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静静

作品数:27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重症
  • 10篇重症监护
  • 10篇监护
  • 8篇重症监护室
  • 8篇监护室
  • 7篇ICU
  • 4篇病死率
  • 3篇病房
  • 2篇单点
  • 2篇单模
  • 2篇单模传输
  • 2篇队列研究
  • 2篇血管
  • 2篇血浆
  • 2篇血浆分离
  • 2篇运动控制
  • 2篇运动控制器
  • 2篇增强复合材料
  • 2篇声表面波
  • 2篇碳纤维

机构

  • 27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27篇张静静
  • 16篇王岗
  • 15篇李佳媚
  • 12篇高雅
  • 12篇王小闯
  • 6篇侯彦丽
  • 5篇张小玲
  • 4篇董龙雷
  • 4篇骆艳妮
  • 4篇段玉岗
  • 4篇赵玉杰
  • 3篇刘振
  • 3篇赵建平
  • 2篇王奔
  • 2篇赵新明
  • 2篇任娟
  • 2篇韦学勇
  • 2篇阎桂荣
  • 2篇刘小龙
  • 2篇蒋庄德

传媒

  • 9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西部医学
  • 2篇医学教育研究...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陆军军医大学...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危重症患者病死率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入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与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美国重症监护数据库Ⅱ版本2.6(Multiparameter Intelligent Monitoring in Intensive CareⅡversion 2.6,MIMIC-Ⅱv2.6)中单次入院且ICU住院时长> 24 h,同时有RDW检测记录的成年患者。根据RDW预测病死率的最佳cut-off值(14.55%)将研究对象分为低RDW组(RDW <14.55%)及高RDW组(RDW≥14.55%),比较两组的病死率,进一步使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Cox回归分析评估RDW与病死率的关系。结果本研究最终共有13 822例患者入组。高RDW组的医院病死率、ICU病死率、28 d病死率及1年病死率均高于低RDW组(分别为19.73%vs.8.42%,15.04%vs.6.65%,22.68%vs.9.12%,36.22%vs.14.45%,均P <0.001)。RDW作为连续变量,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RDW越高,医院病死率(OR=1.227,95%CI 1.190~1.265)、ICU病死率(OR=1.180,95%CI 1.141~1.220)、28 d病死率(HR=1.161,95%CI 1.138~1.185)和1年病死率(HR=1.177,95%CI 1.159~1.195)越高。分组后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低水平RDW组相比,高水平RDW组患者的医院病死率增加0.912倍(OR=1.912,95%CI 1.683~2.172),ICU病死率增加0.673倍(OR=1.673,95%CI 1.452~1.928),28 d病死率增加0.850倍(HR=1.850,95%CI 1.675~2.043),1年病死率增加1.045倍(HR=2.045,95%CI 1.891~2.212),且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入ICU首次RDW增高是危重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侯彦丽金旭婷李佳媚张静静骆艳妮王小闯王岗
关键词:病死率
基于PICO循证医学原则的临床实践教学效果探索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讨在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引入基于PICO循证医学原则的临床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18年2月~2020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轮转的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学生在带组导师引导下参与基于PICO原则的临床实践教学,对照组则根据轮转要求实施常规实习。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病例汇报得分差异,卡方检验分析调查问卷结果,综合评价实践教学效果。结果共204人参与本次研究,其中对照组106人,试验组98人。基于PICO原则的临床实践教学培养结束后,试验组病例汇报得分高于对照组(82.02±6.82 vs.70.16±9.52,P<0.001);试验组学生认为基于PICO原则的临床实践教学能锻炼临床思维(80.6%vs.32.1%,P<0.001)、培养提出问题(70.4%vs.35.8%,P<0.001)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8.6%vs.50.9%,P<0.001)以及调动学习主动性(71.4%vs.27.4%,P<0.001)。结论在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引入基于PICO循证医学原则的临床实践教学培养的可行性高,且该教学培养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王岗王小闯李若寒李佳媚张静静高雅金旭婷任佳佳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PICO临床思维实践教学
