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媛

作品数:7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神经病
  • 5篇听神经
  • 5篇听神经病
  • 5篇谱系
  • 5篇谱系障碍
  • 4篇神经性
  • 4篇感音
  • 4篇感音神经性
  • 3篇听力损失
  • 3篇感音神经性听...
  • 2篇声调
  • 2篇声调识别
  • 2篇听力学
  • 1篇言语
  • 1篇言语感知
  • 1篇音调
  • 1篇语后聋
  • 1篇植入
  • 1篇植入者
  • 1篇时域

机构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王媛
  • 6篇王硕
  • 6篇董瑞娟
  • 6篇陈静
  • 6篇刘冬鑫
  • 3篇吴燕君
  • 2篇刘博
  • 1篇刘子夜
  • 1篇亓贝尔

传媒

  • 3篇中国耳鼻咽喉...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听力学及言语...
  • 1篇中华耳科学杂...

年份

  • 1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人工耳蜗植入者使用音调信息识别声调能力的评价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采用去除时长信息的声调测试材料评估语后聋人工耳蜗植入者依靠音调信息识别声调的能力。方法:16例成人语后聋患者单侧植入人工耳蜗6个月以上。选取10个单音节,每个音节配4个声调,组成40个单音节词,分别由男女声多次录制,选取四声之间时长差别<5ms的80个单音节词为测试词,受试者根据听到的单音节词完成四选一的测试。结果:16例人工耳蜗植入者声调识别总平均得分为(70.7±22.0)%,其中四声得分最高,二声得分最低。一声易被混淆成二声,二声易被混淆成一声和三声,三声易被混淆成二声,四声最不易被混淆。声调识别得分与助听器使用时间呈正相关。结论:去掉时长因素对人工耳蜗植入者声调识别能力有所影响,对三声识别影响最显著。由于人工耳蜗植入者音调信息感知能力有限,因此在没有时长因素辅助的情况下,其一声与二声,二声与三声的辨别最易混淆。语后聋人工耳蜗植入者在植入人工耳蜗前佩戴助听器的经历有益于人工耳蜗植入后的声调识别。
王媛王硕董瑞娟刘冬鑫刘子夜陈静
关键词:语后聋人工耳蜗声调识别音调
听神经病谱系障碍患者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分析听神经病谱系障碍(Auditory neuropathy spectrum disorder,ANSD)患者噪声下言语识别能力。方法利用普通话版噪声下听力测试(Mandarin Hearing In Noise Test,MHINT),分别测试30例ANSD患者,16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NHL)患者和12例听力正常者在安静情况下和信噪比分别为15,10,5,0 d B的噪声条件下的言语识别能力。结果 ANSD组在噪声条件下的言语识别率显著低于SNHL组和听力正常组(P<0.05);ANSD组在安静条件下与信噪比为15 d B条件下的言语识别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与信噪比为10、5和0d B条件下言语识别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静情况下及噪声条件下,SNHL组和ANSD组言语识别能力与其听力损失程度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ANSD患者的言语识别能力较SNHL患者显著降低,大多数ANSD患者安静条件下言语识别尚可,但噪声情况下言语识别能力显著下降;噪声条件下言语测试对ANSD的诊断具有潜在的重要作用。
董瑞娟王硕刘冬鑫王媛陈静
关键词:听神经病耳聋感音神经性言语感知
听力学教学方法的思考与体会被引量:4
2016年
以"培养具有科学精神、科研能力、临床技能的综合型人才"为教学宗旨,借鉴美国听力学教育的优秀经验,通过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培养科研意识、塑造科研能力,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听力学教育的教学方式提供参考。
亓贝尔王媛徐立刘博
关键词:听力学教育课程
听神经病谱系障碍患者时域间隔感知能力的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听神经病谱系障碍患者的时域间隔感知能力。方法使用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开发的时域间隔感知能力测试软件,分别测试成年听力正常者(12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者(12例)和听神经病谱系障碍者(15例)能够分辨出刺激声中无声间隔的最小时长,即时域间隔感知(temporal gap dection,TGD)阈值,比较三组受试者TGD的差异。结果三组受试者左右耳间TGD阈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听力正常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组和听神经病谱系障碍组双耳平均TGD阈值分别为3.97±1.12、3.62±1.14、13.72±9.89ms,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组TGD阈值与听力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听神经病谱系障碍组TGD阈值显著高于听力正常组和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组(P<0.01)。结论听神经病谱系障碍患者听觉系统的时域间隔感知能力下降,且个体差异较大。
