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倩茹

作品数:12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福建省区域科技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大豆多糖
  • 6篇乳液
  • 4篇米乳
  • 4篇纳米乳液
  • 3篇蛋白
  • 3篇植物
  • 3篇植物蛋白
  • 3篇乳化
  • 3篇乳化稳定性
  • 3篇水溶性大豆
  • 3篇水溶性大豆多...
  • 3篇酯化
  • 3篇烯基琥珀酸
  • 3篇烯基琥珀酸酐
  • 3篇辛烯基琥珀酸...
  • 3篇MAILLA...
  • 2篇脂溶性色素
  • 2篇制法
  • 2篇色素
  • 2篇酸溶性蛋白

机构

  • 12篇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12篇刘倩茹
  • 11篇齐军茹
  • 2篇杨晓泉
  • 2篇康燕辉
  • 1篇曹静
  • 1篇程萌

传媒

  • 3篇现代食品科技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化工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聚合大豆多糖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聚合大豆多糖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为:将可溶性大豆多糖加入到水中,加热至25~60℃,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得到大豆多糖溶液,然后用碱调节溶液pH为7.5~9.5,搅拌条件下加...
齐军茹刘倩茹
文献传递
大豆酸溶蛋白/大豆多糖纳米乳液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12
2015年
纳米乳液具有抗沉降和抗乳析动力学稳定性,是提高脂溶性物质的水溶性和生物利用度的有效手段。本论文探索了大豆酸溶蛋白(acid soluble soy protein,ASSP)/大豆多糖(soy soluble polysaccharides,SSP)纳米乳液的制备工艺,系统分析了p H条件、加油量、压力、质量比、热处理等因素对纳米乳液形成以及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 H 3.0~4.0范围内,酸溶蛋白与大豆多糖质量比1:4,400 bar的压力下,可以很好地包埋5%~20%的油,此时制备的乳液粒径为269.33±2.26 nm,并且储存60天粒径无显著性变化(P>0.05)。p H条件、高压以及热处理对乳液的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P<0.05),ASSP/SSP纳米乳液适合食品工业中的酸性介质、高温以及高盐环境下的应用。通过果胶酶水解大豆多糖,对酸溶蛋白/大豆多糖纳米乳液的形态学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酸溶蛋白/大豆多糖纳米乳液的微滴表面被多糖覆盖,大豆多糖能够很好地固定在微滴表面并使得纳米乳液微滴稳定和分散。
齐军茹翁静宜康燕辉冯纪璐刘倩茹刘李森廖劲松
关键词:酸溶性蛋白大豆多糖乳液粒度分布
大豆7S球蛋白与葡聚糖共价键合纳米凝胶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3
2016年
基于蛋白质与多糖的Maillard反应与自组装制备一种新型的绿色的具备核壳结构的纳米凝胶。利用干热反应制备大豆7S球蛋白与葡聚糖的共价接枝物(soy β-conglycinin-dextran conjugates,SDC),通过对SDC热处理使其自组装成大豆7S球蛋白-葡聚糖纳米凝胶(soy β-conglycinin-dextran nanogels,SDN),对其形貌、结构及性质进行分析,并利用多糖的空间位阻效应抑制蛋白质宏观过度聚集的理论指导,探讨尺寸均一SDN的形成机制。形貌学与zeta电位分析表明SDN为具备核壳结构的球状粒子,其外壳由亲水性的葡聚糖构成,内核由凝胶化的蛋白构成;表面疏水性分析表明内核蛋白的三级结构发生转变,疏水基团暴露,从而形成多个疏水空腔;稳定性分析表明SDN具有高度的pH稳定性与储存稳定性,对疏水活性物质的输送载体构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冯纪璐齐军茹翁静宜刘倩茹曹静程萌
关键词:大豆7S球蛋白葡聚糖MAILLARD反应核壳结构纳米凝胶
酯化大豆多糖的制备及其分散稳定特性
2019年
将辛烯基琥珀酸酐(OSA)与水溶性大豆多糖(SSPS)进行酯化反应,并通过超滤膜分离技术对酯化后的大豆多糖进行分离纯化从而得到相对分子质量更加集中的酯化水溶性大豆多糖(OSA-SSPS).利用超滤膜对酯化后的大豆多糖进行分离得到OSA-SSPS,并对比了SSPS与OSA-SSPS的红外光谱、粒径、Zeta电位、黏度.结果表明:OSA-SSPS在1733 cm^(-1)处有明显的吸收峰,说明SSPS与OSA发生了酯化反应生成了OSA-SSPS;OSA-SSPS的粒径及电位绝对值均高于SSPS;OSA-SSPS的黏度也高于SSPS.酸性乳饮料稳定性及形貌学分析表明,同SSPS相比,OSA-SSPS具有更优越的蛋白分散稳定性,微滴分布均匀.研究表明,SSPS与OSA的酯化反应过程中,SSPS侧链增长,电位发生变化,空间位阻增强.
齐军茹赵如霞刘倩茹曾伟奇杨晓泉
关键词:水溶性大豆多糖辛烯基琥珀酸酐酯化超滤
干热法及大分子拥挤体系制备的共价复合物的物化性质
2015年
