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越

作品数:13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5篇血流
  • 5篇颈动脉
  • 4篇动脉内
  • 4篇动脉内膜
  • 4篇动脉内膜切除...
  • 4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4篇膜切除术
  • 4篇内膜
  • 4篇内膜切除
  • 4篇内膜切除术
  • 4篇颈动脉内
  • 4篇颈动脉内膜
  • 4篇颈动脉内膜切...
  • 4篇颈动脉内膜切...
  • 4篇超声
  • 3篇血流动力学
  • 2篇多普勒血流
  • 2篇血流成像

机构

  • 1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清华长庚...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北京一零一中...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3篇赵越
  • 5篇华扬
  • 3篇王培昌
  • 3篇刘玉梅
  • 3篇周瑛华
  • 3篇李娜
  • 2篇杨洁
  • 2篇孙海晨
  • 2篇张楠
  • 2篇杜利勇
  • 2篇刘然
  • 2篇刘爽
  • 2篇罗斌
  • 1篇刘辰庚
  • 1篇李秋萍
  • 1篇李莹
  • 1篇王岩
  • 1篇曹敬荣
  • 1篇王力力
  • 1篇王晓辉

传媒

  • 3篇中国脑血管病...
  • 2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乳腺病杂...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成人甲状旁腺细胞的培养和鉴定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索成人甲状旁腺细胞培养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胶原酶消化成人甲状旁腺组织,进行原代和传代细胞培养,隔日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取传代一代细胞,一部分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检测培养液中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含量,另一部分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检测甲状旁腺细胞特异性标志物的RNA:钙敏感性受体(calcium-sensing receptor,CaSR)、PTH和神经胶质细胞缺失转录因子(glial cells missing-2,GCM-2)。结果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传代至第7 d的细胞,发现细胞质丰富,含有丰富的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细胞质和细胞间可见分泌囊泡;细胞培养液上清中可检测出PTH;甲状旁腺细胞特异性标志物CaSR、PTH及GCM2呈阳性。结论经胶原酶消化法消化成人甲状旁腺细胞并培养,所得甲状旁腺细胞具有良好的形态和分泌功能,并保持甲状旁腺细胞的特异表型,可作为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时同种异体细胞移植的来源。
赵越王晓辉刘爽孙海晨罗斌
关键词:甲状旁腺细胞细胞培养聚合酶链反应
构巢曲霉致肺曲霉病患者二例临床特征和病原学分析
2018年
目的探讨构巢曲霉致肺曲霉病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7年1月2例住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病例信息,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对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两例患者均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史及多种基础疾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喘息等,胸部影像学显示肺部斑片状高密度影;实验室检测G试验和GM试验均为阳性;痰液直接涂片镜检可见隔菌丝,分支45°角,分离菌经质谱和测序分析确定为构巢曲霉。临床根据病原学结果改用伏立康唑治疗后患者症状及体征好转出院。结论构巢曲霉致肺曲霉病相对少见,病原学诊断对临床早期有效治疗肺曲霉病很重要。
王育英曹敬荣兰贺赵越谢威王岩闵嵘王培昌
关键词:构巢曲霉肺曲霉病
外泌体ABCA1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通过小鼠实验和临床标本检测初步研究外泌体ATP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蛋白作为阿尔茨海默病(AD)诊断标志物的价值。方法提取9月龄组APP/PS1 AD模型小鼠脑脊液(CSF)和血清外泌体分别进行质谱分析和ABCA1蛋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将3、6、9月龄组APP/PS1小鼠CSF外泌体注射至3月龄组野生型(WT)小鼠的第三脑室后分别检测0、2、4、6 h组血清和CSF外泌体ABCA1水平。检测69例主观认知下降(SCD)组、43例轻度认知障碍(MCI)组和35例痴呆期(DAT)组及30例对照组受试者的血清外泌体ABCA1水平。结果质谱和ELISA结果示:3、6、9月龄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CSF和血清外泌体ABCA1蛋白水平分别高于同月龄WT小鼠(P<0.05);6月龄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CSF和血清中外泌体ABCA1蛋白水平显著高于3月龄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P<0.05),9月龄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CSF和血清中外泌体ABCA1蛋白水平显著高于6月龄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P<0.05)。