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静

作品数:148 被引量:696H指数:13
供职机构: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6篇期刊文章
  • 8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7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9篇天文地球
  • 16篇生物学
  • 11篇化学工程
  • 7篇金属学及工艺
  • 6篇建筑科学
  • 4篇水利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1篇絮凝
  • 21篇海水淡化
  • 15篇污水
  • 15篇大生活用海水
  • 14篇水处理
  • 13篇絮凝剂
  • 12篇污泥
  • 11篇混凝
  • 10篇活性污泥
  • 9篇废水
  • 9篇冲厕
  • 8篇盐度
  • 8篇活性污泥法
  • 7篇动力学
  • 6篇生物絮凝
  • 6篇生物絮凝剂
  • 6篇微生物絮凝
  • 6篇微生物絮凝剂
  • 6篇污染
  • 6篇耐盐

机构

  • 125篇自然资源部天...
  • 11篇国家海洋局天...
  • 10篇国家海洋局
  • 3篇天津大学
  • 2篇国家海洋技术...
  • 2篇南开大学
  • 1篇天津科技大学
  • 1篇北京自然博物...

作者

  • 146篇王静
  • 117篇张雨山
  • 45篇姜天翔
  • 40篇张晓青
  • 32篇邱金泉
  • 31篇张秀芝
  • 30篇郝建安
  • 26篇张爱君
  • 24篇王树勋
  • 23篇杨波
  • 22篇成玉
  • 21篇王文华
  • 20篇赵瑾
  • 20篇苗英霞
  • 20篇寇希元
  • 19篇任华峰
  • 13篇司晓光
  • 10篇刘淑静
  • 10篇杜瑾
  • 7篇侯纯扬

传媒

  • 15篇化学工业与工...
  • 12篇工业水处理
  • 12篇海洋技术
  • 12篇盐业与化工
  • 8篇中国给水排水
  • 7篇化工进展
  • 7篇化学与生物工...
  • 6篇海洋环境科学
  • 6篇环境工程学报
  • 5篇生物技术通讯
  • 5篇海洋开发与管...
  • 3篇水利经济
  • 3篇材料保护
  • 3篇中国科技信息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水资源保护
  • 2篇海岸工程
  • 1篇全面腐蚀控制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年份

