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芳

作品数:8 被引量:122H指数:4
供职机构:安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压
  • 5篇高血压
  • 3篇老年
  • 2篇血压变异
  • 2篇血压变异性
  • 2篇压变异性
  • 2篇肾病
  • 2篇肾功能
  • 2篇肾功能衰竭
  • 2篇疗效
  • 2篇临床疗效
  • 2篇老年高血压
  • 2篇功能衰竭
  • 1篇地平
  • 1篇电图
  • 1篇动态心电图
  • 1篇动态血压
  • 1篇心电
  • 1篇心电图
  • 1篇血管

机构

  • 8篇安阳市人民医...

作者

  • 8篇于芳
  • 3篇魏新伟
  • 3篇王磊

传媒

  • 2篇中外医疗
  • 2篇临床研究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2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不同降压药物联合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被引量:94
2016年
目的比较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治疗作用。方法 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氨氯地平组)或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氢氯噻嗪组)降压治疗,监测2组24 h动态血压,观察治疗前、治疗第6周和第12周,2组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的变化。同时观察2组6周末血压达标率。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治疗6周和12周的24 h平均收缩压(SBP)、白昼SBP、夜间SBP、晨峰SBP、24 h收缩压变异性(SBPV)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24 h SBP、白昼SBP、夜间SBP、24 h SBPV及白昼SBPV分组因素与时间因素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第6周和第12周,氨氯地平组24 h SBP、白昼SBP、夜间SBP及白昼SBPV较氢氯噻嗪组降低(P<0.05),治疗第12周,氨氯地平组24 h SBPV低于氢氯噻嗪组(P<0.01)。2组血压达标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均能有效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而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降低血压和血压变异性方面作用更强。
王磊魏新伟于芳
关键词:高血压药物疗法氨氯地平氢氯噻嗪血压变异性
分析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肾功能转归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究对高血压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厄贝沙坦治疗的临床疗效及肾功能转归的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确诊的高血压性肾功能衰竭病例进行探究,选取患者120例,根据随机分层法对患者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和美托洛尔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尿常规指标比较,除24 h内混合尿比重外,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肾功能转归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厄贝沙坦对高血压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治疗的疗效显著,有效调整患者的血压,使患者血压在正常范围内,保护患者的肾功能,提高患者肾小球的滤过率,利于患者的肾功能转归,临床价值较高。
于芳
关键词:厄贝沙坦临床疗效
研究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系膜增生性IgA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分析讨论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系膜增生性IgA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系膜增生性IgA肾小球肾炎患者共计142例,以随机分配法则为依据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71例患者仅接受泼尼松治疗,观察组71例患者另外接受吗替麦考酚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24小时尿量、尿蛋白、血肌酐水平分别为(1435±324)ml、(3.31±0.66)g/24h、(151.8±8.53)umol/L,观察组患者分别为(1922±296)ml、(2.07±0.42)g/24h、(142.0±9.62)u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26%、8.77%,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膜增生性IgA肾小球肾炎患者,临床应用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用药安全性高.
于芳
关键词:泼尼松吗替麦考酚酯
研究缬沙坦联合叶酸治疗老年高血压肾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缬沙坦联合叶酸可应用于治疗老年高血压肾病中,现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我院选取98例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将98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49例患者。98例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都接受缬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服用叶酸。服用药物一段时间后,记录98例患者的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联合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和临床意义。结果98例患者接受不同药物方案后,与对照组49例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的总有效率(71.43%)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7.96%)明显提高,结果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血压下降情况相比,观察组患者血压下降更明显,结果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联合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极大改善,提高了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降压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治疗高血压肾病中推广使用。
于芳
连续血液滤过联合甘露醇治疗颅内高压合并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对连续血液滤过联合甘露醇治疗颅内高压合并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的探究。方法 在2015年4月-2016年4月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颅内高压合并肾功能衰竭30例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连续血液滤过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连续血液滤过联合甘露醇方法进行治疗,观察采用连续血液滤过联合甘露醇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在胱抑素浓度、颅内压及血肌酐浓度方面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器官功能衰竭、脑疝及脑水肿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连续血液滤过联合甘露醇治疗颅内高压合并肾功能衰竭后,效果理想,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于芳
关键词:连续血液滤过甘露醇颅内高压肾功能衰竭
两种药物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整群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5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氨氯地平组,n=36)或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氢氯噻嗪组,n=31)降压治疗,治疗前、后监测两组24 h动态血压,比较两种方案对血压的影响。结果两组治疗12周的24 h平均收缩压(SBP)、白昼SBP、夜间SBP、24 h收缩压变异性(SBPV)、白昼SBPV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12周后氨氯地平组的24 h SBP、白昼SBP和夜间SBP均显著低于氢氯噻嗪组(P<0.05)。治疗12周后氨氯地平组的24 h SBPV及白昼SBPV均显著低于氢氯噻嗪组(P<0.01)。两组血压达标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或氢氯噻嗪能有效控制老年人高血压,而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更适合老年高血压患者。
王磊魏新伟于芳
关键词:高血压药物联合治疗老年人血压变异性
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82例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优质低蛋白糖尿病饮食,强化血糖控制、降压、调脂);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成药百令胶囊和中药汤剂。3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8%,对照组为73.2%;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各治疗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优于单用西药组。
于芳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西医结合
肾血管性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的差异性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比较肾血管性高血压(RVH)和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动态血压情况及动态心电图,并观察两者之间的差异。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0月~2015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45例RVH患者,并收集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45例E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进行24 h动态血压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两者间的差异。结果 RVH患者的24 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夜间及白天平均舒张压和收缩压均高于EH患者(P〈0.05);RVH患者血压负荷均高于EH患者(P〈0.05),尤其夜间血压负荷明显增加。RVH患者心律失常和ST-T段压低发生率均高于EH患者(P〈0.05)。结论 RVH患者动态血压均值和血压负荷增加明显,心电图的改变与患者血压情况存在相关性。
王磊于芳魏新伟
关键词: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动态血压动态心电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