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梅
- 作品数:6 被引量:67H指数:4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57BL/6小鼠心肺复苏后心肌细胞线粒体自噬及细胞凋亡的相互作用与调节机制的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在心搏骤停心肺复苏系统性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C57BL/6小鼠心室肌细胞线粒体自噬与细胞凋亡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调控机制。方法:80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应用高钾合并窒息法制备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模型。其中6只复苏前组,74只小鼠造模。造模小鼠中有50只自主循环恢复(ROSC),将其随机分为复苏后2、12、24、48h组。应用透射电镜检测心肌细胞线粒体形态;应用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自噬蛋白表达和蛋白磷酸化表达,检测与线粒体相关的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和蛋白磷酸化表达。结果:C57BL/6高钾心搏骤停心肺复苏小鼠模型在复苏后48h内线粒体自噬特异性信号蛋白LC3-II表达持续显著增加,启动线粒体自噬的蛋白ULK1表达也持续增加。在复苏后12、24、48hC57BL/6小鼠通过mTOR磷酸化ULK1抑制线粒体自噬过度增加。C57BL/6小鼠在复苏后2、12h凋亡信号caspase-9蛋白活化增加,复苏后24、48h caspase-9蛋白激活逐步减少。心肺复苏后抑制凋亡因子Bcl-2未被明显激活。蛋白细胞色素C(Cyt c)和Smac/Diablo是线粒体释放的促进细胞凋亡的信号。C57BL/6小鼠在复苏后48h内线粒体释放的Smac/Diablo未见显著增加,线粒体释放的Cyt c在复苏后12h达到峰值。结论:免疫功能正常的C57BL/6小鼠心肌细胞在心搏骤停心肺复苏系统性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激活线粒体自噬,清除受损的线粒体。在复苏后24h抑制线粒体自噬的信号通路也被激活,提示体内的调控机制发挥作用,防止线粒体过度自噬。线粒体释放促进细胞凋亡的信号蛋白Cyt c在复苏后12h达到峰值。Cyt c与procaspase-9/Apaf 1交联,促使caspase-9活化。
- 叶璐吕菁君魏捷孙红双蒋舒玉张东梅
- 关键词:心肺复苏细胞凋亡C57
- 119例脓毒症凝血、抗凝和纤溶功能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3
- 2018年
-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凝血、抗凝、纤溶等各项实验室指标与SOFA评分、PCT质量浓度、7d存活率的相关性。方法 入组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119例脓毒症患者和外科择期手术119例非脓毒症患者。检测入院时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PT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PI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其抑制剂复合物(t-PAI-C)。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上述各项指标与SOFA评分、PCT质量浓度、7d存活率的相关性。结果①脓毒症患者入院时sTM、t-PAI-c、TAT与SOFA评分存在正相关;AT=Ⅲ、血小板计数与SOFA评分存在负相关;而PIC与SOFA评分不存在相关。②脓毒症患者人院时sTM、t-PAl—C与PCT存在正相关。血小板计数与PCT存在负相关,AT-Ⅲ、TAT、PIC与PCT不存在相关。③脓毒症患者入院时sTM、t-PAI-C、TAT与7d存活情况存在负相关;AT-Ⅲ、血小板计数与7d存活情况存在正相关;PIC与7d存活情况不存在相关。结论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其抑制剂复合物(t-PAI-C),分别代表内皮细胞损伤,凝血功能高度激活,抗凝功能相对不足,纤维蛋白降解能力降低,是临床监测脓毒症凝血功能紊乱的良好指标,是包括PLT、1NR、APTT在内的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的核心诊断标准的有益补充。
- 魏捷张东梅吕菁君刘艳红姜洁李嘉嫦叶璐李涛万曦
- 关键词:脓毒症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
