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昕
- 作品数:9 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婴幼儿喂养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婴幼儿喂养行为现状、相关影响因素及其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定期体检的婴幼儿(6~36个月龄)1 250例,应用《中国婴幼儿喂养困难评分量表》及自行设计的《喂养人喂养行为调查表》评估婴幼儿喂养困难发生情况、喂养人喂养行为,分析喂养行为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1 250例婴幼儿喂养困难发生率为26.80%(335/1 25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3~18个月的婴幼儿、喂养人学历在小学或以下及食物制作单一喂养困难发生率均较高(均P<0.05),而喂养人为母亲、家长积极应对喂养、根据婴幼儿饥饱信号、进餐条件固定、喂养环境无干预因素、进餐前与婴幼儿进行情感交流能明显降低喂养困难发生率(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喂养人学历在小学或以下、食物制作单一是婴幼儿喂养困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家长积极应对喂养、根据婴幼儿饥饱信号、进餐前与婴幼儿进行情感交流是喂养困难的保护因素(P<0.05)。喂养困难婴幼儿体重、身长、头围较无喂养困难同一月龄婴幼儿低下(P<0.05),且智力指数(MI)及发育商(DQ)评分低于无喂养困难患儿(P<0.05)。结论:婴幼儿期容易发生喂养困难,且喂养困难会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及时对家属进行喂养行为指导,建立科学的喂养行为,将有助于降低婴幼儿喂养困难发生率,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
- 梁燕婷刘昕陈伟平江蕙芸
- 关键词:婴幼儿生长发育
- 不同喂养方式对晚期早产儿体格发育的影响被引量:3
- 2016年
- 34周≤胎龄<37周的早产儿定义为晚期早产儿(Late preterm infants,LPIs)[1],其在早产儿中所占比例最大。晚期早产儿也被称为近足月儿,这群早产儿虽然看似健康,但各个器官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相关并发症而影响生长发育。晚期早产儿吸吮能力弱,饥饿反馈不完善,常因喂养问题导致再次住院治疗。因此晚期早产儿的喂养问题越来越受到儿童保健工作者的关注。
- 梁燕婷刘昕陈伟平闭宏娟
- 关键词:体格发育配方奶器官发育辅食添加
- 食物过敏婴儿和健康婴儿肠道菌群的差异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食物过敏(FA)婴儿和健康婴儿肠道菌群的差异。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46例食物过敏婴儿,设定为观察组;且选取同时期的56例健康婴儿,设定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婴儿的大便菌群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肠杆菌科计数情况。结果:观察组婴儿大便中的双歧杆菌与对照组比较,其计数明显降低,而肠杆菌计数显著上升(P<0.05);两组乳酸杆菌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喂养方式的食物过敏婴儿大便的肠道菌群发生一定的变化。结论:食物过敏婴儿肠道菌群与健康婴儿的肠道菌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喂养方式具有不同大便菌群构成,肠道正常菌群变化极有可能在食物过敏的发生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 梁燕婷江蕙芸刘昕陈伟平
- 关键词:肠道菌群食物过敏
- 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对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研究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5000例入托前体检的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儿童均接受营养状况测量,观察不同年龄、性别学龄前儿童肥胖、超重、低体重发生情况,以及不同营养状况学龄前儿童身高。结果本组5000例学龄前儿童肥胖者67例,占比1.34%;超重者63例,占比1.26%;低体重者123例,占比2.46%;正常者4747例,占比94.94%。不同年龄段、性别学龄前儿童肥胖、超重、低体重、正常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状况正常学龄前儿童的身高高于肥胖、超重、低体重学龄前儿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超重、低体重学龄前儿童的身高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总体营养状况相对较好,但其中仍有一定比例的儿童存在肥胖、超重、低体重等状况,且儿童身高主要受到营养状况的影响。
- 刘昕江蕙芸张力
- 关键词:营养状况生长发育学龄前儿童
- 血清IGF-1维生素A 25-(OH)D水平在矮身材儿童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6
- 2019年
-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生长样因子-1(IGF-1)、维生素A、25-羟基维生素D(25-(OH D)水平在矮身材儿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46例矮身材儿童,同期选择109例身高正常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IGF-1、维生素A、25-(OH) D、身高水平,及治疗前后以上指标的改变,用受试者工作绘制特征(ROC)曲线分析指标预测价值。结果:矮身材儿童组血清IGF-1、维生素A、25-(OH) D、身高均低于对照组(P<0.05)。矮身材儿童治疗后血清IGF-1、维生素A、25-(OH) D及身高均高于治疗前(P<0.05)。血清IGF-1曲线下面积为0.722、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696和0.706,维生素A曲线下面积为0.712、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697和0.691,25-(OH) D曲线下面积为0.705、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913和0.411,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为0.824、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783和0.794,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明显高于单个指标。结论:血清IGF-1、维生素A及25-(OH) D可作为筛查和诊断矮身材儿童的有效指标,建议对矮身材儿童进行相应干预以改善成年终身高。
