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亚利

作品数:10 被引量:50H指数:3
供职机构:定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脑出血
  • 6篇出血
  • 4篇评分
  • 3篇血压
  • 3篇预后
  • 3篇神经功能
  • 3篇神经功能缺损
  • 3篇神经功能缺损...
  • 3篇缺损
  • 3篇脑梗
  • 3篇高血压
  • 3篇高血压脑出血
  • 2篇动功
  • 2篇血清
  • 2篇血压管理
  • 2篇炎性因子
  • 2篇炎性因子水平
  • 2篇引流
  • 2篇引流术
  • 2篇吞咽

机构

  • 10篇定州市人民医...

作者

  • 10篇赵亚利
  • 5篇王坤红
  • 5篇孙志辉
  • 3篇胡琪
  • 2篇李志贤
  • 2篇胡琪
  • 2篇胡玉松
  • 2篇张博华

传媒

  • 2篇医疗装备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健康之路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6
  • 3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压管理对患者预后影响
2015年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早期给予积极血压管理策略对于患者血肿变化以及近期临床疗效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自发性脑出血患者130例,依据入院后48h内血压管理目标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患者入院后给予积极的血压管理策略,其目标血压值为≤160/90mmHg,平均动脉压为110mmHg或者其血压降低变化值在原基础平均动脉压基础上下降幅度为15%~20%。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单联钙离子拮抗剂药物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 bid口服,对于降压目标未给予严格要求。入组患者在入院后0h、72h给予复查颅脑CT检查,比较2组患者颅内血肿量变化(ml)以及血肿扩大率,入院后第1d、2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对患者近期疗效进行评分,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程度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性别、年龄、平均动脉压水平、格拉斯哥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肿量[(8.53±1.63)ml比(8.95±1.89)ml,t=0.985],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血肿量[(8.87±1.90)ml比(11.94±2.09)ml,t=2.465],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血肿扩大率[(11/65,16.92%)比(23/65,35.38%,X2=3.54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31.85±5.90)比(18.90±4.63),t=2.908]明显减少,对照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32.05±6.27)比(24.87±5.05),t=2.093]也下降,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发性颅内出血患者早期给予积极的血压控制措施有助于预防脑内血肿扩大,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王坤红孙志辉赵亚利赵巧针侯韶静康彩英胡琪
关键词:脑出血血压管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压管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早期给予积极血压管理策略对于患者血肿变化以及近期临床疗效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自发性脑出血患者130例,依据入院后48 h内血压管理目标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患者入院后给予积极的血压管理策略,其目标血压值为≤160/90 mm Hg(1mm Hg=0.133 k Pa),平均动脉压为110 mm Hg或者其血压降低变化值在原基础平均动脉压基础上下降幅度为15%~20%。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单联钙离子拮抗剂药物硝苯地平缓释片20 mg bid口服,对于降压目标未给予严格要求。入组患者在入院后0、72 h给予复查颅脑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颅内血肿量变化(ml)以及血肿扩大率,入院后第1 d、2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对患者近期疗效进行评分,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程度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平均动脉压水平、格拉斯哥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肿量[(8.53±1.63)ml比(8.95±1.89)ml,t=0.985],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血肿量[(8.87±1.90)ml比(11.94±2.09)ml,t=2.465],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血肿扩大率[(11/65,16.92%)比(23/65,35.38%,χ2=3.5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31.85±5.90)比(18.90±4.63),t=2.908]明显减少,对照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32.05±6.27)比(24.87±5.05),t=2.093]也下降,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发性颅内出血患者早期给予积极的血压控制措施有助于预防脑内血肿扩大,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王坤红孙志辉赵亚利赵巧针侯韶静康彩英胡琪
关键词:脑出血血压管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神经肌肉治疗仪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梗后吞咽困难的临床观察
2023年
观察分析神经肌肉治疗仪联合吞咽训练治疗脑梗后吞咽困难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治时间段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以盲抽法在电脑系统中抽取86例在我院收治的脑梗后吞咽困难患者,并按照收治时间顺序单双号划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之后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比较相同的指标。结果 在不同指标的对比之中,治疗之前数据对比P在0.05之上,在治疗之后的数据则以实验组数据更为优异,即实验组患者涨幅更明显,吞咽功能与生活质量恢复效果更好,整体临床疗效更佳,P<0.05。结论 对于脑梗后吞咽困难患者,采用神经肌肉治疗仪联合吞咽训练治疗方案可有效促进患者恢复吞咽功能,临床疗效显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赵亚利
关键词:吞咽训练脑梗吞咽困难
微孔穿刺引流术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探讨微孔穿刺引流术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I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定位于基底节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114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手术组(49例)与对照组(65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适当控制血压、清除自由基等药物处理。手术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12 h内给予行脑微孔穿刺引流术。所有患者入院后72 h检测血清INF-α、IL-6、IL-1β水平,比较2组患者血清学指标水平的差异。所有患者入院后6 h内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使用Barthel指数量表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并与治疗后第3周采用相同标准复评,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程度变化。结果治疗后第72 h,2组患者血清中INF-α、IL-6、IL-1β水平明显下降,且手术组降低更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降低,BI评分升高,2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手术组与对照组比较神经功能改善更明显,NIHSS评分、B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自发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早期行微孔穿刺引流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偏瘫肢体活动能力。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微创穿刺引流减轻出血区周围水肿带,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减轻继发性脑损伤有关。
王坤红孙志辉赵亚利赵巧针侯韶静康彩英胡琪
关键词:脑出血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清炎性因子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压变异性与早期预后关系研究
