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耀

作品数:64 被引量:657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安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7篇文化科学
  • 7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8篇教育
  • 17篇高校
  • 16篇高等教育
  • 13篇实证
  • 12篇实证研究
  • 11篇就业
  • 9篇家庭
  • 9篇家庭资本
  • 8篇学术
  • 8篇硕士
  • 8篇协调度
  • 8篇城市
  • 7篇调查数据
  • 7篇学位
  • 6篇学科
  • 6篇学位论文
  • 6篇人力资本
  • 6篇资本
  • 6篇博士生
  • 6篇城市群

机构

  • 39篇南京农业大学
  • 24篇北京大学
  • 23篇西北大学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64篇高耀
  • 22篇刘志民
  • 13篇沈文钦
  • 13篇方鹏
  • 7篇陈洪捷
  • 6篇顾剑秀
  • 3篇张振华
  • 2篇赵世奎
  • 2篇李敏
  • 2篇苏林
  • 2篇杨佳乐
  • 1篇何红中
  • 1篇刘婷
  • 1篇贺凯丰
  • 1篇周献
  • 1篇龚怡祖
  • 1篇王传毅
  • 1篇张琳
  • 1篇刘晓
  • 1篇张松

传媒

  • 6篇教育科学
  • 5篇研究生教育研...
  • 4篇学位与研究生...
  • 4篇中国人民大学...
  • 3篇高等教育研究
  • 3篇中国农业教育
  • 3篇复旦教育论坛
  • 3篇南京财经大学...
  • 2篇煤炭高等教育
  • 2篇中国高教研究
  • 2篇现代教育管理
  • 2篇第三届(海峡...
  • 1篇江苏高教
  • 1篇教育研究
  • 1篇世界教育信息
  • 1篇高教探索
  • 1篇现代大学教育
  • 1篇理工高教研究
  • 1篇北京大学教育...
  • 1篇黑龙江教育(...