一种树脂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低温钻削加工装置与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脂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低温钻削加工装置与方法,它由低温降温装置,温度控制装置,切削力测量装置及加工单元组成。通过在低温环境下对树脂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钻削加工,降低树脂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在钻...
段玉岗王宏晓王奔张静静
文献传递
基于声表面波的微流控血浆分离芯片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声表面波的微流控血浆分离芯片及方法,包括压电衬底、压电衬底上的一组叉指换能器和键合在压电衬底上且位于叉指换能器一侧的带有径缩结构的流动微通道系统。本发明利用微通道宽度的变化,使血细胞在声辐射力的作用下逐...
韦学勇张静静蒋庄德任娟刘小龙
ΔD-二聚体与肺栓塞发生事件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患者ΔD-二聚体升高与肺栓塞(PE)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共纳入我院2017年6月~2018年7月行肺动脉血管造影检查(CTPA)的2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均行CTPA,并且在CTPA前1周内行两次D-二聚体监测(两次间隔时间>1 d)。根据ΔD-二聚体结果分为ΔD-二聚体>0组与ΔD-二聚体≤0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ΔD-二聚体升高对PE发生的可能性。结果本研究共收集ΔD-二聚体>0组150例与ΔD-二聚体≤0组110例;ΔD-二聚体在肺栓塞组的中位数为2960,在非肺栓塞组为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ΔD-二聚体>0组在PE中占41.3%,ΔD-二聚体≤0组在PE中占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ΔD-二聚体>0发生PE的可能性是ΔD-二聚体≤0的2.755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ΔD-二聚体>0组发生PE的可能性是ΔD-二聚体≤0组的2.829倍。在非肿瘤患者中,ΔD-二聚体>0发生PE的可能性是ΔD-二聚体≤0的3.038倍;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ΔD-二聚体>0组发生PE的风险是ΔD-二聚体≤0组的2.870倍,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ΔD-二聚体>0与PE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关注D-二聚体变化可提高PE的早期诊断率,尤其在非肿瘤患者中更显著。
骆艳妮王岗王小闯李佳媚张静静侯彦丽
关键词:肺栓塞
快速的高精度轨道静态不平顺特性测量系统与分析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快速的高精度轨道静态不平顺特性测量系统及分析方法,三维光学显微测量系统、载物车运动控制器和电源安装于载物车上,载物车安装于待测轨道上;电源连接三维光学显微测量系统、三维光学显微测量系统存储器和载物车运动控制...
董龙雷张静静赵建平刘振阎桂荣周嘉明李宇东
机器学习预测脓毒症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2023年
目的 在脓毒症患者中建立基于生命体征监测数据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事件预测模型。方法 从重症监护病房合作研究数据库(eICU-CRD)的脓毒症患者中识别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期间发生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事件。提取事件发生前6 h的连续生命体征监测数据(包括心率、呼吸和血氧饱和度)作为阳性样本,在未发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事件的脓毒症患者中随机抽取6 h生命体征监测数据为阴性对照样本。建立并训练极致梯度提升(XGBoost)、轻量的梯度提升机(LightGBM)以及深度神经网络(DNN)模型进行建模及训练。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ROC-AUC)对模型效能进行评估,使用最优的模型在脓毒症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事件发生前1 h和前2 h对事件的发生进行预测。结果 本研究共提取阳性样本2 569例,阴性对照样本7 048例。XGBoost、LightGBM以及DNN模型预测脓毒症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事件的ROC-AUC值分别为0.78、0.77和0.61。XGBoost模型在脓毒症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事件发生前1 h、前2 h进行预测的ROC-AUC值分别为0.76和0.75。结论 在ICU的脓毒症患者中,基于连续生命体征监测数据的机器学习模型可用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事件的预测。
