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奥丽芙·基特里奇》中的救赎主题
- 2016年
- 美国当代作家伊丽莎白·斯特劳特凭借《奥丽芙·基特里奇》一书获得2009年普利策小说奖。该书以缅因州克劳斯比镇为背景,由13个短篇组成,围绕着爱与救赎的主题展开叙述,描述了小镇数学教师奥丽芙的一生。本文从婚姻危机、亲情危机、自我精神危机三方面出发,围绕"救赎"主题,分析爱、孤独、生活对主人公生命的救赎。
- 谢丽君赵洪星
- 关键词:情感危机救赎
- 爱情与宿命——耶利内克《逐爱的女人》之爱情悲剧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埃尔弗丽德·耶利内克的大部分作品以女性的处境与命运为主题,揭示女性在男权社会、封闭环境或暴力压迫等境遇下的生存悲剧。《逐爱的女人》通过两位女性的爱情对比,展现了资本主义机械化大生产与父权社会的时代环境下,女性如出一辙地陷入一种封闭且循环的命运悲剧中。本文通过文本与人物形象的剖析,从两性因素、社会原因和女性自身因素三方面分析造成女性爱情与命运悲剧的原因。
- 谢丽君
- 关键词:女性爱情悲剧宿命
- 从女性主义圣经批评视角解读庐隐的小说
- 2015年
- 作为和冰心齐名的"五四"女作家,庐隐受到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和基督教的双重影响。而女性主义圣经批评是从女性主义阐释学的角度对圣经进行批评、研究的理论。本文以女性主义圣经批评为视角,从庐隐小说中对女性苦难的揭示,对中国式"夏娃"、作为倾听者的"上帝"以及"女性化"基督的描写四方面探寻庐隐创作中受到女性主义和基督教思想影响的因素。
- 谢丽君管恩森
- 关键词:庐隐基督教女性主义圣经批评
- 论象征派诗人姚蓬子文学创作历程的两次转折及其原因
- 2016年
- 作为中国象征派诗人中的代表人物,姚蓬子首先是一个具有"浪漫性"气质的诗人,他的"浪漫性"气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人生道路的选择,第一次转变是在1929年他的《银铃》发表前后,他宣布"把青春撕成碎粉";第二次转变发生在1934年,以他发表《姚蓬子脱离共产党宣言》为主要标志。两次转变都促使了姚蓬子文学创作的转变,更为主要的是在这两次的抉择面前他总是以一种"徘徊者"的面貌出现,这体现了风起云涌的时代气息和他思想的复杂性。
- 赵洪星谢丽君
- 关键词:文学创作浪漫性
- 微观权力视阈下的欧茨学院派小说《我带你去那儿》研究
- 作为美国当代知名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Joyce Carol Oates,1938——)以其深入关注现实的视角和独特的创作风格备受美国文坛瞩目,同时也因其多产与暴力写作的倾向引发世人争议。欧茨创作的学院派小说更是以...
- 谢丽君
- 关键词: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小说创作美国文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