年份

  • 4篇2018
  • 11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3
  • 7篇2012
  • 8篇2011
  • 9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省域研究生教育竞争力与经济竞争力协调度双层次因素分析与综合评估--兼论促进区域研究生教育布局优化的可能路径
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双层次因素分析、聚类分析及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省域研究生教育竞争力与区域经济竞争力之间的协调度进行了实证考察和综合评估。研究结果表明:省域研究生教育竞争力和经济发展竞争力协调度大体可分为“高...
高耀张琳顾剑秀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教育竞争力经济竞争力协调度
文献传递
中国博士毕业生的就业偏好与实际就业部门分布——基于2016年13所高校的调查数据
博士毕业生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生力军,但一直以来,受制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国内外对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均非常缺乏。本文利用2016年中国13所高校博士毕业生问卷调查数据,对博士毕业生的就业偏好、实际就业...
沈文钦高耀张斌
中国博士毕业生就业状况——基于2014届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分析被引量:52
2016年
基于2014届代表性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分析了我国博士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就业去向分布、就业单位分布、就业地域分布及就业行业分布情况。分析结果显示:除个别高校外,我国博士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普遍很高,艺术类和师范类高校灵活就业率普遍高于工科类高校;在就业去向上呈现东部研究型大学升学和出国"双高"态势;在就业单位上呈现向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集聚态势;在就业地域上具有明显的"属地就业"和东部就业特征等"溢出"效应;在就业行业选择上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等综合特征。建议未来应重视做大做好中西部地区博士后工作,继续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博士生质量保障体系和治理体系,省级政府应继续增加对省域内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投入力度。
高耀沈文钦
关键词:博士生就业状况就业去向
家庭资本、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获得——基于江苏省的经验研究被引量:87
2011年
江苏省14所高校大学生的调研数据显示,整体而言,家庭资本对子女高等教育数量获得和质量获得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社会分层导致的教育机会差异在高等教育系统中依然存在,且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展,这种差异逐步由显性的"量的不平等"向更为隐性的"质的不平等"方向转移。从作用机制看,优势家庭通过直接资源排斥和间接文化传递将家庭资本优势转化为教育机会优势,实现高等教育获得的优势,最终实现优势社会阶层的代际传递。
刘志民高耀
关键词:家庭资本社会分层
中国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 协调度评价研究. ——基于2000 年和2010 年的横截面数据
十大城市群高等教育与经济水平均十分发达,探求二者之间协调度状况具有理论和实践 上的重大意义。通过构建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和象限分析等方法,使用 2000 年和2010 年横截面数据对十大城市群的高等...
高耀顾剑秀方鹏
关键词:TENHIGHERCOORDINATION
中国名牌大学党委书记个人特征研究——基于34所“985工程”高校的计量被引量:2
2013年
通过对34所"985工程"高校党委书记个人特征的相关统计数据研究发现:84.85%的为男性,15.15%的为女性;主要来自东部发达地区;平均任职年龄是53岁;79.8%的名牌大学党委书记具有研究生学历;9.1%有在国外取得学位的教育背景;具有文史哲背景的比例为48.1%;40.63%具有至少一个本校的学位;平均任职年限为5.6年;绝大多数党委书记具有在政府部门工作的经历,且现有行政级别为副部级。通过对名牌大学党委书记个人特征与国内外名牌大学校长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一些颇有价值的规律,这对促进我国高水平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
高耀顾剑秀
关键词:党委书记
中国未来农科人才需求的灰色系统预测——基于2001-2007年农科学生数的实证研究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以2001-2007年全国农科招生数及毕业生数为基础构建灰色模型,预测了2010-2015年农科人才招生及毕业生需求量,结果显示:到2015年,我国农科招生数约为20万人左右;农科毕业生将达17万人左右...
刘志民高耀
关键词:农科人才GM(1,1)模型
文献传递
学科文化与博士学位论文的创新标准——基于哲学、社会学和物理学的考察被引量:14
2018年
本文基于2015年全国博士论文抽检材料,对学科文化与博士学位论文的创新标准这一命题展开研究,得出如下三点主要结论:其一,在学科文化各异的学科中,同行专家对博士学位论文的创新标准评价呈现明显差异,哲学、社会学倾向于将学位论文视为一种带有学术训练性质的学业评价,物理学则将学位论文视为一种强调原创性的学术评价。其二,从一致度看,与软学科相比,硬学科中同行专家对学位论文创新标准界定的一致性和共识度明显更高;从严松度看,同行专家对创新性的评价尺度在硬学科中较为严格而在软学科中则相对宽松。其三,博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具有涵盖"规范性底线"和"创新性底线"在内的双重底线,但底线保障程度与学科文化呈现相关性。
高耀
关键词:博士学位论文学科文化学科范式学术评价
长三角城市综合竞争力多指标空间测度——基于因子和聚类分析的实证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从人力资源、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对外开放竞争力六个子系统层构建全方位、多角度、动静态结合的多指标评价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长三角16个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测度、排序,提取主成分因子;并结合因子得分及综合得分采用聚类分析法将地区城市分为五类,在分析各城市优劣势基础上提出具体发展目标及政策建议。
高耀薛琴
关键词:长三角城市综合竞争力聚类分析
中国省域研究生教育竞争力与经济竞争力协调度双层次因素分析与综合评估——兼论促进区域研究生教育布局优化的可能路径被引量:23
2013年
作者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双层次因素分析、聚类分析及回归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省域研究生教育竞争力与区域经济竞争力之间的协调度进行了实证考察和综合评估。研究结果表明:省域研究生教育竞争力和经济发展竞争力协调度大体可分为"高水平协调"、"中等水平协调"、"低水平协调"、"高位弱协调""、低位弱协调"和"极不协调"等六种类型;研究生教育竞争力与经济发展竞争力之间具有较高的正向显著相关关系;四大区域内部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要远大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必须高度重视区域研究生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应努力提高研究生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动态适应能力,不断增加弱势地区的学位授权点数量和专项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增强研究生教育机构、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良好互动合作,大力鼓励跨区域互动合作实现优质研究生教育资源互惠共享。
高耀张琳顾剑秀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教育竞争力经济竞争力协调度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