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浩

作品数:8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烧伤
  • 3篇腺癌
  • 3篇肺腺癌
  • 2篇多西他赛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计数
  • 2篇严重烧伤
  • 2篇严重烧伤患者
  • 2篇预后
  • 2篇伤患者
  • 2篇上皮
  • 2篇上皮间质
  • 2篇烧伤患者
  • 2篇人肺
  • 2篇人肺腺癌
  • 2篇细胞
  • 2篇计数
  • 2篇间质
  • 2篇EGFR-T...
  • 2篇GR

机构

  • 8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程浩
  • 5篇郝吉庆
  • 3篇陈旭林
  • 3篇王飞
  • 3篇刘晟
  • 3篇王超
  • 3篇邱乐
  • 1篇周波
  • 1篇方旭

传媒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感染.炎症....
  • 1篇中华损伤与修...
  • 1篇中华重症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沉默FGL1增强人肺腺癌PC-9细胞对多西他赛敏感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沉默纤维蛋白原样蛋白1(fibrinogen-like protein 1,FGL1)对人肺腺癌PC-9细胞多西他赛敏感性的影响。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人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株BEAS-2B及人肺腺癌细胞株PC-9中的FGL1蛋白表达情况。以siRNA沉默PC-9细胞株中FGL1基因,CCK-8法检测沉默FGL1对PC-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对多西他赛敏感性的影响。结果与BEAS-2B细胞株比较,FGL1在PC9细胞株中呈高表达,其蛋白相对表达量是BEAS-2B细胞株的6.5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通过转染FGL1siRNA沉默FGL1可增强多西他赛对PC-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与FGL1siNC组细胞相比,FGL1siRNA组PC-9细胞的IC50值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特异性沉默FGL1基因可抑制人肺腺癌细胞PC-9中FGL1的表达,抑制PC-9细胞的增殖,提高对多西他赛的敏感性。
郝吉庆程浩高薇薇孙翠兰
关键词:肺腺癌多西他赛
自噬对PC9/GR细胞吉非替尼敏感性及PD-L1影响的体外研究
2021年
目的探讨在体外影响自噬对吉非替尼耐药肺腺癌细胞PC9/GR药物敏感性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吉非替尼敏感细胞株PC9及吉非替尼耐药细胞株PC9/GR自噬相关蛋白LC3II/LC3I、Beclin1及PD-L1表达水平;CCK-8实验检测PC9和PC9/GR细胞对吉非替尼敏感性以及抑制PC9/GR自噬后各组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调控PC9/GR自噬后LC3II/LC3I、p62及PD-L1的表达。结果PC9/GR细胞中自噬及PD-L1表达高于PC9细胞,CCK-8实验显示PC9/GR细胞对吉非替尼IC50高于PC9细胞,抑制自噬后PC9/GR细胞对吉非替尼药物敏感性部分恢复(P<0.05)。Western blot显示在PC9/GR细胞中诱导自噬PD-L1表达增加,抑制自噬PD-L1表达减少,且随自噬抑制剂处理的时间及浓度的改变而变化(P<0.05)。结论体外实验结果提示,抑制自噬可能增强肺腺癌耐药细胞对吉非替尼的敏感性,提示PD-L1可能被自噬调控,PD-L1可能参与体外抑制自噬逆转吉非替尼耐药的过程。
李轩程浩方乐郝吉庆
关键词:自噬
FGL1对多西他赛诱导肺腺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样蛋白1(fibrinogen like protein 1,FGL1)对多西他赛诱导的肺腺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GA数据库分析FGL1基因在肿瘤中表达水平,Kaplan Meier Plotter工具分析GEO数据库中样本信息并绘制生存曲线。选取人肺腺癌PC-9和A549细胞,通过siRNA技术沉默FGL1表达,Transwell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E-cadherin和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FGL1在肺腺癌中表达明显上调。高表达FGL1组患者总生存期明显低于低表达组。敲降FGL1表达后肺腺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下降,且在相同剂量多西他赛作用下,肺腺癌PC-9和A549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下降;沉默FGL1后联合多西他赛可明显下调肺腺癌细胞N-cadherin蛋白而上调E-cadherin蛋白表达。结论FGL1在肺腺癌中呈高表达并与患者生存预后相关。FGL1可通过阻碍EMT进程增强多西他赛对肺腺癌细胞侵袭、迁移抑制能力。
程浩李轩方乐郝吉庆
关键词:多西他赛肺腺癌迁移上皮间质转化
ANGPTL4调控人肺腺癌PC9/GR细胞迁移和侵袭机制的研究
2022年
目的 探究人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对肺腺癌吉非替尼耐药细胞(PC9/GR)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siRNA方法干扰PC9/GR细胞中的ANGPTL4表达,并以Western blot、qRT-PCR验证干扰效果;以CCK-8实验验证干扰ANGPTL4对PC9/GR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等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Western blot实验测定各组细胞中上皮间质化(EMT)相关蛋白Vimentin、E-cadherin及N-cadherin的表达水平。结果 PC9/GR细胞中ANGPTL4表达高于PC9细胞,CCK-8实验显示PC9/GR细胞对吉非替尼的IC_(50)高于PC9细胞,且干扰PC9/GR细胞中ANGPTL4表达后,IC_(50)降低;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实验显示,干扰PC9/GR细胞中ANGPTL4表达后,细胞伤口愈合能力、迁移及侵袭能力减弱。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干扰ANGPTL4后PC9/GR细胞中N-cadherin、Vimentin表达降低而E-cadherin表达增加。结论 ANGPTL4可能参与肺腺癌吉非替尼获得性耐药,并促进PC9/GR细胞的侵袭转移,干扰ANGPTL4可抑制PC9/GR细胞的EMT过程。