外泌体注射后2、4、6 h组的WT小鼠血清外泌体ABCA1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4 h组最高;外泌体注射后2、4、6 h组的WT小鼠CSF外泌体ABCA1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6 h组最低。SCD组与对照组血清外泌体ABCA1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I组和DAT组血清外泌体ABCA1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且DAT组显著高于MCI组(P<0.05)。当截断值为0.39时,血清外泌体ABCA1蛋白诊断MCI的敏感度为72.5%,特异度为75.4%;当截断值为0.52时,血清外泌体ABCA1蛋白诊断DAT的敏感度为70.1%,特异度为69.2%;血清外泌体ABCA1对MCI和DAT的诊断效能显著高于SCD(P<0.05)。结论ABCA1蛋白外泌体可经透过血脑屏障到达外周血而被有效检测,其可作为AD诊断的候选标志物,但在SCD的诊断中还需积累更多的研究数据。
刘辰庚支杨李莹赵越赵越路尧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外泌体ATP结合盒转运体A1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患者脑血流动态调节与术后高灌注的相关性研究
2023年
目的分析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患者术侧血流动力学、脑血流动态调节(dCA)与术后高灌注发生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1年1-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因颈动脉狭窄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的患者63例。根据有无术后高灌注将患者分为高灌注组(13例)与无高灌注组(50例), 比较两组间一般资料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采用传递函数法得出通过平均脑血流速度(CBFV)随血压变化的波动幅度(gain)、随血压变化产生波动的相位差(phase)及平均CBFV与血压变化间的一致性(coherence), 分析评估两组间dCA的差异。通过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dCA参数用于预测CEA术后发生高灌注的诊断价值。结果①高灌注组高血压病比例高于无高灌注组(P<0.05)。②高灌注组颈动脉狭窄段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流速、狭窄段与狭窄远段收缩期峰值流速比值高于无高灌注组, 高灌注组患侧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低于无高灌注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在超低频域、低频域内, 高灌注组相位差低于无高灌注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而在高频域内, 两组相位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超低频、低频和高频三个域中, 两组增益、一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ROC曲线分析显示, 超低频域相位差=33.28是预测CEA术后发生高灌注的最佳截断值(AUC=0.766, 95%CI=0.629~0.904, P=0.03), 其特异性为0.700, 敏感性为0.846。结论 CEA术后高灌注组与无高灌注组血流动力学、dCA存在差异, 术前患侧dCA功能受损是术后高灌注的独立预测因子。
李娜周福波陆夏李秋萍陈虹秀赵越邢英琦
关键词:超声检查多普勒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高灌注血流动力学
颈动脉重度狭窄声学特征与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伯努利效应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重度狭窄(SCAS)病变处责任斑块声学特征与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伯努利效应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因单纯SCAS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血管外科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的患者138例。根据术前责任病变斑块的超声声学特征,将138例患者分为低回声组(80例)及非低回声组(58例),比较两组间临床症状、斑块形态、血流动力学参数及伯努利效应产生的压力梯度的差异性,进一步分析低回声斑块与压力梯度的相关性。结果低回声组与非低回声组的年龄、性别及脑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回声组症状性SCAS[63.8%(51/80)比29.3%(17/58),χ^2=15.955]及主要责任病变是溃疡型斑块[21.2%(17/80)比5.2%(3/58),χ^2=7.013]发生率显著高于非低回声组(均P<0.05)。低回声组狭窄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 1,510±16 cm/s比457±16 cm/s,t=2.286)、狭窄处舒张末期流速(EDV 1,226±10 cm/s比184±9 cm/s,t=3.054)、狭窄处平均流速(MV 1,317±12 cm/s比275±11 cm/s,t=2.524)及PSV 1与狭窄远段收缩期峰值流速(PSV 2)比值(PSV 1/PSV 2,12.4±1.0比8.5±0.5,t=3.121)均高于非低回声组(均P<0.05),且压力梯度显著升高(110±7 mmHg比89±7 mmHg,t=2.123,P<0.05),但两组间PSV 2(55±4 cm/s比60±2 cm/s,t=-1.068)、狭窄远段舒张末期流速(EDV 2,26±1 cm/s比27±1 cm/s,t=-0.843)及狭窄远段平均流速(MV 2,36±2 cm/s比38±1 cm/s,t=-1.0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回声组,低回声面积(0.25±0.01 mm^2,r=0.32,P<0.05)及其所占斑块总面积比(47.5%±1.9%,r=0.28,P<0.05)与伯努利压力梯度可能存在相关性。结论SCAS责任斑块不同声学特征的血流动力学存在差异;伯努利效应在颈动脉狭窄进展及易损斑块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着作用。