通过干热法和大分子拥挤体系分别制备大豆7S球蛋白-葡聚糖共价复合物,讨论不同反应体系制备的产物的物化性质差异.根据糖基化产物在7S等电点(p H=4.8)和中性条件(p H=6.5)下的溶解性将其分成两组分,对其接枝度、蛋白质二级结构、内置荧光和浊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大分子拥挤环境下,7S在液相环境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水解,生成小分子的肽链,有利于多糖的共价接入;MC48(p H=4.8时制得,大分子拥挤体系)中主要是接枝程度较高的糖基化产物,MC65(p H=6.5时制得,大分子拥挤体系)中含有的糖基化产物接枝度较低,且程度不均匀;干热法制备得到的DH48(p H=4.8时制得)和DH65(p H=6.5时制得)接枝度较低,差异性不及大分子拥挤环境显著.SDSPAGE、圆二色光谱、内置荧光分析结果表明,大分子拥挤环境下制得的MC48和MC65物化性质差异显著,而干热法制得的DH48和DH65的物化性质差异不明显.
齐军茹翁静宜冯纪璐刘倩茹杨晓泉
关键词:葡聚糖物化性质MAILLARD反应
水溶性大豆多糖的物性修饰及其性能研究
本研究以水溶性大豆多糖(SSPS)为主要原料,基于辛烯基琥珀酸酐(Octenyl succinic anhydride,OSA)与水溶性大豆多糖(Soybean soluble polysaccharides,SSPS)...
刘倩茹
关键词:水溶性大豆多糖复合乳液酯化乳化稳定性
文献传递
一种包埋天然脂溶性色素的植物蛋白/大豆多糖纳米乳液及制法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包埋天然脂溶性色素的植物蛋白/大豆多糖纳米乳液及制法。其制备方法为:将植物酸溶蛋白和可溶性大豆多糖分别溶解于去离子水中,搅拌2~3h,调整溶液pH?2.0~4.0,分别得到蛋白储液和...
齐军茹刘倩茹冯纪璐
文献传递
基于糖基化反应及自组装法制备大豆分离蛋白-可溶性大豆多糖核壳结构纳米凝胶被引量:5
2016年
结合大分子拥挤环境下的糖基化反应与自组装两步法,制备了安全而新型的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凝胶.首先,通过水相体系中的Maillard反应使亲水性大豆多糖(SSPS)共价连接到大豆分离蛋白(SPI)上形成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然后,在疏水聚集及静电吸引作用力的驱动下诱导接枝共聚物自组装形成SPI-SSPS纳米凝胶.原子力显微镜与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SPI-SSPS纳米凝胶为分布均匀、具有核壳结构的球形粒子,以亲水性的SPI为壳,以交联的SSPS为核;利用圆二色光谱法与荧光光谱法表征了SPI-SSPS纳米凝胶的结构,结果表明,SPI-SSPS纳米凝胶中蛋白的三级结构发生改变,疏水基团暴露于蛋白表面使纳米凝胶内部形成疏水微区,有利于荷载疏水性药物;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SPI-SSPS纳米凝胶具有环境稳定性,在一定的pH值与生理离子强度范围内粒子基本不变,于4℃能稳定储藏120 d以上.因此,SPI-SSPS纳米凝胶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冯纪璐齐军茹刘倩茹
关键词:纳米凝胶MAILLARD反应自组装大豆分离蛋白可溶性大豆多糖
基于大豆多糖的复合乳液储藏稳定性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乳液是脂溶性生物活性化合物很好的包埋和输送载体,脂溶活性物质能够很好的包埋在油滴中,增强其在水相中的溶解度和稳定性。基于大豆多糖修饰的蛋白复合乳液具有更小更分散的油滴,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前景广阔。在高温、高盐及酸性的工艺操作环境中,大豆酸溶蛋白(acid soluble soy protein,ASSP)/大豆多糖(soy soluble polysaccharides,SSPS)复合乳液的货架期是实现其有效利用的关键。本论文通过研究热处理、p H及盐离子等条件对O/W体系ASSP/SSPS复合乳液的影响,考察评价ASSP/SSPS复合乳液的贮藏稳定性。结果表明,热处理能够有效增强ASSP/SSPS乳液长期稳定性,受p H变化影响较小。当在p H值为3.0-4.0的范围贮藏时,ASSP/SSPS乳液的稳定性能最优越,基本不受盐离子的影响,并且储存60 d后乳液粒径基本不变。ASSP/SSPS复合乳液的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研究可以看出,贮藏60 d后,因ASSP/SSPS的复合界面行为增强,乳液微滴表面形成了更稳定不可逆的ASSP/SSPS复合膜,乳液微滴分布均匀,粒径大小没有明显改变,粒径在268.92-315.26之间。文章通过对ASSP/SSPS复合乳液储存稳定性的系统分析,为复合乳液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刘倩茹冯纪璐翁静宜康燕辉齐军茹
关键词:复合乳液大豆多糖贮藏稳定性
一种植物蛋白/大豆多糖纳米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食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植物蛋白/大豆多糖纳米乳液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植物酸溶蛋白和可溶性大豆多糖分别溶解于去离子水中,搅拌2~3h,调整溶液pH2.0~4.0,分别得到蛋白储液和多糖储液...
齐军茹刘倩茹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