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柏悦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艺术

主题

  • 3篇电影
  • 2篇电影文化
  • 2篇社会
  • 2篇文化
  • 1篇大萧条
  • 1篇大众
  • 1篇大众心理
  • 1篇德国历史
  • 1篇电影业
  • 1篇语言
  • 1篇语言政策
  • 1篇社会价值
  • 1篇社会史
  • 1篇社会现象
  • 1篇外交
  • 1篇文化繁荣
  • 1篇文化史
  • 1篇文化外交
  • 1篇文化消费
  • 1篇萧条

机构

  • 6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柏悦

传媒

  • 2篇西安文理学院...
  • 1篇北京社会科学
  • 1篇史学史研究
  • 1篇第六届北京师...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歌德学院与德国语言文化外交的演变被引量:1
2016年
歌德学院以致力于德语教学和宣传德国文化而闻名于世,在德国现代史中的三个阶段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从魏玛共和国时期纯粹教授德语,到二战时期被纳粹的对外宣传所利用,再到联邦德国时期以语言文化使者的全新形象走向世界。歌德学院虽为民间机构,但它积极配合政府外交步伐,努力推行文化传播,始终践行着联邦德国的外交主张,对德语的普及和德国文化的传播产生了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分析歌德学院发展变迁的历史脉络,有助于更加全面地了解20世纪30年代以来德国外交主张的变化,也为文化外交和语言政策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柏悦
关键词:文化外交语言政策
“兰普莱希特争论”初探被引量:9
2015年
19世纪末,围绕着兰普莱希特著多卷本《德意志史》及其文化史观,德国史学界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结果不仅兰普莱希特本人身败名裂,他所倡导的史学革新也备受阻挠。兰普莱希特著作和理论的缺陷、他对兰克史学和政治的历史编纂的批判否定,是引发争论的最主要原因。而争论的"半途而废"和传统史学的重新巩固也与兰普莱希特的妥协让步有密切关系。兰普莱希特在争论中的明显失败,对于德国史学从传统史学向"新史学"的转型产生了极其负面的影响,教训十分深刻。
柏悦
魏玛时期德国的电影文化与社会现实(1918—1933年)被引量:2
2016年
魏玛共和国(1918—1933年)时期的电影文化是德国现代史的时代风向标。新兴的电影文化成为德国文化的轴心,电影院与电影公司如雨后春笋蓬勃而生;随着白领雇员阶层的出现,文化偏好发生转向,电影观众大幅增加;科技的进步和艺术家的思想解放以及美法两国对德国电影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魏玛时期电影反映了德国政治、经济、社会、民众心态等诸多问题。魏玛时期电影文化现象构建了一部社会史,这对于了解魏玛共和国提供了一些启迪和思考。
柏悦
关键词:电影文化社会史
'兰普莱希特之争'初探--关于19世纪末德国史学争论的考察
1891年,德国莱比锡大学历史学教授卡尔·兰普莱希特(Karl Lamprecht)所著《德意志史》(Deutsche Geschichte)第一卷的出版,肇始了德国19世纪末德国历史学界的一次重要的史学变革——兰普莱希...
柏悦
关键词:社会价值
文献传递
论魏玛时期电影文化繁荣
德国魏玛时期的电影文化是德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风向标,电影文化在这个时期发展的社会背景,蕴含着着多方面深厚的因素;电影本身的内容也反映了魏玛时期政治、经济、社会、民众心态等诸多问题。这些都为我们了解魏玛时期这个德国历史上重...
柏悦
关键词:德国历史电影文化社会现象民众心态
大萧条时代美国电影文化消费探析
2015年
从1929年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爆发到20世纪40年代中叶,美国一直笼罩在大萧条的阴影下。但此时电影业蓬勃发展,美国人对于电影的消费显露出极大的热情,从而折射出美国人奢侈的物质消费观受到极大的冲击,文化消费开始与物质消费出现分庭抗礼的局面。美国人的工作伦理也从此有所改观,娱乐休闲的地位大幅提升。这一切最终促成了美国大众消费的转型,美国人的消费观也在大萧条时代进一步发展塑成,现代化程度进一步完善。
柏悦
关键词:大萧条美国电影业文化消费大众心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