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新娟

作品数:10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口腔
  • 3篇术后
  • 3篇缺损
  • 3篇肿瘤
  • 3篇颌面
  • 3篇颌面部
  • 3篇面部
  • 3篇口腔颌
  • 3篇口腔颌面
  • 3篇口腔颌面部
  • 2篇碘125
  • 2篇植入
  • 2篇植入治疗
  • 2篇头面颈部
  • 2篇组织间
  • 2篇组织间植入
  • 2篇组织间植入治...
  • 2篇组织缺损
  • 2篇颌面部恶性肿...
  • 2篇面部恶性肿瘤

机构

  • 9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9篇王新娟
  • 5篇李宏
  • 2篇谷峰
  • 2篇李福军
  • 1篇郭福君
  • 1篇梁仁杰
  • 1篇王岳森

传媒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疗养医学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实验与检验医...
  • 1篇中国医疗美容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不同皮瓣移植修复术对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患者的影响对比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不同皮瓣移植修复术对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患者血清唾液酸(SA)、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50例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胸大肌皮瓣移植修复术,观察组采用前臂皮瓣移植修复术,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1 d血清SA、IL-2水平,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口腔感觉,观察两组术后1年皮瓣成活情况,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 d,两组血清IL-2、SA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口腔感觉优良率78.67%(59/75)比对照组的54.67%(41/75)高(P<0.05)。术后1年,观察组皮瓣成活率96.00%(72/75)与对照组的90.67%(68/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33%(4/75)比对照组的13.33%(10/75)低(P<0.05)。结论:口腔颌面部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患者采用前臂皮瓣、胸大肌皮瓣移植修复术效果相当,但前臂皮瓣移植修复的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高,利于口腔感觉恢复。
王新娟李宏谷峰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肿瘤组织缺损游离皮瓣移植术
放射性粒子碘125组织间植入治疗头面颈部恶性肿瘤
研究目的:头面颈部恶性肿瘤目前多采用以手术为主结合局部放射治疗的综合治疗手段,其基本原则是原发病灶切除应达到足够大的范围.甚至牺牲一些肉眼看似正常的器官,由此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语言、进食、吞咽及呼吸功能,而且因为口腔颌面...
李福军王新娟牛芳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近距离放疗
文献传递
局部小切口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对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术后VA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研究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采用局部小切口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对术后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41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n=21)和对照组(n=20)。对照组行头皮冠状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行局部小切口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比两组临床效果、术后12h及48h术区疼痛程度(VAS评分)、手术前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两组优良率对比,观察组100. 00%(21/21)、对照组95. 00%(19/20)无显著差异(P> 0. 05);术后12h及48h观察组术区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局部小切口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术区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李宏王岳森王新娟
关键词:颧骨复合体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miR-182、miR-136-5p表达与局部晚期口腔鳞癌患者TPF诱导化疗疗效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miR-182、miR-136-5p表达与局部晚期口腔鳞癌患者TPF诱导化疗疗效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局部晚期口腔鳞癌患者76例,将其纳入病例组。另于同期选择体检健康的受试者76例,将其纳入对照组。问卷调查患者的年龄、性别、分期、肿瘤部位、临床分级、病理分化程度、吸烟史和饮酒史。检查miR-182、miR-136-5p表达情况,统计TPF诱导化疗1年生存时间。分析比较局部晚期口腔鳞癌患者miR-182、miR-136-5p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病例组患者miR-182阳性表达率低于对照组(P<0.05),miR-136-5p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5)。miR-182、miR-136-5p阳性表达情况与年龄、肿瘤部位、分期、分级、吸烟和饮酒有关P<0.05)。miR-182阳性表达患者生存时间为10.25个月,阴性表达患者生存时间为5.68个月。miR-136-5p阳性表达患者生存时间为6.57个月,阴性生存时间为9.97个月。miR-182阳性表达与预后呈正相关(P<0.05),miR-136-5p阳性表达与预后呈负相关(P<0.05)。结论miR-182、miR-136-5p表达与局部晚期口腔鳞癌患者TPF诱导化疗预后和临床特征关系密切,其中miR-182阳性表达有利于患者预后,而miR-136-5p阳性表达不利于预后。
