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金兰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硬变
  • 2篇基因
  • 2篇肝炎
  • 2篇肝硬变
  • 2篇肝硬化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等位
  • 1篇等位基因
  • 1篇等位基因频率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心肌
  • 1篇心脏
  • 1篇血浆
  • 1篇血清
  • 1篇胰蛋白酶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异质体

机构

  • 6篇中国医科大学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沈阳军区总医...

作者

  • 6篇刘金兰
  • 3篇张玉魁
  • 3篇魏金荣
  • 3篇张岐山
  • 3篇潘忠诚
  • 3篇刘金兰
  • 3篇张玉魁
  • 3篇魏金荣
  • 2篇孟冬娅
  • 2篇张岐山
  • 2篇姜敏
  • 2篇黄玉红
  • 2篇张英杰
  • 1篇刘桂琴
  • 1篇奚素琴
  • 1篇王殿鸿
  • 1篇铁坚
  • 1篇王秀坤
  • 1篇傅宝玉
  • 1篇黄玉红

传媒

  • 4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1996
  • 4篇1995
  • 1篇199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DNA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2
1995年
本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ELISA法对2737例乙肝患者血清中HBV-DNA和乙肝病毒标志物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各组HBV-DNA的检出率:①HBsAg(+)、HBeAg(+)和抗HBc(+)组为99.27%;②HBsAg(+)、抗HBe(+)和抗HBc(+)组为44.77%;③HBsAg(+)和抗HBc(+)组为42.86%;④HBV标志物均阴性为15.92%。结果表明HBV-DNAPCR检出先于其它乙肝病毒标志物,可早期发现乙肝。PCR法直接检测HBV-DNA更有利于临床对乙肝的诊断和治疗。
刘金兰奚素琴张显忠魏金荣张玉魁潘忠诚张英杰吴艳环崔维新李祖苡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乙型肝炎DNA
Mg^(2+)和Ca^(2+)对兔心肌单离腺苷酸环化酶的调节机制
1993年
用兔心肌可溶性肌纤维膜和层析分离的腺苷酸环化酶(AC)组分制备人工蛋白脂质体,并观察Mg^(2+)和Ca^(2+)对上述两种蛋白脂质体中AC的影响。结果表明,Mg^(2+)激活AC在可溶性肌纤维膜的蛋白脂质体中有两种不同的亲和常数,分别为0.14mmol/L和1.1mmol/L。其中高亲和常数在AC组分的调节部位,低亲和常数是Mg^(2+)和GTP结合蛋白质的结合部位。Ca^(2+)抑制AC的活性,它的抑制常数为30μmol/L。Mg^(2+)和Ca^(2+)对AC的作用是竞争性的。
张岐山魏金荣张玉魁孟冬娅刘金兰姜敏
关键词:镁离子钙离子心脏腺苷酸环化酶
肝硬化患者血浆前激肽释放酶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1995年
本文采用底物发色法测定60例肝硬化患者、30例健康人的血浆前激肽释放酶(pre--Kallikrein,PK)水平。结果表明:肝硬化患者血浆PK水平显著降低,与肝功能损害程度有关,随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而降低。而且血清白蛋白(A)水平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的肝硬化患者血浆PK水平仍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黄玉红傅宝玉刘金兰刘桂琴
关键词: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肝硬变
肝癌、良性肝病患者及正常人血清α_1-抗胰蛋白酶异质体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
1996年
本文采用豌豆凝集素(PSA)亲和双相免疫电泳的方法检测了4组135份血清(良性肝病、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癌及正常对照组)血清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异质体的变化,发现肝癌患者血清PSA结合型α_1-AT百分比明显高于良性肝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α1-AT异质体的测定对肝癌的诊断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指标,特别是对血清甲胎蛋白(AFP)浓度在正常范围内的患者更具有意义。
孟冬娅汤瑾瑜汤瑾瑜张英杰魏金荣张玉魁张玉魁张英杰
关键词:抗胰蛋白酶异质体肝疾病
肝硬化患者PiM亚型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1995年
肝硬化患者PiM亚型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及其临床意义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消化内科(110001)姜敏,姜若兰,刘金兰,黄玉红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系血清教研室铁坚本实验就血清中具有遗传多态性的PIM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法的谱型分析。Pi(α1-抗...
姜敏姜敏姜若兰刘金兰刘金兰
关键词:肝硬变聚丙烯酰胺凝胶基因频率分布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1995年
为了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基因型及其临床意义,本文对沈阳地区61例HCV-RNA阳性血清的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进行基因分型,结果为:HCVⅡ型感染占70.5%(43/61),HCVⅢ型感染占27.9%(17/61),HCVⅡ/Ⅲ型混合感染占1.6%(1/61)。初步证明沈阳地区HCV感染以Ⅱ型为主。对91例肝癌病人中HCV-RNA阳性的27例血清基因分型,Ⅱ型占74%(20/27),其余为Ⅲ型。可见HCVⅡ型感染与肝癌发生有密切关系。
魏金荣魏金荣张玉魁张玉魁潘忠诚刘金兰张岐山张岐山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多态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