金旭婷李佳媚李若寒高雅张静静任佳佳张小玲王小闯王岗
关键词:脓毒症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ICU住院期间体质量变化与死亡率的相关性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成年患者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住院期间体质量变化对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利用eICU-CRD数据库,纳入首次入院单次入住ICU且ICU住院时长>24 h的成年患者。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控制相关混杂因素,研究ICU住院期间体质量变化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在不同年龄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Ⅳ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Ⅳscore,APACHEⅣ)评分、ICU住院时长和入院时BMI基线水平中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ICU患者34311例,其中男性占比55.1%,白种人占比82.4%,≥65岁以上人群占比51.3%;与体质量降低组患者比较,体质量升高的患者出现肾衰竭(1938例,11.1%)、肝衰竭(106例,0.6%)和败血症(2442例,14.0%)的比例更高,并且体质量增加组的患者在ICU住院时长、医院住院时长和APACHEⅣ评分也较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体质量增加组患者的住院死亡率是体质量降低组的1.25倍(95%CI:1.16~1.36,P<0.001),ICU死亡率是体质量降低组的1.36倍(95%CI:1.22~1.50,P<0.001),而且在疾病严重程度较高、ICU住院时间较长的患者中更明显,并且研究结果不受年龄及BMI基线水平的影响。结论在成年患者中,体质量变化是其发生ICU死亡和医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张静静金旭婷任佳佳李若寒李佳媚高雅王小闯王岗
关键词:医院死亡率重症监护室
ICU患者体温昼夜变异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成年患者体温昼夜变异对医院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多参数重症监护数据库(MIMIC-ⅡV2.6)中首次收住ICU、住院时间>1 d且入ICU后24 h内有完整体温监测记录的成年患者。提取患者的年龄、性别、种族、首次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药物使用情况、基础患病情况、机械通气情况、28天病死率、90天病死率及体温监测数据等。根据昼夜体温变异(昼夜体温变异=夜间体温平均值/白天体温平均值)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比值≤1组和比值>1组。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研究体温昼夜变异与ICU患者28天病死率和90天病死率之间的关系。之后根据SOFA评分将总体人群分为两组(SOFA≤9分和SOFA>9分)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3534例,比值≤1组患者653例(18.5%),比值>1组患者2881例(81.5%)。比值≤1组患者的28天病死率(13.2%vs.3.3%,P<0.001)和90天病死率(17.3%vs.5.6%,P<0.001)均高于比值>1组。多因素COX回归显示,比值≤1组患者具有较高的28天死亡风险(HR=1.949,95%CI 1.422~2.670)和90天死亡风险(HR=1.531,95%CI 1.178~1.989)。亚组分析结果表明,在SOFA≤9分的亚组中,昼夜体温变异与28天病死率(HR=2.566,95%CI 1.368~4.812)和90天病死率(HR=2.666,95%CI 1.622~4.382)的相关性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SOFA>9分的亚组中,比值≤1组患者28天死亡风险仍高于比值>1组(HR=1.595,95%CI 1.101~2.311),但在该亚组中未显示出昼夜体温变异与90天病死率的相关性(HR=1.206,95%CI 0.883~1.646)。结论夜间体温低于白天体温的ICU患者28天病死率及90天病死率较高,提示夜间体温降低可能是危重症患者的死亡风险因素。
赵苗李若寒任佳佳金旭婷李佳媚张静静高雅王岗
关键词:昼夜节律重症监护室病死率
快速的高精度轨道静态不平顺特性测量系统与分析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快速的高精度轨道静态不平顺特性测量系统及分析方法,三维光学显微测量系统、载物车运动控制器和电源安装于载物车上,载物车安装于待测轨道上;电源连接三维光学显微测量系统、三维光学显微测量系统存储器和载物车运动控制...
董龙雷张静静赵建平刘振阎桂荣周嘉明李宇东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