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月 作品数:5 被引量:122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天文地球 农业科学 更多>>
化学除草剂对农田生态系统野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31 2016年 农田生物多样性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除草剂的大量施用对其产生了严重影响。本文综述了化学除草剂对农田生态系统中野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并分析归纳了其影响机制。除草剂的施用会使敏感植物减少,抗药性植物增多,从而改变农田生态系统中的野生植物物种组成,并使其趋同化,降低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以致植物功能群单一化,群落稳定性下降。除草剂的主要影响机制是杀死植物或改变其生长代谢、抗性、繁殖等,改变生境,并与人为因素、环境因素等产生协同影响。不同种类的除草剂影响程度不同,且不同物种间、不同群落间的响应也存在差异。我国化学除草剂使用量持续增长,应加强除草剂对野生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重视除草剂使用历史记录和野生植物的长期监测,以及除草剂使用规范和相关政策法律研究,更好地保护我国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 齐月 李俊生 闫冰 邓贞贞 付刚关键词:化学除草剂 农田生态系统 物种多样性 植物功能群 除草剂对苘麻子代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延迟影响 被引量:5 2016年 以我国本土野生植物苘麻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和萌发实验,研究了苯磺隆和莠去津2种除草剂施用于苘麻花期对收获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苯磺隆和莠去津均对苘麻繁殖具有延续影响.苯磺隆对苘麻的种子萌发百分率和平均发芽时间影响不显著,而使种子萌发初始时间提前或推迟,随着浓度增加变化无规律性.大田推荐剂量浓度的苯磺隆(22.5g ai/hm^2)抑制第7天幼苗生长特别是子叶下胚轴生长,而低于大田推荐剂量的6个浓度均促进第7d幼苗生长.大田推荐剂量浓度1/16的莠去津(75g ai/hm^2)处理后所获得种子萌发百分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和其它处理获得的种子萌发百分率,施用大田推荐剂量(1200g ai/hm^2)和大田推荐剂量浓度1/4的莠去津(300g ai/hm^2)使种子初始萌发时间显著推迟.莠去津使种子平均发芽时间显著增加,大田推荐剂量浓度1/64(0.35g ai/hm^2)和1/4的莠去津抑制第7天幼苗生长. 齐月 关潇 闫冰 杜乐山 付刚 乔梦萍 李俊生关键词:莠去津 苯磺隆 苘麻 幼苗生长 莠去津对野生植物群落下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2017年 为探明亚致死剂量农药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基于大田控制试验,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技术分析喷施亚致死剂量的莠去津对野生植物群落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莠去津的喷施浓度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全部碳源的能力无显著影响(P>0.05),但与喷施处理后第30天相比,处理后第60天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全部碳源的能力有所降低,其中处理Ⅰ[喷施浓度(以质量浓度计)为1 200 g/hm^2]、处理Ⅲ(喷施浓度为300 g/hm^2)显著下降(P<0.05),而CK(对照组)、处理Ⅱ(喷施浓度为600 g/hm^2)降低程度不显著(P>0.05),并且其各处理间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全部碳源的利用能力大小为CK>处理Ⅲ>处理Ⅱ>处理Ⅰ.(2)喷施处理后第30天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水化合物类碳源的利用能力最强,对羧酸类碳源的利用能力相对较弱;喷施处理后第60天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水化合物类碳源的利用能力降幅最大,处理Ⅰ、处理Ⅱ、处理Ⅲ分别下降了0.63、0.78、0.85、0.76.(3)喷施除草剂后第30天处理Ⅱ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而第60天各处理间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与喷施处理后第30天相比,第60天各处理多样性指数都有所下降,但没有显著差异(P>0.05).(4)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能力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提取的与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相关的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86.6%,主成分1能够区分喷施处理后两个时期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5)冗余分析(RDA)表明,pH是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能力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研究显示,除草剂莠去津的施用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野生植物群落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闫冰 齐月 付刚 贺婧 肖能文 李俊生关键词:莠去津 土壤微生物 北京市近二十年景观破碎化格局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62 2017年 基于1993—2013年3期时间序列的遥感影像获得的一、二级景观类型的土地覆盖数据,利用移动窗口法和空间主成分分析法研究景观破碎度空间分布格局和破碎化过程。结果表明:北京市正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20年间其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1000.8 km^2,增长47.14%,而耕地面积减少21.86%;全市破碎化程度增加,其中,景观斑块总数增加了15.26%,而景观斑块的平均面积缩小了15.35%,景观形状指数(LSI)从88.426增加到98.897;北京市景观破碎化格局的空间异质性较大,但没有方向性偏好,却表现了"两极化"发展趋势,其中,高破碎化区域和低破碎化区域的面积增加,中等破碎化的区域面积减少,核心大城区和山区的景观破碎度降低,而新兴城区和郊区的景观破碎度增大;北京市景观破碎化格局的距离效应显著,呈现倒"U"型二次函数关系,其中,2013年的破碎度距离函数为:Y_3=0.1767+0.02898X_3-0.0005167X_3~2,距城市中心20—35 km处的城郊交错区景观破碎化程度最高。景观破碎化格局的分析有助于了解大城市快速发展阶段的景观格局演变规律,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绿地廊道维护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付刚 肖能文 乔梦萍 齐月 闫冰 刘高慧 高晓奇 李俊生关键词:城市化 景观破碎化 北京城市发展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2016年 为研究城市发展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以北京市建成区为例,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技术分析不同环路内3种类型绿地(居民区内绿地、街道边绿地、公园内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二环内各绿地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AWCD(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平均颜色变化率)相对较高,分别为1.107、1.192、1.007,表明其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较高,利用碳源能力较强,其他环路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碳源能力相对较弱;其中,各绿地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羧酸类碳源的利用能力最弱.城市环路梯度下居民区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相对较大;街道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无显著影响(或者城市环路梯度下街道边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趋同);四环一五环公园内绿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与其他环路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能力进行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显示,居民区内绿地、街道边绿地、公园内绿地提取的与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相关的主成分累积贡献率分别为86.79%、87.09%、84.92%,对主成分分离起主要作用的碳源主要是氨基酸类、糖类、多聚物类和羧酸类物质.冗余分析(RDA)表明,pH、土壤含水量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能力和功能多样性的主要因素.城市绿地类型和环路因子对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分异存在一定影响,但对碳源代谢能力变异的解释量(5.91%)低于土壤理化因子的解释量(16.26%).研究显示,城市环路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产生一定影响,但各环路街道边绿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元显著差异,并且二环内、二环一三环、三环-四环各绿地类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也无显著差异,说明城市发展可能使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 闫冰 肖能文 齐月 付刚 高晓琦 刘高慧 李俊生关键词:城市化 土壤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