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宏光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重金
  • 4篇重金属
  • 2篇氧化物
  • 2篇双氢氧化物
  • 2篇水合氧化铁
  • 2篇水中重金属
  • 2篇铁锰
  • 2篇氢氧化
  • 2篇氢氧化物
  • 2篇离子
  • 2篇磷素
  • 2篇半焦
  • 2篇材料化学
  • 2篇层间
  • 2篇层结构
  • 2篇层状双氢氧化...
  • 1篇钝化
  • 1篇钝化剂
  • 1篇压头
  • 1篇阴离子

机构

  • 7篇西南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重庆市农业资...

作者

  • 7篇周宏光
  • 4篇魏世强
  • 4篇蒋珍茂
  • 1篇周梅竹
  • 1篇李璐璐
  • 1篇江韬
  • 1篇闫金龙
  • 1篇谢德体
  • 1篇郭念
  • 1篇罗婷
  • 1篇任志杰

传媒

  • 1篇环境工程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一种载水合氧化铁纳米复合半焦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载水合氧化铁纳米复合半焦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具有良好孔道分布和电子束缚特性的生物质热解半焦作为载体,将FeCl<Sub>4</Sub><Sup>-</Sup>离子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导入生物质热解半焦的内外表面...
蒋珍茂周宏光魏世强谢德体
文献传递
载纳米水合氧化铁复合半焦的研制及其除磷性能研究
本研究针对传统除磷技术不能达到深度除磷效果的问题,从将来源充足的玉米秸秆废物资源重新开发利用的思路出发,提出以秸秆生物质材料经稳定化处理后的材料作为载体,纳米水合氧化铁为功能吸附剂,研制新型的生物质载体修饰功能材制——载...
周宏光
关键词:复合吸附剂
文献传递
一种铁锰类层状双氢氧化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锰类层状双氢氧化物,属于材料化学领域,该铁锰类层状双氢氧化物具有层状双氢氧化物的纳米片层结构,Fe(OH)<Sub>3</Sub>、Mn(OH)<Sub>2</Sub>、Mg(OH)<Sub>2</Su...
蒋珍茂周宏光魏世强何明靖杨来淑
文献传递
FeMnMg-LDH的制备及其对环境铅镉污染的钝化效应研究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向自然环境输入了大量的重金属,这些重金属在水体、土壤、大气以及生物之间进行迁移转化,但绝大多数重金属最终都进入了土壤环境,提高了土壤重金属负荷,并最终导致了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我国的土...
周宏光
关键词:重金属元素腐殖酸
文献传递
树脂基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去除重金属铅Pb(Ⅱ)的性能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凭借着优越的还原活性,纳米零价铁在环境污染治理和修复领域应用广泛。通过将纳米零价铁(n ZVI)颗粒负载到大孔阴离子和阳离子交换树脂上,成功制备出2种树脂基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研究了2种复合材料及其载体对水溶液中Pb(Ⅱ)的去除性能,考察了不同载体功能基团对复合材料去除Pb(Ⅱ)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为载体的D001-Fe0复合材料因具有离子交换和化学还原双重作用,对Pb(Ⅱ)的去除效率高、速率快。
罗婷蒋珍茂任志杰周梅竹周宏光
关键词:离子交换树脂纳米零价铁
一种铁锰类层状双氢氧化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锰类层状双氢氧化物,属于材料化学领域,该铁锰类层状双氢氧化物具有层状双氢氧化物的纳米片层结构,Fe(OH)<Sub>3</Sub>、Mn(OH)<Sub>2</Sub>、Mg(OH)<Sub>2</Su...
蒋珍茂周宏光魏世强何明靖杨来淑
人工降雨条件下不同坡度和降雨强度对聚丙烯酰胺控制紫色土磷素流失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通过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不同坡度和降雨强度条件下,施用聚丙烯酰胺(PAM)对紫色土磷素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径流上,施用PAM对较大坡度效果比缓坡明显(p<0.05),随坡度增加壤中流产流时间提前、流量增大。同时,坡耕地表面径流量和流速变化可能存在临界坡度范围(15°~20°),当坡度超过临界范围时,流速和流量反而减小。在磷素流失控制上,施用PAM对大坡度控制效果比小坡度显著(p<0.01)。施用PAM后,紫色土坡地表面径流量和径流速率均随降雨强度增大而增大,而径流中TP浓度逐渐减少,在中等雨强(34mm/h)时,PAM对紫色土磷素流失控制效果最好,其总磷(TP)流失量分别为低雨强(17mm/h)和大雨强(84mm/h)的77.37%和40.22%。由降雨径流量和磷输出的关系发现,雨强对TP浓度随径流量的变化趋势有一定影响,但影响较小;坡度对TP浓度的变化趋势基本没有影响。
闫金龙江韬滕玲玲魏世强李璐璐郭念罗在波周宏光
关键词:坡度降雨强度紫色土人工降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