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位涛

作品数:16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军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军事

主题

  • 12篇教育
  • 5篇子女
  • 4篇随迁子女
  • 4篇农民工子女
  • 4篇民工子女
  • 3篇融合教育
  • 3篇农民
  • 3篇农民工
  • 3篇农民工随迁子...
  • 3篇民工
  • 2篇文化
  • 2篇内涵式
  • 2篇内涵式发展
  • 2篇教育公平
  • 2篇传统文化
  • 2篇促进教育
  • 2篇促进教育公平
  • 1篇道德
  • 1篇道德教育
  • 1篇德教

机构

  • 16篇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

  • 16篇位涛
  • 5篇周兴国

传媒

  • 3篇现代中小学教...
  • 1篇教育探索
  • 1篇教育研究与实...
  • 1篇成人教育
  • 1篇教学与管理(...
  • 1篇中国教育学刊
  • 1篇教育导刊(上...
  • 1篇当代教育理论...
  • 1篇教学与管理(...
  • 1篇教育科学文摘
  • 1篇教育与教学研...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18
  • 3篇2017
  • 9篇201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学习型社会背景下农村老龄人口的教育问题探讨被引量:4
2017年
构建学习型社会是当今中国发展正在经历的一个转型和变革,也是我国的一个战略目标。在全民学习、终身教育的浪潮之下,农村老龄人口则面临着自身知识基础薄弱、学习愿望不强、学习能力不足等自身缺陷以及接受新的教育的资源较少、周围教育环境差等外部困境,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农村老龄人口教育机制体制、转变农村老龄人口接受不断教育的理念以及营造一个全民学习的社会氛围都将对农村老龄人口现阶段的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助推力,推动学习型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位涛
关键词:学习型社会教育
促进教育公平:从学生的差异性资源入手
2016年
学生的差异性资源与我们现在追求的发展适合学生特性的、特色化的教育公平以及实现教育的过程性公平和最终的结果公平,无论是在内涵上还是在实践意义上都不谋而合。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公平要求我们注意学生个性特色的发展,把学生个性的成长作为实现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标准,而学生的差异性资源正好满足了这种多元化发展的前提条件,为实现教育的内涵式公平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位涛
关键词:教育公平内涵式发展过程性
农民工子女学校融合教育的目标与限度
当今人们对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研究和实践的重点是融合教育,力图通过这种教育方式来使农民工子女更好地融入到城市中,乃至于这个群体能够更好地在城市中生活。我们承认这种学校融合教育在某些方面确实有很大的益处,但是学校融合教育对于...
位涛周兴国
关键词:农民工随迁子女
农民工子女学校融合教育的目标与限度
当今人们对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研究和实践的重点是融合教育,力图通过这种教育方式来使农民工子女更好地融入到城市中,乃至于这个群体能够更好地在城市中生活。我们承认这种学校融合教育在某些方面确实有很大的益处,但是学校融合教育对于...
位涛周兴国
关键词:农民工随迁子女
文献传递
调动家长参与积极性:形成由配合到合作的教育合力被引量:6
2016年
家校合作从本质上来讲是家庭和学校基于相同的目标,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学生身心施加合适的教育影响以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过程。家庭与学校在教育中承担着同样重要的职责,只是到了以学校为主要的教育阶段形成以后,家庭教育往往服从学校教育。由于家庭参与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观念上的阻力,导致了他们参与家校合作的过程成了配合学校教育活动的辅助性活动。
位涛
关键词:家校合作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教育合力
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构筑社会主义新文化理念:教育体制改革的助推力
2016年
教育体制改革是社会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一个热点话题。教育体制改革包括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教育人才培养体制以及教育教学机制体制的改革。教育体制的改革绝不是任何政策规定以及行政力量所能解决的,它更多的需要一种深层次的文化理念的引导和支持。只有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结合新的世情、国情,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新理念,才能为攻克教育体制改革阻力获得智力支持和最强保障。
位涛
关键词:教育教育体制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情感的形成:从普遍的情感到职业的情感被引量:2
2016年
教育活动是人的社会性活动,必然有情感的存在。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必然具有一种关于教育的情感。教育情感应该是一种基于普遍人类情感而又高于这种情感,针对教育活动而产生的对于教育活动相关者的爱与关切之情,它的本质是爱的体验,包括教育信仰、教育道德感以及教育理性三个部分。在日常教育过程中要形成这种情感,教师必须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会以理性的方式把自己对于学生的爱以及对于教育事业的爱贯穿和统一起来,简言之就是要用理性的爱把普遍的情感转化为职业的情感。
位涛
关键词:教育情感职业情感
法制化进程中教育政策合理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当今,法制化进程不断加快,教育政策形成的理念、价值取向的合理变迁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教育政策的合理变迁要朝着更加法制化、更加理性地倡导正确的价值观念、结合实践发展要求且自身要有一定弹性等方向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构筑起一道以法律为基础理念为教育事业服务的政策体系,推动教育改革的发展。
位涛
关键词:教育政策法治原则
何以“成人”:时间中的教育及其高质量发展
2023年
生命的成长与教育的时间性紧密相联,教育的时间性意味着生命的成长是一个完整持续的过程。由此,建基于生命成长的教育高质量发展,不仅指向“结果性”的“成才”,还需走向完整性、过程性的内在“成人”。在此意义上,个体同时存在于三重时间之中:物理时间的先在性作为个体成人的基本境遇;生命时间的体验性作为个体成人的内在依据;历史时间的延续性作为个体成人的价值方向。关注“完整时间”的个体成人,深刻展现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命之维。为此,以时间意识养成为中心的个体成人,需要引导个体激活与万物的关系,以此深刻感知自己在现实中的位序;在顺应节奏的过程中,以生命成长的体验性引导内在意识的完善;在融入整体中,形成内在秩序以寻求价值性的生成。总之,个体成人是在现实的整体性生活中,培养“关系-节奏-秩序”相统一的完整的时间意识。这为反思当下的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来自“时间”意义上的启示。
位涛
关键词:生命成长
促进教育公平:从学生的差异性资源入手被引量:5
2016年
教育公平是当今社会持续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对教育公平问题的讨论以及理论研究也愈渐深入。教育公平的探求已从外延式公平逐渐转入内涵式的特色发展公平,也就是由追求起点的公平逐步转向过程和结果的公平。学生的差异性是与生俱来的,并且能够对学生的发展起重要作用,促进教育公平必须重视这种资源,它对内涵式发展的公平、实现过程和结果的公平都有重要的意义。促进教育公平需充分重视和发挥学生的差异性资源,建立差异性资源交互促进的教学相长机制,创办特色学校,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等。
位涛
关键词:教育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