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解剖学
  • 7篇影像
  • 7篇影像解剖
  • 7篇影像解剖学
  • 6篇CT
  • 3篇鼻窦
  • 2篇筛板
  • 2篇筛窦
  • 2篇上颌
  • 2篇上颌窦
  • 1篇蝶鞍
  • 1篇蝶鞍区
  • 1篇断层解剖
  • 1篇断层解剖学
  • 1篇上颌窦口
  • 1篇上颌窦炎
  • 1篇手术
  • 1篇前颅底
  • 1篇窦口
  • 1篇窦口鼻道复合...

机构

  • 10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10篇王海青
  • 8篇廖建春
  • 8篇郎军添
  • 7篇范静平
  • 7篇吴建
  • 6篇陈菊祥
  • 6篇叶青
  • 5篇彭玉成
  • 4篇孙爱华
  • 4篇吕春雷
  • 2篇萧璧君
  • 2篇吕春雷
  • 1篇胡国汉
  • 1篇陆书昌

传媒

  • 7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临床耳鼻咽喉...

年份

  • 1篇2002
  • 7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鼻息肉与上颌窦窦口阻力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1995年
采用自制的上颌窦窦口阻力测定仪,测定了271侧上颌窦窦口阻力。其中,单纯鼻息肉53侧,慢性上颌窦炎105侧,慢性上颌窦炎伴息肉55侧;正常上颌窦58侧(进行对照)。结果提示,慢性上颌窦炎及慢性上颌窦炎伴有鼻息肉者的窦口阻力,明显高于单纯鼻息肉者,说明只有鼻息肉引起窦口粘膜病变时才影响窦口的阻力。
萧璧君王海青王海荣陆书昌
关键词:慢性上颌窦炎鼻息肉
筛窦的影像解剖学研究被引量:9
1999年
目的 :为临床开展筛窦外科手术提供影像解剖资料。方法 :对 5 0具成人头部标本采用高分辨CT进行冠状位、矢状位以及水平位薄层扫描 ,观测了筛窦的各主要径线。结果 :筛窦的左右径 :前端 :左 9.4± 1.5mm ;右 9.7± 2 .1mm ;后端 :左 15 .5± 4.2mm ;右 15 .1± 4.1mm ;上下径 :外侧前端 :左 2 9.1± 6 .8mm ;右 2 7.3± 6 .9mm ;外侧后端 :左 2 1.2± 8.2mm ;右 2 1.6± 6 .8mm ;内侧前端 :左 18.6± 7.5mm ;右 17.8± 6 .9mm ;内侧后端 :左 15 .9± 4.3mm ;右 16 .1± 5 .1mm。前后径 :上部 3 3 .0± 5 .2mm ;下部 3 2 .3± 5 .4mm。结论 :三种不同层面的薄层扫描可给筛窦影像解剖研究者提供更多更详细的解剖数据 ,为筛窦的三维立体成像提供了方便。
廖建春陈菊祥范静平吕春雷王海青吴建郎军添肖壁君叶青林顺涨孙爱华
关键词:筛窦影像解剖学CT
最后筛房的影像解剖学研究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 :为临床开展鞍区手术提供一组最后筛房的影像解剖学资料。方法 :取 5 0具成人头颅标本 ,行鼻窦冠状位及水平位薄层CT扫描 ,重点观测后筛窦最后筛房的影像解剖形态及其毗邻关系。结果 :测得其矢状径位于 5 .8~ 2 1.5mm之间 ;垂直径位于 9.4~ 2 6 .0mm之间 ;左右径位于 5 .9~ 2 3 .6mm之间。其中 ,最后筛房大于或等于同侧蝶窦腔的有 2 3 % ( 2 3侧 )。结论 :最后筛房与蝶窦、视神经管之间的解剖关系可形成蝶上筛房、蝶旁筛房或Onodi窦。
廖建春吕春雷王海青范静平吴建郎军添陈菊祥肖璧君叶青彭玉成赵舒微林顺涨
关键词:CT影像解剖学
额窦的影像解剖学研究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 :为经颅面联合进路手术提供额窦的影像解剖学基础。方法 :取 5 0具成人头颅标本 ,行鼻窦多方位薄层CT扫描 ,观测额窦向眶上、眶顶及筛窦上方的气化程度并进行影像解剖学分度。结果 :未发育者占 3 % ;Ⅰ度额窦占 3 2 % ;Ⅱ度占 46 % ;Ⅲ度占 19%。结论 :额窦的气化发育变异很大 。
廖建春吕春雷陈菊祥王海青范静平郎军添吴建叶青彭玉成赵舒微孙爱华林顺涨
关键词:额窦影像解剖学CT
后筛窦的影像解剖学研究被引量:7
1999年
