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冬雪

作品数:7 被引量:104H指数:5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土壤
  • 6篇土壤微生物
  • 6篇微生物
  • 4篇松林
  • 4篇红松林
  • 4篇BIOLOG
  • 3篇土壤微生物功...
  • 3篇海拔
  • 2篇原始红松林
  • 2篇生长季
  • 2篇海拔梯度
  • 2篇不同海拔
  • 1篇多样性
  • 1篇演替
  • 1篇生长环境
  • 1篇生物量碳
  • 1篇水箱
  • 1篇碳代谢
  • 1篇碳源
  • 1篇碳源利用

机构

  • 7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黑龙江省科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7篇韩冬雪
  • 6篇冯富娟
  • 4篇孙雪
  • 3篇王楠楠
  • 2篇刘岩
  • 2篇隋心
  • 2篇王宁
  • 1篇孙雪
  • 1篇杨雪
  • 1篇杨雪
  • 1篇李世兰
  • 1篇王宁

传媒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降水变化对红松阔叶林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25
2017年
红松阔叶林生态系统是中国东北地带性顶级植被,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长白山是研究温带森林对大气降水变化正负反馈的理想地带。以长白山红松阔叶林0—5cm、5—10cm表层土和红松根际土为研究对象,基于Biolog生态平板法,分析了不同降水量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及机制。结果表明,平均颜色变化率(Average well color development,AWCD)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培养初期的表现为降水减少30%样地>降水增加30%>对照样地,培养的末期,AWCD值的变化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各降水量条件下根际土土壤微生物的AWCD值均高于表层土。Shannon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McIntosh均匀度指数在不同降水量样地间均未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即降水量增减30%的情况下,未对红松林表层土和红松根际土的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产生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利用率最高的碳源是氨基类,其次是碳水类和多聚类,其中氨基类和碳水类也是不同降水条件下微生物功能多样性表现出异质性的主要碳源。
王楠楠韩冬雪孙雪国微马宏宇冯富娟
关键词:碳源利用BIOLOG土壤微生物
原始红松林退化演替后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变化被引量:18
2017年
为了全面了解原始红松林退化演替为次生林后土壤生境及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变化规律,以小兴安岭典型的原始阔叶红松林、退化演替后先锋阶段的白桦林及亚顶级阶段的硬阔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检测法,分析三者0~<10 cm和10~20 cm表层土的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林型土壤微生物的AWCD值(平均颜色变化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培养初期表现为原始阔叶红松林>硬阔叶林>白桦林;培养末期表现为原始阔叶红松林>白桦林>硬阔叶林,三者的AWCD值在0~<10 cm土层分别为1.06、0.86、0.81,10~20 cm土层分别为0.68、0.47、0.45,原始林显著高于次生林(P<0.05),说明原始林土壤微生物对单一碳源的代谢活性显著高于次生林;同一林型下土壤微生物的AWCD值均表现为0~<10 cm土层显著高于10~20 cm土层(P<0.05).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Mc Intosh指数和Richness丰富度指数也均表现为原始林显著高于次生林(P<0.05).原始林土壤微生物对各类碳源的综合利用强度均大于次生林,不同林型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优势碳源类型存在一定的差异,碳水类、氨基酸类、羧酸类和多聚物类碳源是原始林退化演替后土壤微生物群落在碳源利用上发生变化的敏感碳源.
孙雪隋心韩冬雪刘岩冯富娟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退化演替
原始红松林土壤理化及微生物碳代谢特征对生长季动态的响应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明确原始红松林内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利用、土壤理化性质的季节变化规律及差异机制,探讨原始红松林土壤理化及生物学特征对气象因子季节动态的响应。【方法】以小兴安岭典型的原始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15年5—10月生长季内采集0~10 cm和≥10~20 cm的表层土壤样品。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检测法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常规测定方法测定红松林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土壤理化指标。【结果】(1)研究样地的多项土壤理化指标在月份间差异显著。(2)在整个生长季内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培养168 h以后,AWCD增加幅度逐渐减弱;AWCD值和多样性指数在月份间差异显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代谢活性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差异,并呈现一定的规律性,6月显著高于其他月份(P<0.05)。(3)氨基酸类、多聚物类、碳水化合物类碳源是红松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利用的主要优势碳源类型;通过主成分分析(PCA)、聚类分析可将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特征大致分为3簇,即5—6月、7月、8—10月;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水化合物类、氨基酸类、羧酸类碳源的变化对季节最为敏感。(4)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AWCD值和多样性指数与速效磷、速效钾、含水量和有效氮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分类变异分析发现土壤理化性质变化是引起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发生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因子,其中含水量、速效磷的解释度分别为12.76%和30.71%。【结论】原始阔叶红松林土壤理化及微生物功能碳代谢特征具有显著的生长季动态变化,月降水总量变化的影响最为重要。