王硕董瑞娟王媛刘冬鑫陈静吴燕君
关键词: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听神经病谱系障碍患者临床听力学特点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总结听神经病谱系障碍(auditory neuropathy spectrum disorder,ANSD)患者临床特点和听力学测试结果,分析其听力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听神经病谱系障碍患者的发病年龄,确诊年龄以及纯音听阈、声导抗测试、听性脑干反应、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结果。结果患者中男34例(56.7%),女26例(43.3%);发病年龄6~32岁,平均年龄(16.6±4.7)岁,以青少年居多;ANSD平均确诊年龄(24.9±6.8)岁,2例患者伴有视神经萎缩。60例ANSD患者均为双侧发病,纯音听力图以峰型或碟形102耳(85.0%)为主,波峰多出现在2 kHz或4 kHz处;依据听力损失程度分级,好于轻度听力损失28耳(23.3%),轻度听力损失59耳(49.2%),中度听力损失28耳(23.3%),重度听力损失4耳(3.3%),极重度听力损失1耳(0.8%)。60例患者均引出畸变产物耳声发射,115耳鼓室图A型,3耳为As,2耳为Ad。92耳(76.7%)均未引出镫骨肌声反射,28耳(23.3%)可引出1 kHz镫骨肌声反射,但阈值均升高。结论 ANSD多单独发病,也可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疾病。部分ANSD患者平均听阈可能正常,但多存在低频听力损失。
董瑞娟王硕刘博刘冬鑫王媛陈静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与听神经病谱系障碍患者汉语声调感知能力的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和听神经病谱系障碍患者感知汉语声调的能力,对比分析2种听力损失对声调感知的影响。方法:3组受试者参与该项研究工作,包括听力正常受试者11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14例,听神经病谱系障碍患者25例。原始声调测试材料选取10个单音节,每个音节配4个声调,组成40个单音节词。分别由男女声进行多次录制,选取四声之间时长差别小于5ms的80个单音节词做为最终测试词,受试者根据听到的单音节词进行四选一声调识别测试。结果:听力正常受试者平均声调识别得分为(97.3±2.8)%,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受试者平均声调识别得分为(88.0±9.9)%,听神经病谱系障碍受试者平均声调识别得分为(65.7±17.1)%。听力正常者与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者和听神经病谱系障碍者声调识别得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者与听神经病谱系障碍者声调识别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者和听神经病谱系障碍者的声调识别得分与其听阈阈值均呈负相关(r=-0.756、-0.546,均P<0.01)。结论:伴随听力损失程度加重,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和听神经病谱系障碍患者的汉语声调识别能力均下降,而听神经病谱系障碍患者的声调识别能力损失更为严重,且存在个体差异大的特点。
王硕董瑞娟王媛刘冬鑫陈静吴燕君
关键词:听力损失感音神经性声调识别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与听神经病谱系障碍患者频率选择特异性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评价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耳蜗病变)与听神经病谱系障碍患者听觉系统的频率选择特异性,对比说明不同类型听力损失对听觉系统频率选择特异性的影响。方法使用测量心理物理调谐曲线(psychophysical tuning curve,PTC)的方法评价频率选择特异性,即当存在一个纯音信号,其频率和强度保持不变,加入另一个窄带噪声,噪声的中心频率和强度均发生变化,通过改变噪声的中心频率与强度掩蔽纯音信号,由此获得的窄带噪声中心频率与其强度的关系曲线。PTC越窄,尖部越尖锐说明频率选择特异性越好,使用测试频率与PTC曲线最小强度上10 d B的曲线宽度的比值(Q10dB)评价PTC曲线的尖锐程度。选取听力正常受试者11名,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受试者14例,听神经病谱系障碍患者17例,测量3个组受试者双耳在500Hz和1000Hz处的心理物理调谐曲线。结果听力正常受试者平均Q10dB结果为3.4±0.9,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受试者平均Q10d B结果为1.8±0.4,听神经病谱系障碍受试者平均Q10d B结果为3.5±1.0。听神经病谱系障碍患者组Q10 d B结果与听力正常组Q10dB结果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组Q10dB结果与听力正常组(F=34.90,P<0.001)和听神经病谱系障碍组Q10dB结果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F=31.09,P<0.001)。结论耳蜗病变会导致频率选择特异性障碍,而听神经病谱系障碍患者听觉系统的频率选择特异性可能基本正常。
王硕董瑞娟王媛刘冬鑫陈静吴燕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