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培兴

作品数:18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3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高放废物
  • 6篇废物
  • 4篇岩体
  • 4篇结构面
  • 3篇地质
  • 3篇地质处置
  • 3篇选区
  • 3篇岩体结构
  • 3篇岩体结构面
  • 3篇摄影测量
  • 3篇示踪
  • 3篇钻孔
  • 3篇废物处置
  • 3篇高放废物处置
  • 3篇高放废物地质...
  • 2篇电法
  • 2篇示踪技术
  • 2篇隧道
  • 2篇探槽
  • 2篇注水

机构

  • 18篇南京大学
  • 7篇河北经贸大学
  • 5篇南京理工大学
  • 4篇江西理工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河北地质大学
  • 1篇华侨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铁上海设计...
  • 1篇江苏中煤地质...

作者

  • 18篇张培兴
  • 12篇李晓昭
  • 5篇章杨松
  • 4篇黄震
  • 3篇周圣骞
  • 2篇许振浩
  • 2篇程梦林
  • 1篇李煜
  • 1篇张锐
  • 1篇吴云
  • 1篇俞缙
  • 1篇车晶晶

传媒

  • 3篇水力发电
  • 3篇应用基础与工...
  • 2篇工程勘察
  • 1篇中国公路学报
  • 1篇防灾减灾工程...
  • 1篇能源与环保
  • 1篇水利水电技术...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动化示踪技术在岩体水文地质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9年
自动化示踪技术是一种快速测定岩体水文地质参数的野外试验方法,与传统的示踪试验相比,自动化示踪技术更精确、更便捷,而且可实时动态监测,最大限度保证了数据信息的采集成功率与利用率,能够满足工程中岩体渗透特性参数野外测定的实际需要。介绍了自动化示踪技术的设备构成、基本原理、配套的解译软件及特点,总结自动化示踪技术近些年的应用情况,指出了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可为后期示踪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提供思路。
张培兴张培兴吴云
关键词:野外试验
一种应用于破碎岩体进行钻孔的水钻机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应用于破碎岩体进行钻孔的水钻机;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水钻机进行野外注水试验时对破碎花岗岩进行钻孔时,水钻机无法固定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破碎岩体进行钻孔的水钻机,包括电机;立柱的...
周圣骞李晓昭程梦林张培兴张锐李煜靖盼盼
文献传递
一种针对完整岩石样体的取样工装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针对完整岩石样体的取样工装;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便携式钻机在较完整的坚硬岩石中钻进时常遇的岩芯根部切断后难以顺利取出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针对完整岩石样体的取样工装,包括套管;套管的顶...
周圣骞李晓昭程梦林张培兴车晶晶
文献传递
无人机在高放废物处置预选区不同尺度结构面调查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7年
对于高放废物处置预选区的不同尺度结构面有效调查,是进行稳定性分析、渗流模拟等研究的前提。传统的地调手段—"跑野外",为追索典型构造行迹,翻山越岭,有时一无所获,难窥全貌,更难获取完整的形貌与参数。考虑到传统勘测的不足,引入高精度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开展预选区内不同尺度岩体结构面的调查应用。基于高程模型DEM与正射影像DOM中的不同尺度结构面识别并对预选区某地下实验室候选场址断裂及其影响范围划定进行了测试,通过复核检验,证实无人机摄影测量可以针对不同尺度的结构面开展有效识别与后续数字化统计。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尤其是在预选区大区域结构面参数识别提取方面具备一定的实用价值。