  • 14篇2017
  • 16篇2016
  • 21篇2015
  • 25篇2014
  • 19篇2013
  • 4篇2012
  • 9篇2011
  • 14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 3篇2004
  • 4篇2002
  • 1篇2001
  • 4篇2000
  • 2篇1999
1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水循环冷却系统中环境友好型碳钢缓蚀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3年
1前言 海水循环冷却作为环保型节水技术在电力、化工等高耗水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需求,利用海水作为工业循环冷却水是缓解我国沿海城市和地区淡水资源紧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海水循环冷却系统中,
王维珍高翔高丽丽侯相钰王静崔振东张正武杰侯纯扬
关键词:海水循环冷却循环冷却系统环境友好型缓蚀剂工业循环冷却水碳钢水资源紧缺
浓盐水排海对渤海湾盐度分布的影响预测被引量:4
2016年
利用MIKE21模型进行浓海水排放对渤海湾海水盐度分布影响的研究,分别以天津大港和河北黄骅两地建设海水淡化工程所排放的浓海水量为输入条件,模拟预测了渤海湾不同潮期和工程规模浓海水排放的扩散状况。结果显示,浓海水的稀释扩散受潮流的影响较大,总体来讲小潮低潮时排海的浓海水稀释扩散效果最差,大潮低潮和小潮高潮时次之,大潮高潮时扩散效果最好;建设10×10~4t/d以下的海水淡化工程浓海水排海对周围海区的盐度影响不显著,建设50×10~4t/d以上的大型海水淡化工程时,小潮低潮时盐度升高波及面积最大,高于背景值1.5 PSU的面积为31 km^2,最远离岸距离为6.74 km,所以大规模海水淡化工程的选址、浓海水排海方式均要进行合理规划、选择,尽可能降低其对海洋环境的不利影响。
张秀芝张拂坤邱金泉刘淑静王静张雨山
关键词:海水淡化数值模拟
基于GM(1,1)灰色模型预测沿海城市用水量——以大连市为例被引量:2
2014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合理而准确地预测城市未来的需水量将对城市水资源规划和解决将来的用水危机起到指导作用。利用大连市2001-2008年度城市供水量资料,应用灰色理论建立GM(1,1)预测模型,并对所建模型进行残差检验和后验差检验;利用所建模型对大连市年需水量进行预测,结合大连市地理位置、特点和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了大连市水资源量的保证程度及海水利用前景,结果表明:在未来10 a左右,大连市的用水量将超出水资源供给能力,可能会出现严重的淡水危机,如不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将会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建议在充分利用本地水资源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扶持海水利用发展的政策,大力发展推广海水淡化及海水直接利用等技术,实现淡水资源的增量和替代。
张秀芝王静张雨山郝建安
关键词:城市用水量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选育微生物絮凝剂高产菌株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技术诱变海洋地衣芽孢杆菌DHS-40,选育微生物絮凝剂高产菌株。方法:10μL发酵液(D600nm值为0.5~0.7),辐射距离为2 mm,气流速度为10.0 SLPM,辐射功率为100 W。结果与讨论:辐射时间60~240 s为菌株DHS-40的最佳诱变照射时间,共分离得到396株诱变株;经过初筛、复筛,共计筛选得到8株絮凝活性较高的诱变菌;经DHS-40突变菌株与原始菌株同步培养,比较生长状态与絮凝活性,获得2株絮凝活性较高的突变菌株90-102与120-24,同期絮凝活性优于原始菌株。
郝建安杨波姜天翔张爱君张晓青司晓光杜瑾张雨山王静
关键词:微生物絮凝剂
复合铁镁絮凝剂制备及海水净化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氧化法制备聚合硫酸铁镁絮凝剂(PFMS),对PFMS的结构和Fe(Ⅲ)活性分布进行分析,并将PFMS用于近岸海水净化处理,考察了投药量、海水pH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并与自制聚合硫酸铁絮凝剂(PFS)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PFMS在制备过程中生成了新的聚合物形态,能有效去除污染物;对海水中浊度、UV254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5%和52%;PFMS对pH值有较宽的适用范围,但在酸性条件下,更利于UV254的去除;PFMS处理海水的絮凝效果优于PFS。
张秀芝王静郝建安成玉张雨山
关键词:絮凝
投加有效微生物强化CAST反应器处理含盐废水被引量:6
2012年
将4株耐盐净污菌引入到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T)反应器中,构成新型的生物强化CAST含盐废水处理系统。试验表明,在8 h的周期运行工艺中,当耐盐净污菌形成稳定的优势菌群后,可显著提高CAST对COD的去除率,去除率达到90%以上,提高了20%左右;生物强化CAST也具有一定的脱氮除磷能力,其对氨氮的去除率为95%左右、对总氮的去除率为65%左右、对总磷的去除率在30%~75%之间。生物强化CAST主反应池的MLSS值在2 500~4 500 mg/L之间变化。
张雨山王静任华峰成玉张晓青张爱君赵谨
关键词:含盐废水循环式活性污泥法耐盐菌
微生物絮凝剂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2
2017年
微生物絮凝剂是近30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型水处理药剂,是近年来絮凝剂研究的热点。本文从絮凝活性微生物的来源开始,依次阐述微生物絮凝剂的活性成分、微生物絮凝基因,并介绍了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情况,对微生物絮凝剂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郝建安杨波张晓青司晓光姜天翔杜瑾张爱君任华峰谢宝龙马晓蕾张雨山王静
关键词:微生物絮凝剂
新加坡水资源开发与海水利用技术被引量:8
2008年
着重介绍新加坡的高效水务管理工作,系统综述了新加坡的雨水收集、新生水和海水淡化等水资源开发技术。最后从全社会参与、规划制定、立法管理、研发投入、水价和海水利用等方面总结了对我国水资源开发的有益启示。
屈强张雨山王静赵楠
关键词:水务管理水资源开发
磷酸铵镁(MAP)沉淀法处理低浓度氨氮污海水被引量:20
2014年
大量氮磷营养物质排入海湾,引起了富营养化、赤潮等一系列海洋污染问题,污海水中氮磷处理技术研究已引起人们的重视。磷酸铵镁化学沉淀法具有可同时脱除氨氮和磷酸盐,但还未应用于低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尤其是污海水中氨氮的处理。本文采用磷酸铵镁(MAP)化学沉淀法对污海水中氨氮进行处理实验研究,利用污海水中大量存在的Mg2+,以Na2HPO4作为沉淀剂,探讨了初始反应体系pH值、PO43/NH4+投配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氨氮脱除效果的影响。结合沉淀结晶物XRD和SEM分析,确定了MAP沉淀法处理污海水中氨氮的最佳反应条件:初始反应体系pH值为9.5~10.5,PO43/NH4+投配比为1.1/1,反应时间为40 min。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下,随着氨氮初始浓度的增大,氨氮去除率逐渐增大,当进水氨氮浓度为12 mg/L时,氨氮去除率达到42.80%。
王文华张晓青邱金泉成玉张雨山王静
关键词:磷酸铵镁低浓度氨氮
硅藻土助滤剂在海水净化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4年
目前国内尚无可借鉴的有关海水泳池循环净化工艺的经验和标准,因此对日益增多的海水游泳、戏水场馆池水的净化处理是必须面对的新课题。硅藻土预涂膜过滤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精密过滤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水质净化、食品工业等领域。本文对硅藻土助滤剂及硅藻土预涂膜过滤技术在海水游泳池池水净化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筛选出过滤效果较好的硅藻土助滤剂CD08,布氏漏斗试验结果表明,CD08在投加量为1.0 kg/m2的条件下,对浊度、CODMn、尿素和细菌的去除率分别为98%、40%、32%和70%。在此基础上,采用实验室规模硅藻土预涂膜过滤装置进行小试试验,结果表明,在一个运行周期中,以硅藻土CD08为助滤剂的过滤装置运行良好,出水浊度在0.5 NTU左右,尿素的平均去除率为20%左右,CODMn的平均去除率为30%左右,细菌的平均去除率为68%左右。
任华峰苗英霞邱金泉张爱君姜天翔成玉王静张雨山
关键词:硅藻土过滤助滤剂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