(得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社交恐惧组在NS1(寻求刺激)因子、RD2(持之以恒)因子、在HA(躲避伤害性)维度总得分及各HA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社交恐惧组在RD3(依恋)因子上的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社交恐惧症患者与正常人相比,更倾向追求刺激,躲避伤害,缺少依恋;HA(躲避伤害性)量表分的高低可反映社交恐惧的严重程度。
林子江何金彩杨闯
关键词:社交恐惧症人格特征
失眠的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调查失眠患者一般情况以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自制问卷,按照《中国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草案)》,对2007年8~9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睡眠中心初诊失眠患者进行调查,所有患者采用个体化药物治疗辅以睡眠卫生宣教,6个月后进行电话随访,观察患者病情转归与药物依从性以及睡眠卫生宣教的关系。结果共有123例患者完成调查,发现其中以女性患者、慢性失眠、31~40岁患者、脑力劳动者、合并轻度或无焦虑抑郁症状占多数,绝大部分失眠有明显诱因,诱因多数为生活应激性事件,坚持睡眠卫生宣教以及药物依从性好的患者病情转归较好,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失眠、女性患者、31~40岁患者、脑力劳动者等占失眠多数,进行睡眠卫生宣传教育以及提高药物依从性可以增加好转率。
蒋尚融王传刘林子江敖文玲何金彩
关键词:失眠预后分析
焦虑障碍的注意偏向特点及其与认知风格、人格特质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焦虑障碍患者对负性刺激的注意偏向特点,并分析其与认知风格和人格特质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点探测范式和心理问卷分别对36例焦虑障碍患者和36例正常者进行评估,比较2组注意偏向、认知风格和人格特质的差异;比较不同性别焦虑障碍患者负性注意偏向分数的差异;比较社交焦虑症和广泛性焦虑症的负性注意偏向分数的差异;分析注意偏向、认知风格和人格特质的相关性。结果:焦虑组和对照组负性注意偏向分数、注意警觉分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确率差异分数、注意解除分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组和对照组自动思维得分、功能失调态度得分、艾森克人格N维度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焦虑障碍患者注意解除分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社交焦虑症和广泛性焦虑症负性注意偏向分数、正确率差异分数、注意警觉分数、注意解除分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失调态度与负性注意偏向分数(r=0.383)、注意警觉(r=0.204)呈显著正相关(P<0.05);注意偏向分数、注意警觉分数与自动思维、艾森克N维度得分无相关性(P>0.05)。正确率差异分数、注意解除分数与自动思维、功能失调态度得分、与艾森克人格N维度得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焦虑障碍患者存在对负性刺激的注意偏向,主要表现为注意警觉,该注意偏向存在性别差异,且与认知风格相关。
林子江陈莉王常绿杨闯谢林杉张嘉瑛
关键词:焦虑障碍人格特质
综合医院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三维人格特征及防御方式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分析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三维人格特征、防御方式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三维人格问卷(tridimensional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TPQ)、防御方式问卷(defense styles questionnaire,DSQ)对60例门诊及住院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及60名正常人进行人格评定及防御方式评定,并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对两组的(得分)结果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躯体形式障碍组在猎奇性得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躯体形式障碍组在躲避伤害性维度上得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躯体形式障碍组在奖赏依赖性维度上的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躯体形式障碍组在不成熟防御方式的得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成熟防御方式上的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三维人格特征中的躲避伤害性与成熟防御机制呈负相关(r=-0.612),奖赏依赖性与成熟防御机制呈正相关(r=0.350)。结论躯体形式障碍患者具有猎奇性、躲避伤害性以及依赖性等人格特征;躯体形式障碍患者较多使用不成熟防御方式,包括投射、抱怨、退缩、躯体化;人格特征与心理防御机制具有一定相关性。
林子江杨闯何金彩
关键词:躯体形式障碍三维人格特征防御机制