2015年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入院初48小时内血压变异性与患者血肿的体积及早期预后关系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0例,入院后给予48 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患者血压变异性。依据患者血压变异性大小分为高变异组(65例)与低变异组(55例)。入院后0h、48h经颅脑CT复查比较两组患者脑内血肿变化率,测量两组患者血肿体积大小(ml),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测量48 h后NIHSS评分变化。利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比较血压变异性与NIHSS评分之间相关性。结果:入院0 h、48 h比较,高变异组颅内血肿体积[(6.76±1.51)ml比(10.85±1.73)ml,t=3.095]明显增加,低变异组颅内血肿体积[(6.83±1.94)ml比(7.09±1.98)ml,t=1.056]变化不明显,两组比较颅内血肿扩大率[(43/65,66.15%)比(16/55,29.09%,x^2=3.893)]及血肿体积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变异组NIHSS评分[(26.87±4.39)比(37.91±5.06),t=2.678]明显增加,低变异组NIHSS评分[(26.90±4.51)比(29.06±3.19),t=2.361]轻度增加,两组比较NIHSS评分变化率[(49/65,75.38%)比(30/55,54.55%),x^2=3.063)]及NIHSS评分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变异性与NIHSS评分变化率之间呈高度直线相关(r=0.763,P<0.05)。结论:自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入院初期血压变异性高低与血肿扩大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关系密切。血压变异率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变化率呈高度相关。提示临床应该注意脑出血患者入院初期血压变异率控制。
王坤红孙志辉赵亚利赵巧针侯韶静康彩英胡琪
关键词:脑出血血压变异性
微孔穿刺引流术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王坤红孙志辉赵亚利赵巧针侯韶静康彩英胡琪
该项目将定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14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手术组49例与对照组65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适当控制血压、清除自由基等药物处理。手术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12...
关键词:
关键词:脑出血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配合强化步行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康复的作用被引量:18
2019年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配合强化步行训练的方法及对下肢功能康复的作用和对神经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脑卒中后偏瘫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强化步行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观察两组步行功能、神经功能和下肢功能康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功能性步行分级量表(FAC)评分、10 m最大步行速度、Fugl-Meyer评分法(FMA)评分和神经生长因子(NGF)、神经营养素-3(NT-3)、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1),且观察组FAC评分、10 m最大步行速度、FMA评分和NGF、NT-3、BDN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配合强化步行训练可以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步行功能和下肢功能,提高其血清神经因子水平。
赵亚利张博华李志贤胡玉松周勇范金阳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神经因子下肢功能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分析
2023年
研究脑出血患者期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定州市人民医院患者60例,经诊断为脑出血,入院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采用红黄双色球盲抽法分组,两组各30例。常规治疗者为对照组,早期康复治疗者为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早期康复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常规治疗)比较由80.00%提高至96.67%,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早期康复治疗)血浆黏度与治疗前比较由1.45±0.25(mPa·s)下降至1.30±0.17(mPa·s)、凝血酶原时间与治疗前比较由13.04±0.68(s)下降至12.21±0.28(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与治疗前比较由32.25±2.42(s)下降至31.17±1.36(s),对照组(常规治疗)血浆黏度与治疗前比较由1.47±0.24(mPa·s)下降至1.41±0.20(mPa·s)、凝血酶原时间与治疗前比较由13.05±0.70(s)下降至12.60±0.34(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与治疗前比较由32.20±2.38(s)下降至32.04±1.75(s),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早期康复治疗)NIHSS量表下降至10.82±2.62(分)、MoCA量表提高至26.47±3.48(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早期康复治疗)上肢、下肢FMA量表评分分别为43.40±3.30(分)、26.43±2.71(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早期康复治疗)ADL量表提高至85.29±2.81(分)、SF-36量表提高至83.40±3.16(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早期康复治疗)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由20.00%下降至3.33%,差异显著(P<0.05)。结论 脑出血患者在早期康复治疗下的效果更好,更具推广价值。
赵亚利
关键词:脑出血早期康复治疗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因人因时康复管理在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2023年
研究因人因时康复管理在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患者60例,采用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管理,观察组采用因人因时康复管理。结果 观察组(因人因时康复管理)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患者总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常规康复管理)(P<0.05)。观察组(因人因时康复管理)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患者Ⅰ、Ⅱ、Ⅲ、Ⅳ、Ⅴ洼田饮水实验结果占比分别为43.33%、36.67%、13.33%、6.67%、0.00%,与对照组(常规康复管理)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因人因时康复管理)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患者NIHSS量表、GUSS量表评分分别为4.32±0.75(分)、16.83±2.15(分),与对照组(常规康复管理)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因人因时康复管理)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患者Barthel量表、残障功能评分分别为76.30±3.18(分)、1.87±26(分),与对照组(常规康复管理)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因人因时康复管理)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患者语言、精力、思维、活动各项SWAL-QOL量表评分分别为89.47±1.34(分)、85.34±1.60(分)、86.35±1.51(分)、82.39±1.73(分),高于对照组(常规康复管理)(P<0.05)。观察组(因人因时康复管理)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患者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吸入性肺炎总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常规康复管理)(P<0.05)。结论 因人因时康复管理在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更好,更具推广价值。
赵亚利
关键词:脑梗死吞咽障碍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技术干预急性脑梗死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7
2020年
目的探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技术在急性脑梗死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病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9月河北省定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人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两组均给予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实施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肢体功能参数、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血清神经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Ashworth评分量表(M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简式Fug-l Meyer运动评分法(FMA)、功能性步行量表(FAC)、Berg平衡量表(BB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Sham组(P<0.05);治疗后两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素-3(NT-3)、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病人采取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技术进行治疗,可降低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病人肢体运动功能,有效提高其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能够调节血清神经因子水平。
张博华李志贤赵亚利胡玉松周勇范金阳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神经营养素-3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