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萍

作品数:8 被引量:66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留守
  • 4篇少年
  • 4篇农村
  • 4篇农村留守
  • 4篇农村留守儿童
  • 4篇青少年
  • 4篇留守儿童
  • 4篇儿童
  • 3篇幸福感
  • 3篇知觉
  • 3篇歧视知觉
  • 3篇情绪
  • 3篇主观幸福
  • 3篇主观幸福感
  • 3篇消极
  • 3篇消极情绪
  • 3篇留守青少年
  • 1篇性别
  • 1篇抑郁
  • 1篇社会组织

机构

  • 8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8篇赵景欣
  • 8篇杨萍
  • 3篇王秋金
  • 1篇张婷
  • 1篇刘霞
  • 1篇张文新
  • 1篇黄翠翠
  • 1篇马金玲

传媒

  • 2篇心理发展与教...
  • 1篇中国特殊教育
  • 1篇中国德育
  • 1篇第十八届全国...
  • 1篇第十九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行为自主决策、亲子亲合与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留守与非留守青少年的比较
当前,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幸福感状况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大量研究表明,留守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显著低于非留守青少年。揭示留守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保护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在青少年期,虽然个体对行为自主性的需求不...
赵景欣王秋金杨萍薛香娟
关键词:留守青少年主观幸福感
文献传递
行为自主决策、亲子亲合与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留守与非留守青少年的比较
当前,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幸福感状况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大量研究表明,留守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显著低于非留守青少年。揭示留守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保护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在青少年期,虽然个体对行为自主性的需求不...
赵景欣王秋金杨萍薛香娟
关键词:留守青少年主观幸福感
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调查被引量:5
2015年
发现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态度具有年级差异、性别差异,初一学生对学校的喜欢程度显著高于初二、初三学生,对学校的回避程度显著低于初二、初三学生;女生对学校的喜欢程度显著高于男生,对学校的回避程度显著低于男生。发现二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具有年级差异、性别差异,初一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显著高于初二、初三学生,初二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显著高于初三学生,且对于初一学生,女生对学习的兴趣显著高于男生。发现三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具有性别差异,女生的语文、英语成绩均显著高于男生。
赵景欣杨萍张婷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社会组织儿童问题
歧视知觉与农村留守儿童积极/消极情绪的关系:亲子亲合与性别的调节作用
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我国不容忽视的弱势儿童群体。近年来,留守儿童的情绪适应问题受到了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已有研究表明,歧视知觉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情绪适应的重要危险因素(苏志强,张大均,邵景进,2015)。在这一背景下...
杨萍赵景欣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歧视知觉
文献传递
歧视知觉与农村留守儿童积极/消极情绪的关系:亲子亲合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4
2016年
以378名双亲外出儿童和803名父亲外出儿童为被试,考察了歧视知觉与两类留守儿童积极/消极情绪的关系,并探讨了亲子亲合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及其性别差异。结果表明:(1)歧视知觉水平越高,留守儿童的积极情绪越低,消极情绪越高;(2)父子亲合水平越高,留守儿童的积极情绪越高,消极情绪越低;母子亲合水平越高,留守儿童的积极情绪越高;(3)母子亲合可以调节双亲外出儿童的歧视知觉与其积极/消极情绪之间的关系:高母子亲合可以缓冲歧视知觉对儿童积极情绪的负向预测和对儿童消极情绪的正向预测;(4)母子亲合可以调节父亲外出儿童的歧视知觉与其积极/消极情绪之间的关系,且该调节作用存在性别差异。
赵景欣杨萍马金玲黄翠翠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歧视知觉
行为自主决策、亲子亲合与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留守与非留守青少年的比较被引量:12
2017年
以374名农村青少年为被试,基于留守青少年和非留守青少年的比较,探讨了个体行为自主决策、亲子亲合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了亲子亲合与性别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行为自主决策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农村留守和非留守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父子亲合和母子亲合能显著正向预测两类青少年的积极情绪和生活满意度,负向预测其消极情绪。(2)对于非留守青少年,行为自主决策与母子亲合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存在性别差异:行为自主决策仅能够显著正向预测非留守男生的积极情绪和生活满意度,母子亲合则显著负向预测非留守女生的消极情绪;但是,这种性别差异不存在于留守青少年之中。(3)对于非留守青少年,母子亲合在其行为自主决策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显著:低母子亲合水平下,行为自主决策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其生活满意度;高母子亲合水平下,行为自主决策与其生活满意度之间不存在关联。
赵景欣王秋金杨萍刘霞
关键词:留守青少年主观幸福感
早期青少年的同伴侵害与抑郁:自尊和性别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7
2016年
运用同伴侵害、自尊和抑郁量表测查了478名初中生,探讨早期青少年同伴侵害的特点及其与抑郁之间的关系,检验自尊对早期青少年同伴侵害与抑郁的调节作用,并揭示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性别差异。结果显示:(1)早期青少年的同伴侵害普遍存在;(2)无论受到关系侵害还是外显侵害,女生都比男生更易产生抑郁情绪;(3)高水平的自尊可以增强早期青少年的关系侵害与抑郁之间的关联,削弱早期青少年的外显侵害与抑郁之间的关联。
赵景欣杨萍赵喜佳张文新
歧视知觉与农村留守儿童积极/消极情绪的关系:亲子亲合与性别的调节作用
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我国不容忽视的弱势儿童群体。近年来,留守儿童的情绪适应问题受到了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已有研究表明,歧视知觉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情绪适应的重要危险因素(苏志强,张大均,邵景进,2015)。在这一背景下...
杨萍赵景欣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歧视知觉
共1页<1>
聚类工具0