孙雪韩冬雪刘岩冯富娟隋心
关键词:原始红松林土壤微生物BIOLOG碳代谢
不同海拔红松混交林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生长季动态被引量:29
2016年
[目的]研究红松混交林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生长季动态变化,为更多地了解红松混交林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在碳氮循环中的作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红松林在长白山海拔分布高度上限为准,从最高海拔起按每100 m海拔为1个梯度依次向下选取5个样地作为研究对象。同一海拔设置3个重复样地,面积均为20 m×20 m,间隔20 m。样地内按S型随机布点,共设10个15 cm×15 cm样方,分别于2013年5月21日、7月19日、8月23日、9月20日进行样品采集。分析不同海拔红松林的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生物量氮生长季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差异的机制。[结果]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及碳氮比随海拔的升高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碳氮比在900 m达到最高(1 287.18 mg·kg^(-1),224.29 mg·kg^(-1),9.29),各海拔间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有显著差异(P<0.01)。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含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5个海拔0~5 cm土层微生物生物量碳分别是5~10 cm的1.15,1.55,1.29,2.58,1.32倍,微生物生物量氮则分别是1.50,1.23,1.45,2.64,1.09倍。在5—9月的生长季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在0~5 cm土层均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规律,呈倒"N"形曲线,在5~10 cm土层则呈现出先升高再降低的单峰曲线形;不同土层、不同海拔间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的季节变化规律均存在差异,但除5月较低外,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均在5~20之间,说明红松混交林土壤微生物群落中真菌相对于细菌更占优势,土壤的腐殖化能力相对较高;8和9月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最高,这一时期土壤的固碳能力最强。土壤有效氮、有机碳、有效磷、有效钾含量和p H值、含水量在各海拔之间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总体上各指标从海拔700 m到900 m逐步升高到最大值,然后开始�
王宁杨雪李世兰王楠楠韩冬雪冯富娟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量海拔梯度活性碳
不同海拔红松林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被引量:35
2015年
为全面了解红松林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点,以长白山海拔700-1100 m红松林0-5和5-10 cm表土为研究对象采用Biolog微平板法,分析了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沿海拔的垂直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海拔红松林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差异显著,平均每孔颜色变化率(AWCD)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同一深度土层的AWCD值随海拔升高而降低;Shannon、Simpson和McIntosh多样性指数也随海拔升高呈现下降趋势,且不同海拔间3个多样性指数差异显著;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土壤微生物对6大类碳源利用强度存在差异各海拔土壤微生物对氨基酸类碳源利用率最高,为优势碳源;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海拔土壤微生物在碳源利用上有明显的空间分异,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垂直地带性差异主要体现在对碳水类、氨基酸类和羧酸类碳源的利用上,其中碳水类尤为突出.对不同海拔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聚类分析表明,样地植被组成会对土壤微生物组成和功能活性产生重要影响.
韩冬雪王宁王楠楠孙雪冯富娟
关键词:红松林海拔土壤微生物BIOLOG
一种微生物培养箱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培养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微生物培养箱,培养箱的密封性高,培养箱内的温度与湿度恒定,自动化程度高,为生物的生长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密封门与箱体之间活动连接,水箱设...
杨雪孙雪王宁韩冬雪冯富娟
文献传递
长白山红松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研究
本研究选在长白山海拔699~1177 m之间的红松林内设立样地,以0~5和5~10 cm表土为研究对象,利用Illumina Miseq PE250测序技术和Biolog-ECO微平板检测法,分析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多...
韩冬雪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海拔梯度高通量测序BIOLOG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