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泽涵
-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振动台试验模型设计的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针对超限高层建筑高度高、层数多、整体结构复杂等特点,依据一致相似率对一超限高层建筑进行振动台试验模型设计。通过计算探讨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模型分别采用人工质量模型、忽略重力模型、欠人工质量模型三种方式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欠人工质量模型的设计是合理可行的,可以通过附加人工质量来调整加速度相似比至合理水平,以利于振动台试验的实施。通过合理的配重模型设计,可以减小重力失真效应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使振动台试验更加准确地反映原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和动力特性。
- 钱德玲张泽涵戴启权杨远威蒋玉敏钱礼平
- 关键词:振动台试验超限高层建筑
- 液化场地超高层建筑群桩基础动力响应试验研究被引量:16
- 2015年
- 进行液化地基–群桩–超高层建筑相互作用体系的振动台试验,再现饱和砂土地基液化诱发的结构体系侧向大变形的震害现象。通过试验,研究相互作用体系下地基液化、体系侧向大变形前后群桩基础的动力响应,对地基超孔隙水压力、群桩体系的基频、阻尼比、桩身应变、桩底接触压力和桩顶位移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到的规律主要有:群桩内外超孔隙水压力变化过程存在差异;随着激励峰值的提高,砂土层达到液化条件,群桩体系的频率降低、阻尼比增大;桩基的动力响应与地震波加速度峰值和频谱特性均有关;桩身应变变化量峰值沿桩身向上逐渐增大,桩顶裂缝多;不同地震波激励下,桩顶位移响应规律差异较大;承台两端角桩在地震波激励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一拉一压现象,揭示了结构体系大变形的根本原因。提出:提高群桩的抗压拔性能、改善地基的液化条件可提升超高层建筑–群桩体系的抗震能力。研究结果对超高层建筑–群桩体系抗震研究及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
- 戴启权钱德玲张泽涵佟国锋杨远威钱礼平
- 关键词:桩基础液化场地群桩振动台试验动力响应
- 可液化地基上高层建筑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
- 震害表明,地震作用下饱和砂土液化往往引起地基失效从而导致建筑结构大规模的破坏,液化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目前可液化地基上结构地震响应的研究主要涉及液化区桥梁、堤坝、管道、地下结构等,对于可液化地基上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
- 张泽涵
- 关键词:高层建筑可液化地基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
- 文献传递
- 框架-核心筒结构与地基基础动力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研究被引量:11
- 2016年
- 运用相似关系理论对某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与地基基础进行了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以研究结构-地基基础动力相互作用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以及柔性地基的减震效果。在试验基础上,对结构的振型和上部结构各层的最大位移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得到了结构的振动特性和动力响应。同时,还与相同加载条件的刚性地基结构模型的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柔性地基与上部结构相互作用改变了上部结构的振动特性和动力响应;结构的地震反应不仅与输入加速度峰值大小有关,还与输入的地震波的频谱特性有很大关系;柔性地基参与工作在地震作用强度较小时表现为对地震的放大作用,当地震作用强度达到一定大小时才会对上部结构有减震效果,而且地震作用越强,效果越好。研究结果可为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及其与地基基础的动力相互作用的研究提供参考。
- 蒋玉敏钱德玲张泽涵戴启权钱礼平
- 关键词:动力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
- 液化地基上超高层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为了研究液化地基上超高层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和动力响应,设计了液化场地超高层结构模型,并对其进行振动台试验。分析了超高层结构的自振频率、阻尼比、振型、加速度响应、位移反应、结构顶层加速度响应组成和地基孔隙水压力。结果表明:随着加速度峰值的增大,结构的自振频率下降,阻尼比增大;由于结构刚度变化不大,结构振型曲线的形状变化不明显;结构的动力响应不仅与输入地震波的加速度峰值有关,还与地震波的频谱特性有关;结构顶层的加速度反应主要由结构弹塑性变形加速度分量组成,其次是基础转动引起的摆动加速度分量和平动加速度分量;当地震波加速度到达第1个峰值时,砂土层的超孔隙水压力存在负值。
- 张泽涵钱德玲戴启权蒋玉敏杨远威钱礼平
- 关键词:液化场地振动台试验动力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