张培兴李晓昭宋金龙
基于近景摄影测量的隧道掌子面地质信息快速获取方法
基于全站仪近景摄影测量隧道掌子面地质信息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掌子面图片获取设备与全站仪结合对掌子面地质结构面信息进行获取并分析,所述的掌子面图片获取设备为照相或摄像设备放置于掌子面前端;隧道掌子面地质信息获取方法,...
张培兴李晓昭
文献传递
花岗岩场址岩体结构面渗流特性及断裂影响范围研究
高放废物处置库关闭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地下水重新饱和,一部分放射性核素最终将溶解于地下水中,并极有可能随之向生物圈迁移。处置库围岩中的结构面将会成为地下水流动和核素迁移的重要路径,故不同尺度结构面的识别及渗透特性评价是核...
张培兴
关键词:高放废物处置库渗流特性
一种原位钻孔岩体结构面可视化示踪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原位钻孔岩体结构面可视化示踪试验装置,该装置的支撑架体内收纳岩体结构面可视化示踪试验装置;驱水装布置在岩体结构面可视化示踪试验装置内,通过岩体结构面可视化示踪试验装置寻找需要的结构面后固定;驱水装置在...
张培兴李晓昭
文献传递
隧道突水突泥致灾构造及其多尺度精细观测技术被引量:10
2018年
隧道突水突泥致灾构造作为灾害发生的控制因素,具有复杂的多尺度特性,而深长隧道山高洞长、传统野外地质踏勘面临艰难险阻且不能满足精度要求。通过百余例隧道突水突泥案例的统计分析与现场调研,识别概化了2类5种隧道突水突泥致灾构造,即富水夹泥断裂带(富水断裂破碎带及夹泥断裂带)与充水充泥岩溶体(深部充水岩溶、表层裂隙岩溶带及充填岩溶洞穴),总结分析了不同突水突泥致灾构造的典型地质特征,提出了不同突水突泥致灾构造的判别理论方法。其中,气候湿热的碳酸盐岩地区表层裂隙岩溶带也可能诱发隧道突水突泥灾害。针对突水突泥致灾构造的复杂和多尺度特性,从大尺度到小尺度整体剖分地质结构,结合无人机高空航测、数字摄影测量、钻孔电视等先进技术手段,探索了隧道突水突泥致灾构造的多尺度精细观测技术,提出了一套空中(Air)-地表(Outcrop)-孔中(Borehole)-隧道(Tunnel)的地质行迹与致灾构造观测方法(AOBT),并在多个隧道工程中进行应用。结果表明:空-地-孔-隧(AOBT)地质行迹与致灾构造观测技术可实现不同尺度结构面的高精度、快速测取,改进了传统地质调查方式。研究成果可为隧道突水突泥灾害防控提供参考。
李晓昭黄震许振浩黄震许振浩张培兴鲁俊杰
关键词:隧道工程突水突泥多尺度精细化
综合示踪与注水试验的花岗岩场址断裂渗透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当地下工程穿越或接近断裂时,断裂渗透特性能否有效评估关系到地下工程设计与修建的可靠性.以西北某高放废物地下处置预选区花岗岩场址断裂为研究对象,引入高精度示踪监测技术并针对单节理内示踪液运移缓慢的特点研发了配套的水流驱动模块,将其应用于该断裂结构的渗透特性分析中,配以注水试验,得出断裂走向破碎岩体渗透系数为6.0×10^(-5)m/s,比横向渗透系数大约2.3倍,断裂的优势渗流方向为断裂走向;断裂内部同一试验段上既存在良好渗流通道又存在局部相对低渗区,低渗区的渗透系数可降低至10-7~10^(-8)m/s;断裂横向渗透性能与断裂核部附近节理主要发育方向及断裂泥等低渗介质发育程度有关.
张培兴张培兴李晓昭章杨松
关键词:注水试验
断层影响带渗透特性演化规律与实测方法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断层影响带的渗透特性演化规律的获取对重大地下工程的布局、设计及建造等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以西北某高放废物处置预选区边界断层及下盘节理识别为前提,在节理线密度统计分区的基础上,精细化布设钻孔,以引入的高精度在线示踪技术为主要实测方法,辅以压水试验数据,初步获取了断层至原岩区的渗透特性演化规律:核部碎裂岩带的渗透系数为10^(-6) m/s,损伤带为10^(-7)~10^(-8) m/s,原岩区为10^(-8)~10^(-9) m/s,趋势为随着远离断层核心区,渗透系数逐渐减小;核部除有限的相对低渗的核心区外整体导水良好,沿断层走向为优势渗流方向,其走向渗透性比垂向渗透性大约2倍;该试验点靠近断层损伤带原岩区中的张性节理对岩体渗透性贡献率要大于剪性节理,两者渗透系数可相差约2倍多。
张培兴张培兴李晓昭章杨松吴云周圣骞
关键词:断层节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