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姝

作品数:16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专利
  • 4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电气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1篇发电
  • 9篇发电系统
  • 9篇电系统
  • 8篇有机朗肯循环
  • 8篇朗肯循环
  • 4篇联合发电
  • 4篇联合发电系统
  • 4篇发电方法
  • 3篇预热器
  • 3篇热力性能
  • 3篇热力性能分析
  • 3篇热源
  • 3篇自调节
  • 2篇低品位热源
  • 2篇低温地热
  • 2篇地热流
  • 2篇地热流体
  • 2篇电机
  • 2篇循环发电
  • 2篇压电薄膜

机构

  • 16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宁夏理工学院

作者

  • 16篇杨新乐
  • 16篇任姝
  • 14篇李惟慷
  • 8篇戴文智
  • 4篇刘杰
  • 4篇黄菲菲
  • 2篇陈凯
  • 2篇董思含
  • 2篇张永利
  • 2篇王亚鹏
  • 2篇黄远远
  • 2篇范华东
  • 2篇戴丽
  • 2篇刘华明

传媒

  • 3篇热能动力工程
  • 1篇热科学与技术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自调节预热温度的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及发电方法
一种自调节预热温度的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及发电方法,发电系统包括有机朗肯循环模块、预热器模块以及调节模块,有机朗肯循环模块包括蒸发器、膨胀机、发电机及冷凝器,预热器模块包括第一级预热器和第二级预热器,第一级预热器的一端连...
杨新乐任姝李惟慷秘旭晴
新型城市低温地热冷热电联产系统热力性能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为节约及合理利用能源,提高城市能量总能系统利用率,基于有机朗肯循环(ORC)和冷热电联产(CCHP),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城市低温地热冷热电联产系统(以下简称ORC-CCHP系统)。根据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建立了热力学模型,编写计算机程序进行了系统的热力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采用R245fa、LiBr溶液作为ORCCCHP系统循环工质时,选择窄点温差较小蒸发器可获得更高火用效率;增加太阳能集/蓄热系统,提高热流参数,减小换热温差,可进一步提升系统热力学性能;系统分别采用5种不同有机工质时,R236fa使系统的热力性能达到最佳,并在蒸发压力为0. 62 MPa、窄点温差为0 K时,ORC-CCHP系统获得最大净输出功为1 948 kW,系统火用效率为19. 28%,系统火用效率最高值为85. 78%。
杨新乐李奇任姝戴文智
关键词:冷热电联产有机工质热力分析
一种基于有机朗肯循环和吸收式热泵循环的联合发电系统
一种基于有机朗肯循环和吸收式热泵循环的联合发电系统,包括第一有机朗肯循环模块、吸收式热泵模块以及第二有机朗肯循环模块,初始热源在第一有机朗肯循环模块内完成循环发电后,成为仍具有一定温度的低温热流体,低温热流体进入吸收式热...
杨新乐任姝李惟慷戴文智秘旭晴
一种梯级换热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及其发电方法
一种梯级换热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及其发电方法,包括高压蒸发器,高压预热器,高压乏汽回热器,膨胀机及冷凝器,低压蒸发器,低压预热器及低压乏汽回热器,其中高压蒸发器的壳侧出口通过管道分别连接于高压预热器和低压蒸发器,其管侧出...
杨新乐黄菲菲李惟慷董思含戴文智乔约翰任姝
文献传递
一种自调节预热温度的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及发电方法
一种自调节预热温度的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及发电方法,发电系统包括有机朗肯循环模块、预热器模块以及调节模块,有机朗肯循环模块包括蒸发器、膨胀机、发电机及冷凝器,预热器模块包括第一级预热器和第二级预热器,第一级预热器的一端连...
杨新乐任姝李惟慷秘旭晴
文献传递
测量煤体吸附和解吸煤层气过程温度及热量的系统及方法
测量煤体吸附和解吸煤层气过程温度及热量的系统及方法,属于煤层气开采技术领域。所述测量煤体吸附和解吸煤层气过程温度及热量的系统包括:三轴压力腔、三轴应力加载装置、温度检测装置、气体量测装置和数据处理装置,三轴压力腔包括第一...
杨新乐秘旭晴李惟慷陈凯张永利刘杰任姝
文献传递
低温地热ORC-AHT联合循环系统热力性能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为充分回收利用低温地热,利用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升温原理,提出一种新型低温地热ORC-AHT联合循环发电热力系统。根据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建立热力学模型,编制计算程序并进行热力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净输出功、热效率和火用效率随蒸发温度升高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且随热源温度升高而增加。根据热力学模型设定条件,从T-Q图中可看出,与单级ORC系统相比,耦合系统可降低火用损失,提升联合系统热力性能。热源温度为373、383和393K时,耦合系统净输出功较单级ORC系统分别增加30.48%、21.9%和17.7%;热效率较单级ORC系统分别增加11.6%、7.25%和4.19%;火用效率较单级ORC系统分别增加45.45%、53.95%和60.05%。
杨新乐任姝黄菲菲李惟慷
关键词:低温地热有机朗肯循环第二类吸收式热泵有机工质热力分析
一种基于人耳骨链式传导的噪音发电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人耳骨链式传导的噪音发电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声波接收单元、振动膜、仿人耳听骨链杠杆单元、声电转换单元、稳压放大电路,声波接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仿人耳听骨链杠杆单元的端,声波接收单元的输出端与仿人耳听骨...
李惟慷尚鹏涛刘华明杨新乐任姝秘旭晴黄远远范华东戴丽
文献传递
混合工质ORC耦合CO_2跨临界发电系统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为了实现低温热能的充分回收利用,在混合工质ORC循环发电基础上,提出一种利用CO_2跨临界循环与其耦合的发电系统。基于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建立相应热力学模型,并编写计算程序,确定系统运行条件,分析蒸发温度T1、跨临界蒸发压力p01及热源温度T_g等参数变化对耦合系统性能的影响,并将其与采用相同混合工质的ORC系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蒸发温度提高,跨临界循环部分输出功逐渐增加,而ORC部分由于冷凝温度提升所减少的输出功逐渐降低。在T_g为373.00K时,若T_1为340.00、354.00K,耦合系统较基本ORC系统输出功分别增加15.77、113.53kW。随跨临界蒸发压力p_(01)变化,耦合系统输出功及效率均有先减小后增加再降低的规律,存在一最佳跨临界压力,且表现为随热源温度降低,耦合系统性能优越性逐渐明显。若T_g为373.00或403.00K,则耦合系统较基本ORC系统分别增加19.16、7.18kW。在蒸发温度较高或热源温度较低时,采用耦合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李惟慷杨新乐黄菲菲任姝
关键词:CO2跨临界循环蒸发温度热源温度
一种基于有机朗肯循环和吸收式热泵循环的联合发电系统
一种基于有机朗肯循环和吸收式热泵循环的联合发电系统,包括第一有机朗肯循环模块、吸收式热泵模块以及第二有机朗肯循环模块,初始热源在第一有机朗肯循环模块内完成循环发电后,成为仍具有一定温度的低温热流体,低温热流体进入吸收式热...
杨新乐任姝李惟慷戴文智秘旭晴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