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敏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等位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路径
  • 1篇雄性不育
  • 1篇玉米
  • 1篇杀菌剂
  • 1篇突变体
  • 1篇棉花
  • 1篇棉花黄萎病
  • 1篇黄萎病
  • 1篇基因
  • 1篇基因定位
  • 1篇番茄
  • 1篇分子鉴定
  • 1篇不育

机构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甘肃省农业科...

作者

  • 3篇刘敏
  • 1篇吕茹婧
  • 1篇王晓娟
  • 1篇郑露
  • 1篇周玉乾
  • 1篇邱法展
  • 1篇黄俊斌
  • 1篇张献龙
  • 1篇何海军
  • 1篇董伊丹
  • 1篇朱龙付
  • 1篇刘忠祥
  • 1篇刘琳琳
  • 1篇张坤
  • 1篇许莲
  • 1篇周易
  • 1篇张文文

传媒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作物学报
  • 1篇中国科学:生...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一个新的玉米silky1基因等位突变体的遗传分析与分子鉴定被引量:3
2019年
前期试验发现一个玉米雄性不育突变体(malesterile mutant),命名为msm-6。经过连续多代杂合单株自交发现该突变体性状能稳定遗传,遗传模式分析表明该突变体为单个隐性1核基因控制。以msm-6与自交系B73杂交构建F2遗传定位群体,利用BSA(BulkSegregant Analysis)方法,筛选到与msm-6位点连锁的4个SSR标记,即C6-24、C6-30、C6-34和C6-40。进一步采用444个F2单株对这4个连锁标记验证,将msm-6定位于标记C6-24与C6-34之间,即玉米第6染色体68.5~98.1Mb之间。通过基因组序列信息分析发现,在此定位区间内存在一个已报道的Silky1基因。Silky1基因编码MADS-BOX蛋白,是参与花器官建成ABCD模型的B功能基因,该基因的突变会造成雄花不育、雌花花丝增多等表型。利用杂合体+/silky1-mum3与纯合突变体msm-6/msm-6杂交进行等位测验,杂交后代中正常植株与突变植株分离比例符合1∶1。基因组序列以及转录本序列分析发现,msm-6突变体中第6个内含子5'端供体位点AG/GTAAG(外显子/内含子交接处)的序列+1位G突变为C,导致第6外显子被错误剪切掉,产生了第6个外显子缺失的Silky1异常转录本。以上实验证据表明,msm-6与所报道的由mutator转座子插入造成的Silky1突变体silky1-mum2、silky1-mum3和silky1-mum4的突变方式不同,是一个新的Silky1基因等位突变体。msm-6的发现与鉴定为进一步深入解析玉米穗花器官决定的遗传机制提供丰富的实验材料,同时也为RNA加工过程中剪接位点保守性提供重要证据。
王晓娟潘振远刘敏刘忠祥周玉乾何海军邱法展
关键词:玉米雄性不育基因定位
棉花与番茄抗棉花黄萎病不依赖于Ve1被引量:11
2014年
黄萎病是我国棉花的主要病害之一,发掘抗病基因和阐明抗病机制是开展棉花抗病分子育种的基础.本研究将目前唯一的植物抗黄萎病主效基因Ve1分别在本氏烟和陆地棉中超量表达,以探讨其在防控棉花黄萎病中的价值.研究发现,Ve1基因在本氏烟中超量表达后并未对番茄大丽轮枝菌2个生理小种和棉花黄萎病菌产生明显抗性.RT-PCR分析表明,Ve1并不能激活烟草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推测本氏烟中可能不存在完整的Ve1介导的抗黄萎病信号路径.Ve1超量表达的转基因棉花接种棉花黄萎病菌"V991"后表现出与本氏烟类似的结果,同时发现,陆地棉对番茄大丽轮枝菌1号生理小种表现出高抗性.利用番茄抗/感黄萎病近等基因系"Craigella GCR218"/"Craigella GCR26"进一步研究发现,2个番茄材料均对棉花落叶型强致病力黄萎病菌"V991"免疫,这暗示番茄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抗性不依赖于Ve1.分子鉴定表明,棉花黄萎病菌与番茄大丽轮枝菌1号和2号生理小种存在明显区别,番茄大丽轮枝菌1号和2号生理小种均属于非落叶型黄萎病菌.本研究中鉴定的棉花黄萎病菌均不含有ave1基因,这可能是在棉花中超量表达Ve1并不能增强其棉花黄萎病菌抗性的直接原因.通过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在抑制GbSERK1的表达后能显著削弱海岛棉对黄萎病菌的抗性,证实"海7124"中存在类似于Ve1的下游抗病信号路径.本研究还对棉花类受体蛋白的进化以及Ve1抗病信号路径在棉花抗黄萎病机制研究中的价值进行了探讨.
刘琳琳张文文周易苗玉焕许莲刘敏张坤张献龙朱龙付
关键词:棉花番茄黄萎病信号路径
几种杀菌剂对大蒜白斑病的防治效果被引量:4
2009年
在PSA平板上测定9种杀菌剂对大蒜白斑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40%福星乳油的抑菌效果最好,抑制中浓度(EC50)为0.39μg/mL;30%爱苗乳油、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世高水分散粒剂和20.67%万兴乳油抑菌效果次之,EC50分别为1.02、1.38、1.95、2.74μg/mL;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5%阿米西达乳油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抑菌效果较差,EC50分别为83.05、273.63、411.49、646.91μg/mL。盆栽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接种病菌前第1天喷药,10%世高水分散粒剂、40%福星乳油和20.67%万兴乳油的防效分别为92.0%、90.0%和90.0%;接种病菌后第2天喷药,20.67%万兴乳油、10%世高水分散粒剂和40%福星乳油防效分别是54.0%、45.7%和41.4%;这3种药剂对大蒜白斑病的发生均有预防和治疗效果,但在接种前施药防效更好。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福星和万兴对大蒜白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防效分别为62.3%和56.6%,与其它药剂的防效差异显著。
郑露董伊丹吕茹婧刘敏黄俊斌
关键词:杀菌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