赵越华扬刘玉梅周瑛华刘然
关键词:斑块血流动力学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颈动脉重度粥样硬化性狭窄血管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特征对临床缺血症状的预测分析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重度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颈动脉重构指数(CRI)、斑块声学特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对其发生临床缺血症状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因单侧颈动脉重度粥样硬化性狭窄(狭窄率70%~99%)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血管外科拟接受手术治疗并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185例。根据有无临床缺血症状,将185例患者分为症状组(104例)和无症状组(81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CRI、斑块声学特征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排除参数共线性后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拟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CRI用于预测发生临床缺血事件的诊断价值。结果(1)症状组与无症状组患者年龄及脑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症状组男性比例高于无症状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3%(96/104)比80.2%(65/81),P<0.05]。(2)症状组颈动脉狭窄远段收缩期峰值流速[50.0(28.3,62.8)cm/s比60.0(44.5,74.5)cm/s]、舒张期末流速[23.0(14.0,30.0)cm/s比29.0(21.5,33.5)cm/s]、患侧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74±21)cm/s比(85±21)cm/s]、大脑中动脉舒张期末流速[(39±11)cm/s比(42±10)cm/s]均低于无症状组,症状组颈动脉狭窄段与狭窄远段收缩期峰值流速的比值[10.3(6.1,16.6)比7.2(5.0,11.8)]、CRI[1.82(1.65,2.08)比1.64(1.51,1.80)]、低回声斑块发生率[83.7%(87/104)比37.0%(30/81)]及溃疡型斑块发生率[27.9%(29/104)比7.4%(6/81)]均高于无症状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RI越大(OR=12.43,95%CI:2.85~54.25,P<0.01)、溃疡型斑块(OR=4.04,95%CI:1.40~11.62,P<0.05)及低回声斑块(OR=5.54,95%CI:2.65~11.58,P<0.01)是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发生临床缺血性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4)经ROC曲线分析,CRI=1.74是预测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发生临床缺血症状的最佳截断值(AUC
赵越刘玉梅华扬刘然李娜凌晨
关键词:斑块血流动力学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超声检测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通过超声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s,OSAS)患者颅内外动脉病变的联合筛查,评估不同程度OSAS患者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分布情况。方法:连续性纳入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与呼吸科联合确诊为OSAS的患者139例,根据OSAS程度分为轻度组(53例)、中度组(35例)和重度组(51例)。比较三组间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分布,以及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①139例OSAS患者中男性(64.7%)多于女性(35.3%);在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病检出率最高(50.4%),其次为高脂血症(48.9%);重度OSAS组体质指数(BMI)、高血压病与缺血性脑卒中患病率高于轻度组(均P<0.017)。②颅外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总检出率(83.5%)明显高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总检出率(23.0%)(P<0.01)。③颅外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以单纯斑块形成检出率最高(51.1%,71/139例),三组间颅外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6);随着OSAS程度的加重,颅外动脉狭窄程度有增加趋势(P=0.006);OSAS病变程度与颅外动脉狭窄程度间存在弱相关性(r s=0.263,P=0.002)。④颅内动脉受累血管以大脑中动脉较多见,占15.8%(22/139例),三组间颅内动脉病变率、病变程度及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OSAS患者颅外动脉病变检出率较高,随着OSAS程度加重,颅外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病变程度及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有增加趋势。
