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登殿
- 作品数:10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磷酸脱氢酶在鼠某些神经节中分布的研究
- 1995年
- 应用还用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磷酸脱氧酶(NADPH-D)组化技术观察了10只Wistar大鼠心神经元回路中的外周神经;心内神经节、胸2~4背根神经节、进走神经结状神经节。结果表明,各节内均存在NADPH-D阳性细胞.在胸2~4背根神经节、结状神经节内的阳性细胞中。有深染和中度着色的细胞,许多大、中、小型细胞被染色,部分染色很深,呈高尔基样着色;深染的细胞占20%左右,无区域性增多现象,其细胞形态多样,多角或不规则形居多;部分中度着色细胞为圆形、卵圆形,与培养的胸2~4背根神经节的NADPH-D阳性细胞数量和着色程度不同。
- 冯登殿李光千王健本
- 关键词:NADPH-D阳性细胞核苷心内神经节
- 小鼠胸腺实质内凋亡细胞分布的观察
- 1997年
- 目的:探讨非生理条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HE和DNA染色的方法,在4℃组织培养条件下观察了小鼠胸腺实质内凋亡细胞的分布。结果:胸腺皮质、髓质内均有发生典型核形态改变的细胞,其细胞核的形态大小不一,具有这种核形态改变的细胞随体外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多。
- 熊琛冯登殿陈绪云郭怀兰杨靖
- 关键词:胸腺细胞凋亡
- 全文增补中
- 正常股骨头骨骺血供的多层螺旋CT灌注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运用多层螺旋CT灌注技术,评价正常乳猪股骨头骨骺、骺板软骨、干骺端的血液供应特点。方法:对15只2周龄健康乳猪进行多层螺旋CT电影模式灌注扫描,共获得26个股骨头的完整图像资料;统计并比较骨骺、骺板软骨、干骺端三个解剖区域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对比剂峰值时间(TTP),并与相应组织学观察结果相对照。结果:骺板软骨的BF高于骨骺(P〈0.05)。各解剖区域中,干骺端的BV最高(P〈0.05)、MTT最长(P〈0.05),骺板软骨的1TrP最短(P〈0.05)。组织学检查发现,海绵状骨松质的血管密度最高(70~95支/mm^2),其次为生长板软骨(60~80支/mm^2),骨骺软骨的血管密度最小(15~25支/mm^2)。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能够显示股骨头不同解剖区域的血液灌注特征。
- 罗帝林赵志清黄春元吴冬叶定开侯瑜冯登殿廖坚文
- 关键词:股骨头骨骺多层螺旋CTCT灌注
- 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磷酸脱氢酶与乙酰胆碱酯酶在鼠心有关神经节细胞共存的组化研究
- 1996年
- 在心脏有关的神经节中,主要观察了迷走神经结状神经节、胸2~4背根神经节、心内神经节、星状神经节。国内外研究证实上述各神经节细胞为乙酰胆碱酯酶(AChE)阳性反应。
- 冯登殿李光千王健本
- 关键词:乙酰胆碱酯酶神经节细胞心脏
- 正常乳猪股骨头骨骺的MSCT灌注研究
- 2011年
- 目的运用多层螺旋CT灌注技术评价正常乳猪股骨头骨骺、骺板软骨、干骺端等不同解剖区域的血液供应特征。方法对15只2周龄的健康乳猪进行多层螺旋CT电影模式灌注扫描,对生成的动态图像数据进行测量分析,共获得26个股骨头的完整图像资料,统计并比较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对比剂到达峰值时间(TTP),并与相应组织学表现进行对照。结果骺板软骨的BF比骨骺的BF有明显增高(P<0.05)。各解剖区域中干骺端的BV最高(P<0.05)、MTT最长(P<0.05),而骺板与骨骺的M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解剖区域中骺板软骨的TTP最短(P<0.05),骨骺与干骺端的TTP基本相同。组织学发现骨骺、骺板软骨、干骺端的血管密度分布特征与相应部位的CT增强率所提示的血供状态基本吻合。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能够显示股骨头不同解剖区域的血液灌注特征。
- 黄春元罗帝林赵志清许朝璇梁焕莲吴冬冯登殿
- 关键词:乳猪股骨头骨骺CT灌注
- 大鼠胫神经损伤后远侧端髓鞘和轴索再生的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大鼠胫神经损伤时远侧端髓鞘和轴突的再生速度。方法:大鼠54只,建立神经原位桥接动物模型,其中36只大鼠用于荧光示踪注射,根据缝合口神经远端荧光示踪剂注射点位置不同,分为10 mm组和30 mm组各18只,分别于术后4、8、12周三个时间点进行处理,每组每个时间点6只;其他18只大鼠用于髓鞘染色,分别于术后4、8、12周三个时间点进行处理。结果:术后8、12周,10 mm和30 mm组的L3~L6脊神经节内有荧光标记细胞,30 mm组明显少于10 mm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8、12周,患侧的损伤神经远侧端有大量排列有序的有髓神经纤维,10 mm组与30 m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 mm和30 mm组术后8、12周的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高于术后4周,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各时间点,患侧的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低于正常对照(健侧),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大鼠胫神经损伤后远侧端髓鞘和轴索生长速度不一致。
- 冯思航冯登殿
- 关键词:神经再生髓鞘轴索神经元
- 一氧化氮合酶与乙酰胆碱酯酶在大鼠心内神经节细胞共存的组化研究被引量:13
- 1996年
- 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磷酸黄递酶反应,结合乙酰胆碱酯酶组化技术,观察了Wistar大鼠房后壁内神经节,发现节内存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磷酸黄递酶反应阳性细胞;少量细胞极度深染,并在深染细胞中发现有双突起的细胞;多数轻、中度着色的细胞胞浆内有蓝色颗粒和棕色反应;节内尚存在有仅为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磷酸黄递酶反应的阳性细胞和极少量的乙酰胆碱酯酶弱阳性细胞,以及酶反应阴性细胞.证明了心内神经节有较多的神经元有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磷酸黄递酶与乙酰胆碱酯酶共存,提示了一氧化氮在副交感节后神经元的功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心内神经节尚有两种酶不共存的细胞以及酶反应均为阴性的细胞,结果提示心内神经节的神经元异质性.
