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洪

作品数:15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贵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贵州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口腔
  • 8篇口腔鳞
  • 6篇细胞
  • 5篇蛋白
  • 5篇肿瘤
  • 5篇鳞状
  • 5篇鳞状细胞
  • 4篇细胞癌
  • 4篇鳞癌
  • 4篇鳞状细胞癌
  • 4篇免疫
  • 4篇口腔鳞癌
  • 4篇口腔鳞状细胞...
  • 3篇多形
  • 3篇多形性
  • 3篇多形性腺瘤
  • 3篇印迹
  • 3篇荧光
  • 3篇荧光定量
  • 3篇实时荧光

机构

  • 14篇贵州医科大学
  • 1篇贵州中医药大...
  • 1篇重庆市铜梁区...

作者

  • 14篇马洪
  • 8篇段晓峰
  • 2篇陈浩
  • 2篇周可
  • 2篇邹苑
  • 2篇向航
  • 1篇刘庭庭
  • 1篇刘丽
  • 1篇吴睿
  • 1篇冯红超

传媒

  • 4篇实用口腔医学...
  • 2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口腔医学
  • 1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贵州医药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7
  • 8篇2016
  • 1篇2008
  • 1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基因启动子P3甲基化状态与涎腺多形性腺瘤发生的关系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启动子P3在涎腺多形性腺瘤(SPA)中的甲基化状态。方法:收集26例SPA组织及瘤旁相对应的正常涎腺组织,10例涎腺恶性肿瘤(恶性多形性腺瘤除外)及10例正常涎腺组织,应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nMSP)检测IGF-Ⅱ启动子P3的甲基化状态。对其中10个样本(SPA及正常组织3对,恶性肿瘤及正常组织2对)采用焦磷酸测序(pyrosequencing)检测。结果:9例SPA中IGF-Ⅱ启动子P3呈低甲基化状态改变,其余为部分甲基化和甲基化。正常涎腺组织及涎腺恶性肿瘤组织未出现低甲基化改变。结论:IGF-Ⅱ启动子P3低甲基化可能在涎腺多形性腺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刘丽马洪
关键词:焦磷酸测序
S100A9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检测人S100钙结合蛋白A9(S100A9)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OSCC临床特征及病理情况的关系,并探讨其在OSCC的早期诊断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Western blot检测口腔正常组织标本30例及OSCC标本35例中的S100A9蛋白表达情况。结果:OSCC瘤体组织中S100A9显示为高表达(阳性率77.1%),明显高于正常组织组(阳性率46.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中低分化组的表达高于高分化组,Ⅲ~Ⅳ期OSCC组的表达高于Ⅰ~Ⅱ期,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100A9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S100A9高表达可能在OSCC的发展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表达很可能成为OSCC诊断和预后的分子指标。
瞿泽丰马洪段晓峰吴睿邹苑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免疫组织化学蛋白免疫印迹
DNMT1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6年
目的探讨DNMT1(DNA甲基转移酶1)基因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和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来我院治疗口腔鳞癌的患者中选出63例,均患有口腔鳞状细胞瘤,对患者的DNA甲基转移酶1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分析DNA甲基转移酶1m RNA的表达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 63例患者口腔癌病灶鳞状上皮细胞中DNA甲基转移酶1表达阳性率为100%,而病灶旁组织上鳞状上皮细胞中DNA甲基转移酶1表达阳性率为34.92%(22/63),数据之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同时DNA甲基转移酶1基因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等均无较大关联。结论 DNA甲基转移酶1在口腔鳞癌患者病灶组织中表达增强。
周可马洪段晓峰
关键词:口腔鳞癌DNMT1
IGF-1在涎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2016年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因在涎腺多形性腺瘤(PA)中的表达,探讨IGF-1与涎腺多形性腺瘤的发生、发展及临床相关性的关系。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33例涎腺多形性腺瘤患者及10例涎腺恶性肿瘤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IGF-1基因的mRNA,观察IGF-1在涎腺肿瘤中的表达情况。观察组涎腺多形性腺瘤患者及恶性组涎腺恶性肿瘤患者中IGF-1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正常腺体组织(P<0.05);多形性腺瘤中有包膜浸润的IGF-1表达高于无包膜浸润患者(P<0.05)。IGF-1基因在涎腺多形性腺瘤及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且IGF-1mRNA的高表达可能与涎腺多形性腺瘤包膜浸润程度相关。
向航马洪段晓峰
关键词:涎腺肿瘤多形性腺瘤IGF-1实时荧光定量
Bmi-1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Bmi-1基因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口腔鳞癌(OSCC)患者手术切除新鲜标本30例作为OSCC组,癌旁0.5 cm外正常组织及正常体检者的口腔黏膜组织共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两组组织中Bmi-1蛋白的表达,实时定量基因扩增荧光检测系统(QPCR)检测Bmi-1 mRNA的表达,比较不同临床理特征OSCC患者Bmi-1的表达差异。结果:OSCC组织中,Bmi-1蛋白和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在OSCC组织中,中低分化的OSCC组织的Bmi-1蛋白和mRNA表达高于高分化OSCC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1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Bmi-1基因检测可作为OSCC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
