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新云
-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患者基线颈动脉斑块对比增强超声定量分析对TIA患者再发脑梗死的预测价值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对比增强超声(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定量分析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stroke,TIA)患者再发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94例老年TIA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时采集患者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TIA治疗,并收集治疗后患者临床资料,治疗后随访2年,记录94例老年TIA患者再发脑梗死情况,根据患者是否再发生脑梗死分为再发组和未再发组;采用Cox回归方程分析老年TIA患者再发脑梗死的预测因子并构建预测模型,分析其预测效能。结果94例老年TIA患者截止最后随访日期2021年2月21日,出现12例失访,最终纳入82例患者,其中33例患者出现再发脑梗死为再发组,49例未出现再发脑梗死为未再发组;单变量分析显示2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血栓调节蛋白水平有明显差异(P<0.05);Cox分析显示LDL(HR=0.026)、血栓调节蛋白(HR=0.029)、峰值时间信号强度(Parameters of time-intensity curve,P TIC)(HR=0.030)、清晰度(Sharpness,S FC)(HR=0.020),曲线下面积(Under the curve area,AUC FC)(HR=0.043)是老年TIA后再发脑梗死的预测因子;列线图模型预测老年TIA后再发脑梗死的C-指数为0.881,校正曲线显示绝对误差为0.034。结论基于基线LDL、血栓调节蛋白、P TIC,S FC,AUC FC建立的老年TIA后再发脑梗死预测模型具备较高的预测效能。
- 魏娟刘涛郝姜蕾魏宏世缪佳立吕新云
-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
- 前庭康复治疗在眩晕疾病中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前庭康复治疗(VRT)对眩晕患者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5年2月至2016年9月住院的120例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早期根据不同病因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根据不同病因配合个体化的前庭康复训练方法;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第0周)及治疗后1、2、4周进行功能评价。评价指标包括前庭症状指数(VSI)、计时平衡训练、Fukuda踏步试验、Berg平衡量表(BBS)。结果康复后第1、4周,观察组患者VSI评分与第0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2、4周,两组患者计时、踏步和BBS评分与第0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0周,两组患者VSI、计时、踏步和B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2、4周,观察组患者VSI、踏步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BBS评分和计时评分显著长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庭康复训练联合药物治疗在眩晕患者的治疗中疗效肯定,个体化的前庭康复治疗可作为眩晕患者平衡障碍的辅助治疗方法。
- 刘涛郝姜蕾冯艳蓉魏宏世吕新云
- 关键词:眩晕头晕前庭疾病平衡功能障碍康复治疗
- 表现为孤立性急性前庭综合征的脑梗死的临床分析(附15例报道)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表现为孤立性急性前庭综合征(Avs)的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影像学表现及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收集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5例表现为孤立性AVS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影像学表现及预后。结果(1)临床特征:患者平均年龄为(62.1±13.51岁,中位发病时间为24h(4~168h);临床症状均表现为眩晕,伴有恶心(11例)、呕吐(10例)、眼震(10例)、步态不稳(14例)等。(2)危险因素:14例患者同时存在多种(≥4个)脑卒中危险因素,具体包括年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颈动脉狭窄、脑卒中史、脑白质变性、冠心病、房颤等。(3)影像学表现:14例患者为后循环脑梗死,梗死灶分别位于小脑半球(11例)、小脑蚓部(4例)、脑桥(3例)、小脑中脚(1例)、小脑下脚(1例)、下丘(1例),其中6例存在多个梗死灶。1例为前循环脑梗死,梗死灶位于岛叶。多数病变为较小的腔隙性梗死灶,但小脑半球下部多为较大面积梗死灶。(4)预后:经正规治疗后患者预后较好,9例症状完全缓解,6例症状好转。结论临床上遇到同时存在多种脑卒中危险因素且表现为孤立性AVS的患者,应考虑到脑梗死的可能,及时行相关检查早期明确诊断,尽早行正规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 刘岩吕新云陈硕蔡兴秋李歌冯艳蓉钱波
- 关键词:脑梗死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23例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被引量:5
- 2015年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于1980年由Caplan提出,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两种:一种是中脑和丘脑受损的脑干首端梗死,另一种是颞叶内侧面、枕叶受损的大脑后动脉区梗死[1-2]。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尤其是MRI在临床广泛应用,确诊的TOBS病例越来越多。TOBS患者预后差,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3]。引起早期鉴别诊断对该病治疗及预后意义重大。
- 刘涛吕新云郝姜蕾冯艳蓉
- 关键词:基底动脉尖综合征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