李娜刘玉梅赵颖王力力侯伟红赵越华扬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卒中
水凝胶化成人甲状旁腺细胞形态和功能的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索水凝胶为载体包裹甲状旁腺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复苏冻存的成人甲状旁腺细胞并培养,待细胞足量后,消化、离心、吹打得单细胞悬液,将壳聚糖溶液、交联剂、细胞悬液按比例混合制得水凝胶,加培养液后于37℃恒温箱中培养,隔13留取培养液上清检测甲状旁腺激素含量,并对凝胶内细胞染色观察细胞状态。结果成功复苏并培养成人甲状旁腺细胞,细胞贴壁生长呈梭形;水凝胶成胶时间〈1min;荧光扫描结果显示24h后胶内活细胞比例〉90%,连续观察3d,比例没有发生明显改变;培养液中均检测到甲状旁腺激素。结论水凝胶化的成人甲状旁腺细胞操作简单,甲状旁腺细胞被水凝胶包裹后,不仅能够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且能够稳定释放甲状旁腺激素,有成为细胞载体并应用于移植治疗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可能。
赵越罗斌
关键词:水凝胶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甲状旁腺激素
乳腺癌化疗药物紫杉醇、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对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探究乳腺癌化疗常用药物紫杉醇、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对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Balb/c小鼠分为4组,每组20只,实验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紫杉醇(30 mg/kg)、表柔比星(10 mg/kg)、环磷酰胺(200 mg/kg),对照组小鼠给予注射等体积的0.9%Na Cl溶液。给药4周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和空间探索实验,分别记录小鼠找到水下平台的时间(即逃避潜伏期),在目标象限时间占总时间的比率及穿越目标象限的次数。逃避潜伏期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目标象限时间占总时间的比率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穿越平台次数比较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结果 在定位航行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在5个时间点(给药后第1、2、3、4、5天)的逃避潜伏期均随训练天数增加而逐渐缩短,呈下降趋势(F=11.25,P=0.001)。紫杉醇组、表柔比星组、环磷酰胺组与对照组小鼠逃避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F=1.23,P=0.251;时间点比较:F=5.94,P〈0.001;组别与时间点的交互作用:F=0.77,P=0.676)。空间探索实验中,小鼠在目标象限的时间所占总时间的比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6,P=0.027);与对照组相比,环磷酰胺组在目标象限的时间占总时间的比率降低(13.6%±8.9%比23.9%±13.9%,t=-3.05,P=0.009)。各组小鼠穿越平台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6,P=0.602)。结论 环磷酰胺可降低小鼠的空间记忆能力,部分化疗药有可能改变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姚婉茹任健何嘉琦孙海晨刘爽赵越罗斌
关键词:乳腺肿瘤药物疗法
血清中DNA聚合酶α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表达和诊断价值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血清中DNA聚合酶α(DNA polα)在阿尔茨海默病(AD)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在A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3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就诊的AD痴呆(DAT)期患者100例作为DAT组,轻度认知障碍(MCI)期患者43例作为MCI组;同期,选取68例同年龄组别的健康者作为HC组。检测各组血清样本中DNA polα的表达水平,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NA polα在AD中的诊断价值。结果DAT组血清DNA polα表达水平高于MCI组(P<0.05)和HC组(P<0.001),随着AD病程发展,DNA polα表达水平有递增趋势。DNA polα表达水平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均呈负相关(r=-0.1553、-0.2037,P<0.05)。DNA polα诊断DAT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82,灵敏度为0.900,特异度为0.412;DNA polα诊断MCI期的AUC为0.546,灵敏度为0.977,特异度为0.250;DNA polα鉴别诊断MCI期和DAT期的AUC为0.664,灵敏度为0.780,特异度为0.535。结论DNA polα在DAT期AD患者中表达水平升高,且其表达水平与AD病程发展存在一定联系,推测DNA polα有可能是诊断AD潜在的血液生物标志物。
赵越刘静张晓敏崔雨婷王培昌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