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保健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二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篇电离层
  • 2篇磁暴
  • 1篇低纬
  • 1篇地磁
  • 1篇地磁暴
  • 1篇地方时
  • 1篇电离层暴
  • 1篇电离层扰动
  • 1篇星际
  • 1篇行星
  • 1篇行星际
  • 1篇中低纬
  • 1篇日冕
  • 1篇日冕物质抛射
  • 1篇太阳活动
  • 1篇物质抛射
  • 1篇环流
  • 1篇共轭
  • 1篇共轭作用
  • 1篇ES

机构

  • 3篇中国电子科技...

作者

  • 3篇陈春
  • 3篇孙树计
  • 3篇王保健
  • 2篇赵振维
  • 2篇班盼盼
  • 1篇刘玉梅

传媒

  • 2篇电波科学学报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中国区域电离层Es与太阳活动相关性分析
2023年
利用1958-2018年国内4台站电离层数据,研究了Es与太阳活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Es与太阳活动的相关性随季节和地方时不同而异.在冬分季白天,各台站Es与太阳活动为强的正相关,而夏季夜间为强的负相关,其他时段不同台站有所差异.满洲里和北京站在冬分季白天foEs中值与R12拟合系数为0.002,广州和海口站则为0.003.在夏季夜间分别为-0.002和-0.004。金属离子形成的Es在夏季白天出现较多,冬分季白天较少.此外,Es全遮蔽出现率P和半遮蔽因子Fb与太阳活动负相关,且呈现出二阶特性。
王保健班盼盼孙树计陈春
关键词:ES太阳活动地方时
第23太阳活动周强磁暴行星际源的统计分析
2016年
统计了第23太阳活动周(1996-2006)发生的90次强地磁暴(Dst≤-100nT)的行星际源.在第23太阳活动周内,当行星际磁场(Interplanetary Magnetic Field,IMF)Bz分量南向翻转并持续较长时间时,通常会引起强磁暴的发生,进而引起电离层暴.文中分析了强磁暴的年分布状况以及引起强磁暴的不同行星际结构在同样活动周的分布特征,并且分析了中国地区电离层暴事件的行星际源.统计结果显示,1)行星际日冕物质抛射(Interplanetary Coronal Mass Ejection,ICME)是引起强磁暴的主要行星际源.在ICME中,相对于非磁云结构,磁云结构是引起强磁暴的主要行星际源.2)强磁暴主要在太阳活动极大年和下降年份,在太阳活动低年出现次数较少.强磁暴在太阳活动周的分布呈三峰结构,并认为可能跟1999年强磁暴发生次数异常少,使1998年凸显出来的现象有关.3)ICME引起的电离层暴事件是共轭作用区(Corotating Interaction Region,CIR)引起电离层暴的7倍多,这说明ICME也是电离层暴事件的行星际源.
陈春赵振维孙树计班盼盼王保健
关键词:地磁暴电离层暴磁云
超强磁暴期间中低纬电离层扰动的统计分析
2015年
利用1957-2005年72次超强磁暴期间的电离层观测数据,分析了北半球120°E附近中低纬电离层的扰动特征.结果表明,电离层的扰动形态随磁暴发生季节和开始时间的不同而异.在冬季,负相扰动主要发生在中纬,低纬以正相扰动为主,分界线在满洲里和北京之间;在中纬,下午开始的磁暴所引起的电离层扰动持续时间较长,而在低纬,夜间开始的磁暴所引起的扰动持续时间较长.夏季超强磁暴所引起的电离层扰动以负相为主,下午开始的磁暴所引起的扰动最强,夜间开始的磁暴所引起的扰动持续时间较长.在分季,虽然各台站电离层仍以负扰动为主,但扰动强度和持续时间随磁暴开始时间不同有明显差异.分析表明,上述电离层扰动特征与暴时环流的影响密切相关.
孙树计王保健赵振维刘玉梅陈春
关键词:电离层扰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