目的 :为了提供对内窥镜鼻窦外科及颅底外科手术更具指导意义的后筛窦影像解剖学资料。方法 :取 5 0具成人头颅标本 ,行冠状位、矢状位及水平位薄层CT扫描 ,从不同层面及不同方位观测后筛窦的气化发育情况。结果 :发现属管前型的占 2 3 % ( 2 3侧 ) ;半管型的占 2 8% ( 2 8侧 ) ;全管型的占 3 3 %( 3 3侧 ) ;蝶鞍型的占 16 % ( 16侧 )。其中两侧气化分型完全相同者占 3 3例 ( 6 6侧 ) ;两侧气化不相同者占 17例 ( 3 4侧 )。发现属Ⅰ°后筛窦的占 43 % ( 43侧 ) ;属Ⅱ°后筛窦的占 3 5 % ( 3 5侧 ) ,其中属Ⅱa°后筛窦的占 19%( 19侧 ) ,属Ⅱb°后筛窦的占 16 % ( 16侧 ) ;属Ⅲ°后筛窦的占 2 2 % ( 2 2侧 )。其中两侧分度完全相同者占 2 9例( 5 8侧 ) ;两侧分度不相同者占 2 1例 ( 42侧 )。结论 :后筛窦影像解剖分型分度对内窥镜鼻窦外科及颅底外科手术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廖建春郎军添王海青范静平吴建陈菊祥吕春雷叶青彭玉成赵舒微
关键词:后筛窦影像解剖学CT
嗅凹的影像解剖学研究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 :为临床开展前颅底外科提供嗅凹区必要的影像解剖学资料。方法 :取 5 0具成人头颅标本 ,行鼻窦冠状位薄层CT扫描 ,重点观测筛顶与筛板的移行情况。结果 :观测到筛顶与筛板的移行形式有 2种类型 :一种是直接斜向筛板 ;一种是先形成一平台段 ,在近筛板时陡然下降 ,形成嗅凹。本组资料中筛顶板与筛板平移的占 46 % ;而形成嗅凹的占 5 4%。在形成嗅凹的资料中 ,前筛顶板与筛板之间形成的高度差的平均值为 8.8mm ,后筛顶板与筛板之间形成的高度差的平均值为 2 .8mm ,前后嗅凹深度之间经t检验相差非常显著 (P <0 .0 1)。结论 :了解嗅凹的形成对减少前颅底外科手术及内窥镜鼻窦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廖建春王海青范静平吴建郎军添陈菊祥吕春雷叶青彭玉成赵舒微
关键词:筛板影像解剖学
筛板区的影像解剖学研究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 :为鼻窦内窥镜手术及鼻内筛窦手术提供前颅底筛板区域的影像解剖学资料。方法 :取 5 0具成人头颅标本 ,行鼻窦冠状位及矢状位薄层CT扫描 ,重点观测前颅底筛板区域内筛顶板的形状、筛板的形状以及筛顶板与筛板的关系等。结果 :筛顶板为一向内向后倾斜的骨板 ,测得筛顶板的左右径为 :前部 :左 10 .7± 2 .5mm ;右 11.4± 3 .8mm ;中部 :左 9.9± 3 .8mm ;右 9.1± 2 .5mm ;后部 :左 11.2± 4.7mm ;右 10 .2± 3 .7mm。筛顶板的厚度为 1.6± 0 .8mm。筛板的左右径为 :前部 :左 2 .1± 0 .5mm ;右 2 .0±0 .4mm ;中部 :左 2 .7± 0 .7mm ;右 2 .6± 0 .7mm ;后部 :左 2 .2± 0 .6mm ;右 2 .2± 0 .6mm。中鼻甲下缘中点至筛板的距离为 :左 2 6 .6± 5 .9mm ;右 2 5 .2± 4.8mm。结论 :了解筛顶板及筛板的影像解剖对进行鼻内筛窦手术重要指导作用。
廖建春王海青陈菊祥郎军添范静平吴建吕春雷叶青彭玉成林顺涨孙爱华
关键词:筛板CT影像解剖学
钩突的影像解剖学研究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 :研究钩突的影像解剖及其与鼻窦炎的关系。方法 :对 6 7例头颅冠状CT薄层扫描片(其中鼻窦炎组 40例 80侧 ,非鼻窦炎组 2 7例 5 4侧 )上钩突的影像解剖形态进行了观测 ,内容包括 :钩突附着类型、高度、厚度和角度 ,并对测量结果与鼻窦炎积分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 :钩突头端的附着部位有3种类型 :筛顶型 ( 3 7.0 % )、纸样板型 ( 3 5 .2 % )和中鼻甲型 ( 2 7.8% ) ,这 3种类型的比例在鼻窦炎组与非鼻窦炎组有显著差异。鼻窦炎组钩突高度及钩突角度与鼻窦炎积分之间有显著相关性 (前者呈正相关 ,后者呈负相关 )。结论
郎军添廖建春王海青李雪宏
关键词:钩突影像解剖学CT鼻窦炎
窦口鼻道复合体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该研究目的在于探讨窦口鼻道复合体的构成及共与鼻窦炎发生发展的关系,以便更好更安全地开展FESS.结论:窦口鼻道复合体是较为复杂的结构,其变异在鼻窦炎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钩突在上颌窦口的构成上具有突出的地位,它...
王海青
关键词:窦口鼻道复合体上颌窦口鼻窦手术
鼻窦、前颅底及蝶鞍区的断层解剖学及临床研究
廖建春王海青胡国汉萧璧君孙爱华范静平郎军添吴建叶青
项目完成人采用头颅标本局部解剖观测和影像断层解剖观测相结合的方法,采用226具头颅标本结合1000例鼻窦内窥镜手术及经蝶窦鞍区手术对蝶窦、前筛窦、后筛窦、最后筛房、额窦及上颌窦等进行系列断层解剖研究,首先提出了新的蝶窦两...
关键词:
关键词:鼻窦前颅底蝶鞍区断层解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