刘庭庭马洪段晓峰
关键词:BMI-1口腔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AURKA基因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检测极光激酶A(AURKA)基因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20例口腔正常组织及42例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采用Real-Time PCR检测AURKA基因在不同口腔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AURKA mRNA在OSCC中高表达,且不同分化程度,不同临床分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URKA在OSCC中高表达,AURKA作为激酶可能直接或间接地激活多种致癌蛋白或使多种抑癌蛋白失活,从而推动肿瘤的发生发展。
邹苑陈浩马洪
关键词:口腔鳞癌REAL-TIMEPCR
口腔鳞癌患者与健康人外周血清差异表达蛋白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通过口腔鳞癌患者血清及健康人血清中蛋白质组成的对比分析,获得口腔鳞癌患者血清中的蛋白变化。方法口腔鳞癌患者及健康人外周血清各20例,通过固相p 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以及质谱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在口腔鳞癌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口腔鳞癌和正常人血清差异表达明显的7个点,对其进行质谱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了其中的一个点,为Chain B,T-To-T(High)Quaternary Transitions In Human Hemoglobin.在口腔鳞癌血清中均为低表达。结论Chain B,T-To-T(High)Quaternary Transitions In Human Hemoglobin:Deshis146beta Deoxy Low-Sal.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调控作用。
赵天江马洪
关键词:口腔鳞癌双向凝胶电泳蛋白组学
CDK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OSCC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正常对照组)以及64例OSCC组织(OSCC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K1蛋白的表达,采用Real-Time q PCR检测CDK1 mRNA的表达,比较OSCC组及正常对照组CDK1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观察不同分化程度、不同临床分期及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的CDK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OSCC组CDK1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 OSCC组CDK1 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中、低分化OSCC组织中CDK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高分化OSCC组织(P<0.05),Ⅲ、Ⅳ期OSCC组织中CDK1 mRNA相对表达量也高于Ⅰ、Ⅱ期OCSS组织(P<0.05);有淋巴结转移OCSS组织中CDK1 mRNA相对表达量也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织(P<0.05)。结论:CDK1表达增高可能在OSCC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石静马洪段晓峰
关键词:口腔肿瘤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整合素β_(1)对恶性肿瘤生长及转移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整合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细胞膜上的跨膜异二聚体,介导细胞与细胞间以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的识别和黏附,整合素β_(1)是整合素家族中最大的亚群。整合素β_(1)可以通过结合不同的配体激活不同的下游信号通路,从而介导肿瘤细胞的迁移、侵袭和增殖,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并且能够通过促进肿瘤血管及淋巴管的生成,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转移;同时,整合素β_(1)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增强肿瘤细胞耐药性以及失巢凋亡抗性,影响恶性肿瘤的药物治疗,促进肿瘤转移灶的形成。整合素β_(1)作为恶性肿瘤的潜在治疗靶点,相关作用机制的研究对探索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程方旭黄晓霖马洪
关键词:恶性肿瘤整合素迁移
IGFBP-3在唾液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唾液腺多形性腺瘤(SPA)中的表达。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IGFBP-3在40例SPA、40例正常腺体组织及10例恶性唾液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IGFBP-3 mRNA在50例SPA组织、50正常腺体组织及10例唾液腺恶性肿瘤中的表达。结果:IGFBP-3蛋白在唾液腺正常组织(N组:8.54±3.95)的表达(A值)显著高于多形性腺瘤组(PA组:4.78±2.07)及恶性肿瘤组(CA组:3.63±2.27)(P<0.05)。而PA组与CA组之间则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IGFBP-3 mRNA在SPA组织与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均低于正常组织(PA/N组:0.654±0.387,CA/N组:0.452±0.229),PA组与CA组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包膜浸润程度的多形性腺瘤组织中相对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性别及有无复发上无明显差异。结论:IGFBP-3在多形性腺瘤中的低表达可能减低了拮抗IGF-1R的作用,引起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肿瘤形成。
向航马洪段晓峰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蛋白免疫印迹实时荧光定量PCR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