- 冯登殿王健本李光千范玉华赵小明
- 关键词:心房心内神经节副交感神经ACHE
- 他克莫司局部缓释用药对大鼠胫神经损伤的疗效
- 2016年
- 目的:观察大鼠胫神经损伤后局部短暂应用他克莫司(FK506)纳米微球缓释颗粒对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n=24)和对照组(n=12),实验组根据释放用药时间不同分为10 d亚组和15 d亚组各12只,建立左侧胫神经切断的端端缝合模型。于术后2周、3周分别取缝合口远侧端神经干进行变性轴索、变性髓鞘染色,观察其变性轴索、变性髓鞘、再生髓鞘纤维数。结果:术后2、3周,实验组缝合口远侧端神经干内变性轴索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变性髓鞘数少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3周,10 d亚组髓鞘数多于15 d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短暂少量应用FK506纳米微球缓释颗粒,能缩短损伤远侧端神经溃变时间,利于药物充分吸收,减少用药部位结缔组织对局部药物缓释时的影响。
- 冯思航冯登殿赵炜疆
- 关键词:他克莫司纳米微球神经再生
- MSCT灌注对正常股骨头骨骺血供特征的研究
- 2010年
- 目的 运用多层螺旋CT灌注技术评价正常乳猪股骨头骨骺、骺板软骨、干骺端的血液供应特点.方法 15只2周大的健康乳猪进行多层螺旋CT电影模式灌注扫描,对生成的动态图像数据进行测量分析,共获得26个股骨头的完整图像资料,统计并比较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对比剂到达峰值时间(TTP),并与相应组织学表现进行对照.结果 骺板软骨的BF[(25.44±7.62)ml/(min.100g)]比骨骺的BF[(10.91±5.72)ml/(min.100g)]有明显增高(P〈0.05).各解剖区域中干骺端的BV[(67.90±17.24)ml/100g]最高(P〈0.05),干骺端的MTT[(405.10±105.18)s]最长(P〈0.01),而骺板与骨骺的M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解剖区域中骺板软骨的TTP[(56.98±9.28)s]最短(P〈0.01),骨骺与干骺端的TTP基本相同.组织学发现骨骺、骺板软骨、干骺端的血管密度分布特征与相应部位的CT增强率所提示的血供状态基本吻合.结论 多层螺旋CT灌注能够显示股骨头不同解剖区域的血液灌注特征.
- 赵志清罗帝林黄春元吴冬杨茂洪黄丽华冯登殿
- 不同时段应用他克莫司纳米微球缓释颗粒促进同种异体神经移植再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段使用他克莫司(FK506)纳米微球在同种异体移植后促进神经的再生作用。方法采用单乳化-溶剂挥发法(O/W)制备FK506纳米微球,同种异体移植大鼠胫神经。A组术后立即局部应用FK506纳米微球,B组24h给药,C组3d后给药,D组不给药;于术后第4、8和12周行移植神经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及有髓纤维图像分析、小腿三头肌湿重测定、荧光素逆行标记神经元、双侧胫神经电生理比较。结果FK506纳米微球降解快、吸收好。A、B组神经再生效果相似,都明显要比C、D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组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FK506纳米微球释药速度符合神经损伤后再生规律,局部应用有良好的促进神经再生作用,而且早期(24h内)给药效果更加明显。
- 柯于海张振伟冯登殿廖坚文李征庄加川
- 关键词:周围神经同种异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