青少年学校适应障碍三维人格特征与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分析青少年学校适应障碍三维人格特征与家庭教养方式及其相互关系,为进行相应的干预提供措施。方法采用三维人格问卷(Tridimensional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TPQ)、父母养育方式问卷(Egma Minnen av Bardndosnauppforstran,EMBU)对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就诊的30例门诊适应障碍青少年及30名正常青少年进行人格评定及父母养育方式评定,并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对两组的(得分)结果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适应障碍组在NS1,HA,HA1,HA2,HA3,HA4上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在RD2、RD3维度上的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适应障碍组在F2,F3,F4,F5,M3,M5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在F1因子上的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人格特征中的猎奇性(NS)与M1呈负相关,躲避伤害性(HA)与F1呈负相关,躲避伤害性(HA)与F5,M3,M5均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生组在NS3,HA,HA1,M5上的得分均低于女生组;在RD,RD1,M5上的得分均高于女生组(P值均<0.05)。结论适应障碍学生具有对环境刺激的敏感性、对压力回避性、比较孤僻、缺乏耐力等人格特点;适应障碍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不合理,人格特征与父母教养方式有关。男、女生有不同的三维人格特征。
林子江杨闯
关键词:人格家庭教育青少年
神经性厌食女学生三维人格特征与防御方式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神经性厌食(AN)女学生三维人格特征与防御方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门诊或住院治疗的AN患者36例为AN组,及同期温州市第八中学和温州医科大学的健康女学生36例为对照组,年龄和受教育年限与AN组匹配。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了解受试者的基本情况,采用三维人格问卷(TPQ)、防御方式问卷(DSQ)对受试者进行测评,比较两组TPQ、DSQ得分并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AN组TPQ躲避伤害性(HA)维度中预期忧虑和悲观主义-不受拘束的乐观主义(HA1)〔(5.0±1.3)分比(4.2±1.1)分〕、害怕不确定-喜欢不确定(HA2)〔(4.9±1.2)分比(3.6±0.9)分〕、易疲劳/虚弱无力-有精神力(HA4)〔(5.5±1.4)分比(3.7±1.0)分〕因子得分及总分〔(19.6±3.0)分比(15.4±2.2)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N组DSQ不成熟防御机制总均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1.0)分比(3.6±0.8)分,P<0.05〕。HA维度得分与不成熟防御机制维度得分及病程均呈线性正相关(r值分别为0.477、0.525,P<0.05),与BMI呈线性负相关(r=-0.367,P<0.05)。结论 AN女学生有特异性三维人格特征,这可能与其防御方式和病情有一定关联。
赵永忠林子江杨闯林海西易艳红
关键词:神经性厌食女性三维人格特征防御方式
社交恐惧症患者社交焦虑、惧怕否定评价与面部表情识别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分析社交恐惧症患者面部表情识别能力和社交焦虑、惧怕否定评价与面部表情识别相关性。方法采用社交焦虑量表、惧怕否定评价量表、面部表情强度识别测试分别对30例门诊社交恐惧症患者及30名正常人进行测定,并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对2组间结果进行比较,用相关分析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社交恐惧组在面部识别正确数上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社交恐惧组在面部正确反应时比对照组反应时要短(P<0.05);同类表情强度识别在2组间的正确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社交恐惧被试对"高兴"的正确数要多于其他表情的正确数(P<0.05),其他表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组内对"高兴"的正确数同样要多于其他表情正确数(P<0.05),对"害怕"的准确数除了与"鄙视"的表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正确数要少于其他4种表情(P<0.05);用皮尔逊相关分析对三者进行两两相关分析可得:表情强度识别与社交焦虑程度相关系数(r=0.24,P=0.32)、表情强度识别与惧怕否定的相关系数(r=-0.10,P=0.68),2组相关系数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社交焦虑与惧怕否定之间呈正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r=0.59,P<0.05)。结论社交恐惧症患者面部表情识别能力无下降,不存在面部表情的注意加工偏向;社交焦虑与面部表情识别能力、惧怕否定与面部表情识别能力不存在相关性。
林子江林海西林雪丹杨天兴王常绿杜松妹杨闯
关键词:社交恐惧症社交焦虑面部表情识别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