- 刘昕江蕙芸梁燕婷陈青青林然然
- 关键词:矮身材儿童维生素A25-羟基维生素D
-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肠道菌群多样性的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分析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肠道菌群多样性,为减轻胃肠道症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6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确诊为ASD的儿童20例和健康儿童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两组儿童粪便提取总DNA,扩增16SrDNA中V4/V5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ASD儿童肠道菌群多样性。结果两组在样品文库的覆盖率(Z=242.500,P=0.256)、丰度指标Chao1(Z=250.000,P=0.181)、ACE(Z=234.000,P=0.365)、Shannon(Z=259.000,P=0.114)和Simpson(Z=146.000,P=0.145)指数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样性无差异。门水平上,两组儿童在8种菌群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属水平上,两组儿童在20个属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D儿童和健康儿童在肠道菌群属水平上具有差异;临床上可根据不同菌属特点对ASD儿童肠道菌群进行精准调整,保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减轻ASD儿童胃肠道症状。
- 吴薇岚江蕙芸陈雪朱才荣陈伟平刘昕
- 关键词:肠道菌群孤独症谱系障碍多样性儿童高通量测序
- 家庭喂养方式和父母负性情绪与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的相关性被引量:10
- 2022年
- 目的探讨家庭喂养方式和父母负性情绪与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的相关性,指导家庭科学喂养和预防儿童营养不良发生。方法选取2020年4-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营养不良儿童75例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77例为对照组。对两组儿童父母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儿童饮食行为,分析家庭喂养方式、父母负性情绪与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的相关性。结果饮食行为方面,营养不良儿童过饱响应(t=2.104)、食物响应(t=4.206)、食物喜好(t=9.099)、渴望饮料(t=4.435)均较对照组儿童评分低(P<0.05)。喂养方式中,营养不良组和对照组儿童在父母对儿童体重的感知(t=3.167)、逼迫进食(t=3.354)、监督饮食(t=3.726)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情绪方面,营养不良组儿童父母焦虑发生率较对照组儿童父母高(χ^(2)=8.660,P=0.003)。父母对儿童体重的感知(r;=0.246)、担心(r;=0.213)、逼迫进食(r;=0.254)、监督进食(r;=0.284)、父母焦虑(r;=0.218)、抑郁(r;=0.334)与营养不良发生呈正相关(P<0.05)。校正混杂因素后,父母对儿童体重的感知、逼迫进食、监督进食、父母抑郁是营养不良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父母对儿童体重的感知、逼迫进食、监督进食、父母抑郁预测儿童营养不良发生的AUC分别为0.639、0.645、0.669和0.692(P<0.05)。结论家庭喂养方式和父母焦虑、抑郁情绪与儿童营养不良发生有关,临床可通过调整家庭喂养方式缓解父母负性情绪,帮助儿童纠正不良饮食行为,减少营养不良发生风险。
- 吴薇岚江蕙芸罗宇阳朱才荣刘昕蒙晓梅
- 关键词:营养不良抑郁饮食行为
- 广西南宁市1686名4~7岁儿童尿控能力发育进程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 了解广西南宁市儿童的尿控能力发育进程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在南宁市6个城区13所幼儿园抽取4.0-7.0岁儿童共1 686名,对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包括儿童尿控能力发育进程及排尿习惯培养,分析影响4.0-7.0岁儿童尿控能力发育的因素. 结果 1 686名接受调查的儿童中,90%儿童在0.5-2.5岁会用哭声表达尿急,1.0-2.0岁时具备用非语言的尿急表达能力,1.0-3.0岁时具备用语言表达尿急的能力,1.5-4.0岁时白天排尿可以自理,1.0-4.0岁遗尿后可觉醒,1 .5-5岁遗尿后可醒来自理,2 .0-5 .0岁夜间尿急时起床排尿不遗尿且日夜小便完全自理. 90%的家长给孩子0.6-3.0岁选用纸尿布,1.0-3.0岁采用把尿,1.0-4.0岁采用坐盆,1.6-4.0岁采用如厕. 儿童尿控能力发育异常与夜间定时唤醒小便、不定时上床睡觉、入睡困难、饮水以晚上为主、不能憋尿有关(P〈0.05). 结论 南宁市家长在儿童不同年龄段选用的小便方式比较符合儿童尿控能力发育进程. 尿控能力发育与饮食习惯无关,良好的睡眠、饮水习惯,憋尿训练可以促进尿控能力发育。
- 班彩霞贝为武陈伟平吴葆宁朱才荣李小玲刘昕蒙小梅
- 关键词:发育儿童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