王新娟李宏谷峰
关键词:晚期口腔鳞癌
颏下岛状皮瓣与吻合血管游离前臂皮瓣修复治疗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颏下岛状皮瓣与吻合血管游离前臂皮瓣修复治疗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2018年2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90例口腔癌根治术后软组织缺损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A组与B组,各45例。A组行颏下岛状皮瓣修复,B组行吻合血管游离前臂皮瓣修复。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语言功能、咀嚼效率及手术安全性。结果A组、B组术后皮瓣成活率分别为97.78%、88.8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出血量较B组少,手术用时和术后住院时间较B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语言功能、咀嚼效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语言功能、咀嚼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9%,低于B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颏下岛状皮瓣与吻合血管游离前臂皮瓣修复治疗口腔癌术后软组织缺损效果相当,均能有效改善患者语言功能、咀嚼效率,但前者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
王新娟李宏
关键词:软组织缺损颏下岛状皮瓣口腔癌
OSCC组织中的Pinx1、CD44v6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的Pinx1(PIN2码/TRF1相互作用蛋白X1)、CD44拼接变异体6(CD44v6)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12月收集的68例OSSC组织(OSCC组)、正常口腔黏膜组织34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两组标本中的Pinx1蛋白、CD44v6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在不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OSCC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OSCC组标本中的CD44v6蛋白、Pinx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18%、61.76与对照组的8.82%、94.1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inx1蛋白阳性表达的低分化患者占比、Ⅲ期+Ⅳ期患者占比、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占比均低于Pinx1蛋白阴性表达的OSCC患者(P<0.05);CD44v6蛋白阳性表达中低分化患者占比、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占比均高于CD44v6蛋白阴性表达的OSCC患者(P<0.05)。结论Pinx1蛋白、CD44v6蛋白在OSCC组织中表达变化显著,并且与肿瘤病理学特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李宏王新娟武宝峰梁仁杰郭福君
关键词:口腔鳞状细胞癌
PFCC模式的精细化护理干预在唇腭裂患儿围术期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究患者和家庭为中心护理(PFCC)模式的精细化护理干预在唇腭裂患儿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9年7月唇腭裂患儿82例,根据入院顺序分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PFCC模式的精细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 h、12 h疼痛程度。结果 术后6 h、术后12 h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唇腭裂患儿围术期采用PFCC模式的精细化护理干预,可减轻术后疼痛程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陈娇娜王新娟李智
关键词:唇腭裂
自体髁突再植于血管化髂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自体髁突再植于血管化髂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34例累及单侧下颌角和下颌升支上部的颌骨良性病变患者,均采取自体髁突再植于血管化髂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所选取的34例患者,均经18~38个月随访,平均随访(22.6±4.2)个月,患者手术后对面部外形均感到满意,手术完成后开口范围31~50 mm,平均开口范围(41.6±2.8)mm,咬合关系均恢复正常。28例患者咀嚼功能均保持正常,6例患者在咀嚼时术侧出现轻度疼痛。34例患者再植髂突均存在不同程度骨质吸收,在1年后基本保持稳定。结论自体髁突再植于血管化髂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具有较为明显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王新娟
关键词:下颌骨缺损修复
放射性粒子碘125组织间植入治疗头面颈部恶性肿瘤
研究目的:头面颈部恶性肿瘤目前多采用以手术为主结合局部放射治疗的综合治疗手段,其基本原则是原发病灶切除应达到足够大的范围。甚至牺牲一些肉眼看似正常的器官,由此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语言、进食、吞咽及呼吸功能,而且因为口腔颌面...
李福军王新娟牛芳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近距离放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