方乐李轩程浩郝吉庆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整合教学模式在肿瘤学临床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索“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授课模式在肿瘤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于2019年9月选取安徽医科大学90名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45名。对照组开展“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授课模式,实验组开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授课模式,对比两组考核成绩、对教学模式的认可、教学效率、自身的学习效率、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对学习的兴趣等指标。结果肿瘤学实验组理论成绩[(89.34±9.12)分]和临床技能考核成绩[(90.23±8.35)分]均高于对照组理论成绩[(82.45±10.38)分]和临床技能考核成绩[(85.28±9.5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验组对教学模式的认可、教学效率、自身的学习效率及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对学习的兴趣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优势更为明显,更能满足当今医学教育发展的需求。
郝吉庆程浩
关键词:器官系统肿瘤学临床教学
微动力负压护创敷料对兔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观察微动力负压护创敷料对兔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耳兔8只,采用电子恒温恒压电烫仪90℃烫其背部12 s造成Ⅱ度烧伤创面,每只兔背部共烫伤4个Ⅱ度烫伤创面。采取左右自身对照,左侧为微动力负压护创敷料的治疗组,右侧为采用凡士林纱布覆盖、无菌纱布包扎的对照组。烫伤后即刻和治疗后第1、3、5、7天共5个时相点分别采集创面皮肤组织标本,干湿重法测定创面组织含水量,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创面微循环血流量,并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治疗后第1、3、5、7天,治疗组创面组织含水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67、5.133、4.464、3.875,P=0.001、0.001、0.003、0.006),治疗后第3、5、7天,创面微循坏血流量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55、-4.835、-7.168,P=0.016、0.020、0.000)。治疗组第14天和第20天的创面愈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052、-11.223,P=0.000、0.000),治疗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为(20.9±2.2)d,对照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为(23.0±2.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79,P=0.000)。结论微动力负压护创敷料可减轻创面水肿,增加兔Ⅱ度烧伤创面微循环血流量,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周波陈旭林程浩方旭刘晟王飞王超邱乐
关键词:烧伤伤口愈合血流量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血小板计数的比值对严重烧伤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伤后第3 天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血小板计数的比值(RPR)在严重烧伤患者预后中的判断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 年1 月-2014 年12 月收治的符合重度以上烧伤标准的成年患者325例,检测患者伤后第3 天RDW 和血小板计数.根据患者伤后第3 天RPR 中位数值将其分为高RPR(RPR ≥ 0.124)组和低RPR(RPR 〈 0.124)组,收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烧伤严重程度、是否有吸入性损伤等指标的数据,采用Kaplan-Meier 法分析严重烧伤住院期间生存率并将结果带入Cox 回归分析,同时绘制61 例死亡患者ROC 受试者工作曲线,探讨伤后第3 天RPR 对严重烧伤患者预后的判断作用.结果:伤后第3 天高RPR 组和低RPR 组在严重烧伤住院期间生存率分别为70.2%(118 例)和93.0%(146 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 回归分析提示伤后第3 天RPR 为预测烧伤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0.398,95% 置信区间: 0.2000.794,P〈0.01).对61 例死亡患者ROC 曲线分析提示,伤后第3 天RPR 值ROC 曲线下总面积为0.776(95% 置信区间为0.706-0.846,P〈0.01).其中伤后第3 天RPR 的最佳阈值为0.192 时敏感性62.3%,特异性86.3%.结论:伤后第3 天RPR 对严重烧伤患者预后的预测有临床意义.
邱乐程浩王超刘晟王飞陈旭林
关键词:烧伤预后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
中性粒细胞绝对数与血小板计数的比值对严重烧伤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伤后第3天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绝对数与血小板计数的比值(NPR)在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416例成人重度及以上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收集患者伤后第3天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的化验检查结果。依患者伤后第3天NPR中位数值,将其分为高NPR(≥0.077)和低NPR(<0.077)2组,同时综合考虑2组患者性别、年龄、吸入性损伤、机械通气、早期手术、烧伤指数等资料。对观察指标值行χ~2或t检验,利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严重烧伤患者住院期间生存率,带入Cox回归分析并绘制58例死亡患者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伤后第3天NPR对判断严重烧伤患者预后的作用。结果伤后第3天高NPR组和低NPR组在严重烧伤住院期间生存率分别为78.9%和9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Cox回归分析提示伤后第3天NPR为预测烧伤后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33.353;95%CI:4.050~274.704,P <0.01)。58例死亡患者ROC曲线显示,烧伤后第3天NPR值曲线下总面积为0.742(95%CI:0.675~0.809,P <0.01)。其中伤后第3天NPR的最佳阈值为0.099(敏感度67.2%,特异度70.1%)。结论烧伤后第3天NPR对预测严重烧伤患者的预后有较强的临床意义。
汤旭东程浩邱乐李世吉王超刘晟王飞陈旭林
关键词:烧伤预后血小板计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