- 138例不同首发症状的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与非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以相同症状首次就诊时常规实验室检查指标的显著性差异,提示非血液科医生尽早排查多发性骨髓瘤,减少多发性骨髓瘤的误诊与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2016.12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确诊13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特征。以肾功能不全(血肌酐≥177umol/L),感染,骨痛,贫血四大首发症状分组,分别设立对照组(首发临床症状相同的非骨髓瘤患者),采用SPSS22.0及Medcalce 15.10软件分析多发性骨髓瘤与非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常规实验室检查指标的显著性差异和诊断阈值。结果:1.首次就诊时血肌酐≥177umol/L,原因不明的肾功能不全患者出现血Ca〉2.39mmol/L+ALB≤30.31g/L+Hb≤84g/L,建议排查多发性骨髓瘤。2.常规治疗效果不佳,原因不明的感染患者出现IgM〈0.42g/L + ALB≤32.7g/L;ESR〉 82 mm/h;Hb〈100g/L三项之二,建议排查多发性骨髓瘤。3. 首发症状为骨关节疼痛合并骨质损害的男性患者存在尿蛋白及潜血阳性,并出现Ca〉2.39mmol/L + ALB〈37.5g/L + Hb〈104g/L + TT〉19.8sec时建议排查多发性骨髓瘤。4. 男性患者,难以纠正,原因不明的贫血,Hb≤90g/L出现IgM〈0.51g/L+ALB〈34.1g/L+GLB〉46.4g/L时建议排查多发性骨髓瘤。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由于累及多系统、多脏器,起病时血液系统症状不典型,血液系统外的症状多样化,导致在首诊过程中很容易误诊及漏诊。在肾功能不全,感染,骨痛,贫血的基础上,常规实验室检查提示高血钙,低IgM,低白蛋白,高球蛋白时,建议骨髓穿刺活检排查多发性骨髓瘤。早期诊断,规范治疗是提高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生存质量及生存时间的关键。
- 张东梅吕菁君魏捷叶璐谢吐秀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肾功能障碍贫血骨痛
- 心肺复苏后药物治疗新进展被引量:5
- 2016年
- 心肺复苏(CPR)是指针对心脏骤停和心源性猝死的紧急抢救措施。完整的CPR包括基础CPR、高级CPR、心脏骤停后治疗、特殊情况复苏。该文主要涉及后期的心脏骤停后治疗。心脏骤停时,全身的血供和氧供暂停,组织和细胞会发生一系列缺血缺氧表现,及时给予CPR救治后,机体会出现缺血再灌注损伤等相关表现。CPR后的患者机体内出现大量活性氧等自由基等物质,活性氧可以激活全身性炎症反应(SIRS)。作者主要研究药物从SIRS角度来治疗CPR后的患者。主要介绍糖皮质激素、多巴胺、新活素及乌司他丁对CPR后患者的作用机制。
- 张东梅吕菁君魏捷
- 关键词:心肺复苏后全身性炎症反应药物治疗
- 百草枯诱导肺上皮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变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7年
- 百草枯(Paraquat,PQ),化学名为1,1'-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盐,是一种有效且广泛使用的除草剂。一般成人PQ致死量为20%水溶液5~15ml,或口服致死剂量为30~50mg/kg。由于它毒性高、价格便宜、易于获得和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中毒后病死率达60%以上,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中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
- 谢吐秀吕菁君魏捷叶璐张东梅
- 关键词:百草枯肺纤维化中毒肺上皮细胞
- 脓毒症致肠道菌群失调机制与治疗的研究被引量:19
- 2018年
- 肠道菌群失调是指一种因机体内外环境的改变而出现的肠内菌种比例失调、菌种数量改变及肠内细菌(或毒素)移位的病理状态。脓毒症作为急重症监护室极为常见的高致死性综合征,是肠道菌群失调的常见原因,而肠道菌群失调反过来会显著加速脓毒症的发展。肠道虽然是人体内最大的微生物库和内毒素库,但临床医生在救治脓毒症致多脏器功能损伤患者时,往往会忽略肠道菌群失调所带来的危害,最终可能会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本文简要地从脓毒症致肠道菌群失调的流行病学、可能的发病机制和相应的治疗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
- 谢吐秀吕菁君魏捷叶璐张东梅
- 关键词:脓毒症肠道菌群菌群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